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厨房哲学:做饭就是中国人的家庭信仰
纯属野狐参禅,自娱自乐,不成体统,不必当真。
如果我们没有更深的学问能够把心收回到自身的腔体里,就下厨做饭吧,
在外边跑野了,心也就散了,身体也拢不住气,就根本谈不上福气和运气,
人是靠福气和运气才能够活好的,不是打拚才会赢,梯子靠错了墙,越打拼越倒霉,
人身体内没有浩然之气,就容易变成蛇吸黑洞,生活中各种不顺利就会自己找上门来,
做饭收心,读书养气,然后才能够去做事情,做饭只是一个道具而已,别掉入做饭的技术黑洞,
做饭的技术只是路边的花草,食虽美;心用膳,君子不器。给家人做饭是治心养气之术,用庄子的话说是乘物游心,
用孔子的话说是敬事而信,是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信仰,
坚持下去就会给家人带来好运气,让我们一起给家人做饭吧,比烧香都好使!
============================================
第二十四篇:感性逻辑可以发财但不能安身立命
感性逻辑也是人的很重要的一项天赋技能,应该属于不学而能的一项基本技能。与人是否上学,是否识字没有多大的关系。或者说有人读了大学,识了字,还是用那套野性逻辑,也叫野性思维,也是原始巫术所用的思维。只不过他用了现代的概念做了马甲。但是在一万年以前,恐怕这种与生俱来的感性逻辑,还是人能够活下来的主要智慧。所以我更愿意将感性逻辑定义为“生存逻辑”,是人类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一项技能。没有这个技能,一万年以前的人类,生存都是问题。估计动物也会有“感性逻辑”,否则也是很难活过来的。但是如果人类只凭借感性,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模样。因为人还是文化的存在,我们走到今天是人类一步一步进化而来。因为创造一种先进的文化,就是要依靠圣贤的感知能力,而感性逻辑是无能为力的。但是现在看来社会的大多数是不欢迎文化的,尤其是中国的圣贤文化,因为圣贤文化,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能够立即改善一个人的物质生活环境。比如,我想致富,如果是在秦始皇时代,那也就简单了,只要胳膊粗力气大,那就直接去抢银行就行了。到了现在,好像这样做是犯法了,但是虽然是犯法,但是不违反“感性逻辑”。
所以在老百姓中间还是更多的欢迎“感性逻辑”,因为“感性逻辑”可以只凭大脑的“想象”就可以完成了,不用再学习了。只是随便看看新闻;看看网页;看看周围身边的土豪大款;看看身边的亲戚朋友的所作所为,基本就可以确定自己下一步如何去走了,这样的人自以为很是聪明,其实完全就是一种纯原始的感性野性思维,只不过考虑的是现代生活中的问题。中国成功的人士中这类人物特别多。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是很普遍。近代张作霖一个字不识,当了东北王。所以老百姓中的民间俗人都是特别佩服这种人,到了当代,也就是现在,这样的人还是深受普通人的追捧,看看身边的土豪大款,依然是这样的人居多。管仲在齐国的改革也是从豪民开始的,恐怕也是这类靠感性发家。豪民能够在国家没有禁止也没有制止的情况下,自己开山拓荒。
纵观古今有点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了,庸人占据了社会精英的位置了,实际从孔子以后好像社会走了下坡路。因为靠感性逻辑;野性思维可以快速提高生存的机会,而且可以迅速过上好日子,可以享受生活。越是在竞争激烈,生存条件恶化的情况下,靠感性逻辑生存的机会越多。据说在兵慌马乱的岁月,当土匪存活的概率要比当良民存活的概率高一倍。就是现在的索马里出现的海盗,可能也比良民容易存活,要不没有人乐意去干海盗。司马迁说蛮夷之人,没有吃的就去抢,打得过你,就打你,打不过你,就跑。司马迁说“不羞遁走”,就是打不过你,也不害臊,不拿这个当回事。几千年过去了,蛮夷之人不但没有被消灭,而且还换了马甲又回来了。现在的人都在伪装成了文明人了,个个都号称是有徳的人,不直接抢了,改成忽悠了,改成大骗子了,其实没有一点理性,反而更多的是感性思维,甚至还很野性。孔子之后,没有了礼乐,就是纯粹的感性了,就是凭胳膊粗力气大,先是秦始皇,再到上海滩的丁力;许文强,再到金庸的打擂比武使用暗器,就一直沿用到今天。因为感性逻辑的后面,就是看谁的胳膊粗力气大,过去比力气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现在比力气不是倒拔垂杨柳了,而是看你是什么靠山;背景;权力;金钱。说老实话这些都是感性逻辑和野性思维转化而来的。
