标签:
杂谈带鱼二吃厨房心经生活如此文化 |
分类: 2、熘炒;焖烧类美食 |
我的厨房哲学:做饭就是中国人的家庭信仰
纯属野狐参禅,自娱自乐,不成体统,不必当真。
如果我们没有更深的学问能够把心收回到自身的腔体里,就下厨做饭吧,
在外边跑野了,心也就散了,身体也拢不住气,就根本谈不上福气和运气,
人是靠福气和运气才能够活好的,不是打拚才会赢,梯子靠错了墙,越打拼越倒霉,
人身体内没有浩然之气,就容易变成蛇吸黑洞,生活中各种不顺利就会自己找上门来,
做饭收心,读书养气,然后才能够去做事情,做饭只是一个道具而已,别掉入做饭的技术黑洞,
做饭的技术只是路边的花草,食虽美;心用膳,君子不器。给家人做饭是治心养气之术,用庄子的话说是乘物游心,
用孔子的话说是敬事而信,是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信仰,
坚持下去就会给家人带来好运气,让我们一起给家人做饭吧,比烧香都好使!
=========================
人活在天地之间,就象一滴墨水掉在水缸里面,每天无时都在溶入浩淼无极的太空,不是你能够控制的,你溶入的越快,你也就越容易心猿意马,你也就越发觉得自己都是六神无主。这时一个人倒霉的开始,这就是“熵增”原理,一个人尤其是孔子说的四十不惑之后,如果没有“负熵”的注入,你也只能一步一步的走向无序和混乱。因为一个人如果时时处在心不在焉的话,你做出的任何决定,早已不是你自己的决定了,你选择了向东,结果就是厄运就在东边等着你,不要看眼前的利益,那是陷阱,因为通往地狱的道路二侧,铺满了鲜花和掌声。你无路可逃,只有逃向苍天。所以孟子说,人的一生,就是求放心而已。放心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自有所在,但是所在的地方不是碎片的地方,不是今天旅游,明天吃饭,后天扯淡,那不是爽,那是更大的“熵增”。所在的地方要能够收心,要能够成为你生命的“负熵”,你所从事的事情,要能够使你“敬事而信”。使你从无序和混乱,逐步走向有序和秩序。
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总觉得不与西方相同,有根本的天壤之别,我觉得我们最有优势的就是文化,用梁漱溟的话来说,所谓的文化就是生活的样法。年轻时不觉得什么,反而觉得西方的东西什么都好,因为西方的先进啊,也确实是先进,从家用厨具,家用电器,汽车钢笔,从小到大,我们应该向人家学习的东西很多。在这一点上就是今天我们也应该低下头,谦虚一点,我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都需要向西方学习。但是西方的生活方式很容易把人搞疯狂,因为我们还缺少西方人的宗教观念传统。你净看人家玩得很疯狂,但是人家敬业你是看不到的。中国的俗人学坏特别的快,学好就压根没有人学,所以孔子说,没有见过好德有如好色的。西方人的敬业精神可能与他们的宗教有关。
而我们整个一个很大的工厂,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工人,也不一定有多少个能够敬业的干部工人,可伶的很。在中国做老板,恐怕是星球上最累的,因为敬业的人很少。俗人们本身就没有什么敬畏,而且无知者还无畏。因为很简单,大家别说是为了人民服务这么崇高的事业,就连自己的身家性命,他(她)自己都不重视,因为大部分中国人自己的一日三餐自己都糊弄自己。俗人活了一辈子,什么一些如何做人的大道理比圣人都明白,就是不会炒菜,你说俗人不会炒菜也是冤枉他,因为人家自己也是天天自己在炒菜,只不过每天都在糊弄炒菜。俗人虽然不会炒菜,但是大多数还都是好吃懒做。要是比起谁能吃,都是不吃白不吃,白吃谁不吃。我最佩服中国的俗人,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要是挑起别人的毛病,世界能数第一。
但我没有说不会炒菜的都是俗人,孔子会不会炒菜,也没有考证,但是孔子说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很敬重吃饭,很拿吃饭当回事情,不糊弄恐怕不虚而且很有追求。孔子也说过“枕着胳膊喝凉水”这类似的话,是说不去追求生活享受。即使现在有许多有钱的人,每天都在美食城泡着,也还有许多太多的俗人,一天到晚就是吃喝玩乐,别的本事没有,整天就是一个吃货。所以每天都是山珍海味的吃,那是奢侈的欲望,而不能够说明你多么有品味。一个整天就喜欢吃香的喝辣的,那是好吃懒做。所以一个人不是你喜欢什么就能说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重视吃饭,但孔子不是欲望的膨胀,而是一个君子向上的精神追求。我们不要一听说孔子重视吃饭,我正好也是吃货,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借口。孔子爱吃,重视吃,但孔子不是好吃懒做,孔子吃出了天地的精神,吃出了一身的正气。但俗人是越吃越懒,越吃越馋,越吃自己的心术越是不正。所谓的俗人都爱吃,大多都是往死里吃。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吃别人都吃出汗来。不要以为孔子爱吃,但孔子不懒,俗人也有很勤快的,但大多都是好玩有趣儿的事,而孔子所干的事情都是天底下没有人喜欢干的,俗人喜欢干的事情,全世界的俗人都愿意干,连狗都愿意干。
孔子吃饭不是白吃的,孔子吃的是“负熵”,或者说孔子能够通过日常的一日三餐,就能够吃出一个人性的光辉。就能够养出天地的“命运”于一身。就能够养出一个人“向上”的追求。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指出,生命的本质是“负熵”,每天我们所吃的饭菜,不只是新陈代谢,补充能量这么简单。就像冬天生火取暖,表面看起来是补充了热量,其实质是补充了“负熵”。作者柳振浩在《生命藏在量子中》一书中也指出“肠胃是人体的第二大脑”,食物中所蕴含的“信息”,是人体的“第七种”营养。
人与食物之间根本不是美食家所倡导的色香味形养器那么简单,还有比这些更宽广的含义,一日三餐除了果腹,还要能够聚气于一身才是硬道理。整天的美食城还有可能是散气。中国的智慧是功夫,不管什么事情都是气聚而成,气散而亡。其本质就是“负熵”,就是一种自发的组织和秩序而不是一种无序和混乱。一个君子,一个家庭,必须具备这种特征,才是人生和生活的开始。
“负熵”的获得就像一个稀缺的物种或者是买彩票,越来越稀有了,走出家门,来到社会,基本上就没有获得“负熵”的机会。过去讲过告老还乡,因为你在外边混,很难获得“负熵”,一个人差不多到了中年,基本上将上天赋予的元气丧失殆尽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享受上天造化给自身的元气,还是能够打拼到中年的,但是中年以后,如果没有“负熵”的补充,基本也就开始走向“无序和混乱”,不要认为人到中年,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为人处事,条理清晰,错了,其实只剩下圆滑而已,到头来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都是自欺。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天地的元气,所做的决定和选择的实质,都是在朝着你期望的反方向在走,你越有想法,上帝也就越发笑。反过来,你需要从家里,或者说天地之间补充“负熵”,人最可怕的是丧失了获得“负熵”的能力,不能够聚气于一身了,那也就只好“气散而亡”了。
人获得“负熵”的来源,还是孔子说的简单易行,那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当然宇宙这么大,获得所谓“负熵”的渠道也可能有太多种方法,比如,信佛;信道等等,但要说简单易行,还是一日三餐最方便。至于如何吃,吃什么才算获得“负熵”,只能是你自己“道者自证”了,但绝不是你想的那样,吃香的喝辣的,什么好吃就吃什么那么简单,因为只有“合礼”,你才能够获得生命的能量“负熵”,过去中国的老祖宗讲究“耕读传家”,因为那种田园的自耕自足,没有现在社会的尔虞我诈,是很容易获得“负熵”的传统,现在这个传统没有了,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家的特点,再造一个“负熵”的生活样法,就是活在“厨房”!!!
=======================厨房心经:带鱼二吃主料:带鱼辅料:土豆;鸡蛋;葱姜蒜调料:盐;酱油;料酒;淀粉 先看看原料:超市冷柜最普通的带鱼,8元一斤。第一种吃法:背靠背红烧带鱼踢掉带鱼的鱼骨,只留下鱼肉。
调制一个蛋清面粉糊,一份蛋清+一份清水+一份面粉调匀
将二片带鱼,背靠背的粘在一起,并包裹整个鱼身。
要将带鱼提前挂糊,码在盘中备用。
入五成油锅炸制金黄捞出。
起锅放油,爆香葱姜蒜,大料;花椒后,放入炸好的带鱼,
倒入清水;酱油;醋;料酒;盐;糖;鸡精,红烧至汤汁收浓即可。
第二种吃法:土豆丸子炸烹带鱼
去骨带鱼切成长条备用,红薯淀粉+清水+盐调制一个糊,备用。
将带鱼挂糊炸熟捞出备用。
土豆切丝,上屉10分钟蒸熟。
将土豆碾成泥,加入淀粉;鸡蛋;胡椒粉拌匀
入油锅炸成土豆丸子
将土豆丸子和带鱼码好装盘。
炒制一个卤汁:起锅放油,爆香葱姜蒜末,加入清水;酱油;料酒;醋;盐,
熬开后,加入淀粉勾芡,浇在土豆丸子及炸好的带鱼上面。
好日子就是一点一点的“过”出来,“过”就是“错”,就是从错误中走出来。
记录一个家庭的菜品成长史,就是一个家庭成长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我爱我家以及我所爱的菜!
雀巢鱼米
虾仁烧茄子
2014年菜品合集
2013年菜谱合集
咖喱牛肉饭
2012年菜品合集
手撕包菜
虎皮尖椒
古法花椒肉
2011年我家菜品合集
豉油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