一个靠感性逻辑生存的人,他的感性逻辑落地以后,一定会转化为“力气”,因为,感性逻辑就是肉身的特征,一个靠感性生存的人或者是只有感性逻辑的人,落实到自己的行为,就只能是“力气”而已。说“力气”其实是好听的,大多是利用别人的“力气”,因为一个人没有多大的力气可用,大多是在“利用”别人的“力气”而已。自己遇到困难,所谓的想想办法,都是在想法把自己的困难转移给别人去帮忙解决。都是在用别人的麻烦来替代自己的麻烦,通过制造一个新麻烦来解决一个旧的麻烦,或者干脆用一个大麻烦来解决一个小麻烦。本来是没有钱的麻烦,但解决的办法是抢银行的大麻烦。自己干事业,无可厚非,但是感性逻辑却是麻烦的繁殖癌。不断地制造各种麻烦,而且这些麻烦的解决,都要通过亲朋好友的承担来转移;来解决。落实到行为就是什么关系;背景;靠山;权力;金钱等等,这些都属于力气的范畴。
感性逻辑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是其来有自的,不是偶然和巧合。因为我们上学以后所学的初等数学和物理,都是靠感性逻辑理解的,就算是到了大学阶段,一个很聪明的人,就凭着感性逻辑,也可以读到硕士;博士。因为经典科学只不过是聪明的感性而已。一个人凭着感性逻辑还可以干到很大的事业,也可以当到很大的官。还可以挣到很多的钱。这才是很迷惑人的。这样的成功人士,也是很自得的,也是很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很高的理性,其实仍是很普通的“逻辑感性”而已。因为一个人的“贫穷困顿通达”,与外在的因素很大。一个人的运气好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学问好。也不一定说明有理性。也可能就是高级一点的感性而已。
爱因斯坦说在科学家的殿堂上,大概有三种人,第一是那种认为科学家体面,有社会地位,贪图名利的人所以喜欢当一个科学家,这类的人要占到整个科学家的70%以上,还要多一些。第二是那种有好奇心,确实不是为了金钱物质的人,这样的人是极少数的人,也就是百分之几的比例。第三是那种有宗教情怀的科学家,目前只有普朗克和爱因斯坦二个人。如果按照康德对人的意识的分类,人的意识分成三个阶段的话,从感性到悟性,再到理性,感性来自于实践经验,而悟性和理性,都是来自于人的“先验”性。有的学者说康德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人有“先验”性。我更愿意将爱因斯坦的宗教情怀比喻成康德的先验性,也更愿意将康德的先验性;爱因斯坦的宗教情怀;孔子的爱联系起来一起解读。用方东美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要能够从外在的超越,转化为内在的超越。用儒家孔子的话来说,就是“爱”,这才是儒家的“先验性”。
现实可悲的是,人们凭借着自己的感性,读懂了初等的数学,甚至高等数学,就认为自己具备了理性,然后人们就去凭借所谓的“理性”而行了,其实质还是“感性而已”,只不过是高级一些的感性而已。人们靠着自己这个高级的感性也可以干成很大的事业,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殊不知,这类成功,根本就不是人类的什么高级思维,就是偶然凑巧而已,外在东西的获得应该有二种渠道,一个是外在的因素偶然获得,最典型的就是刘邦,都没有人敢当陈胜;吴广造反之后的县长,结果刘邦敢当,成就了一代的枭雄。但刘邦永远也当不上圣贤,没有一套可以让人信服的东西,或者说刘邦的经验没有普及型,就是日后又出现了刘邦,还是偶然性的发生。永远不能够普及。但是现在大家都羡慕这种成功,都没有人学习孔子的成功。大家认为刘邦类的成功是容易一夜暴富的,孔子类的成功还需要通过修身学习,太慢了。其实,这又是感性逻辑的产物,刘邦的例子,没有普及性,谁学谁上当。相反,孔子的学问不是虚学,学一点就能够收益一点。外在成功的获得的另外一种渠道就是“天佑”,这是一个人的福份,孔子的学问也在这里。
靠感性取得成功的人,非常的自命不凡,这时一定要冷静,经验与感性是孪生兄弟,侥幸成功不是经验,冒险也不能代表勇敢。随着量子世界的开显,在一百年以后的今天,感性逻辑的领地越来越狭窄了,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个问题孔子早就看透了而且孔子还看到了人们凭借感性而行所带来的人生命运的危害。
孔子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说的就是感性逻辑。这是在表达一个太感性的人,就会坠入深渊。只不过孔子没有说出后半句话的意思。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也是肯定了一个人的思维里面要有“天份”的存在。对于孔子来说就是“仁爱”。而且“仁爱”来自于一个人的“正心诚意”,就是《论语》中所说“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之中的“节用爱人”。就是“慎独”。所谓的感知,我的理解首先你要感知到自己的“正心诚意”的意念发生,才会感知到“仁爱”,才会去仁义行,而不是行仁义。一个人的思维中如果缺少了“仁爱”,恐怕就只有“意必固我”了,你也不会对天地万物具备“感知”的能力。
一个没有感知能力的人,也就只有感性的能力了,如果是在几千年前;几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感性逻辑还可以帮助你克服困境前行,量子的世界越来越深入日常的生活了,靠感性去生存的难度越来越大了,感性逻辑的市场也越来越狭小了,感性的天花板时时限制与你,靠感性去解决困境,没有什么高度的智慧,就是孔子所说的“怪力乱神”。遇到了困境早已束手无策了,无外乎就是托人;找关系,靠权力。没有运化天地的道化,就是感性那点东西,索隐行怪;力气第一;乱作乱为;信神信鬼。
用感性逻辑去分析;判断;解决问题,一步一步的就把人导向深渊。假设你的一生遇到的每个问题,都符合你的逻辑,都使你达到了你所要求的目的,这样的人生到头来也是历史归零,当你发现深渊的时候,早已晚矣。因为通完地狱的道路上,铺满了鲜花和掌声。人类集体无意识,只要你“意必固我”了,最好的结果是“幸而免”,大多还是孔老夫子所预言的“小人,穷斯滥”。
感性逻辑根本就没有安身立命这个功能,你也不用按照你的逻辑思维去想,你的感性逻辑只能解决生存问题,不能够解决祈福避祸的问题,感性逻辑越强大,结果越是怪力乱神。感性逻辑非常善于处理一个逻辑点的问题,不擅长处理一条线的逻辑问题,解决一个点的问题非常好使,越是感性效果越快,但是对于远距离的效果是无能为力的,它不能够预测未来,它也保证不了当下的一个选择如何保证十年以后是正确的。每遇到一个问题你就拿出了感性逻辑去分析判断,即使你的分析透彻明亮;清清凉凉,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感性逻辑判断不了方向性的问题,假使你一辈子都使用这个感性逻辑去判断所有的问题,而且每件问题都很清楚,也不过只是你的感性而已,就像你在一个篮球上画正方形,尽管你画的每一条边非常的“正直”,最终的结果也是不能够闭合的,也走不到一起。这就是感性逻辑的特质。这也是人算不如天算,感性就是解决不了安身立命的问题。
解决安身立命还得回到孔子的学说中来,孔子说“中庸为至德,民鲜久矣”,只有你时时保持“正心诚意”,就处于“中庸”的至德了状态了,这才是“大用”,是无所不用,是驾一御万的能力。有了正心诚意的“心”,你才有了“自信”,不用信鬼神。谁也不用信,就按照你的“中庸”而行,大道之心有衣食!!!
=================================
厨房心经:包头一绝
主料:土豆;牛肉丝
辅料:粉条;芹菜;干辣椒;葱;蒜;鸡蛋
调料:盐;酱油;醋;料酒;淀粉
先看看原材料:
只是普通原料,很方便,还实用。

原料的前期处理:
芹菜要切成斜刀段,干辣椒切段;土豆切丝以后要泡水;葱切丝,
提前调制一个碗汁:蒜粒;酱油;料酒;清水;醋;盐;淀粉。
牛肉丝上浆:牛肉切丝加入料酒;盐;酱油;淀粉抓匀。

土豆丝;芹菜丝提前焯水备用,不用再过凉水了。

粉条提前一小时,用葱姜;大料;酱油泡制。
然后,将粉条焯水捞出备用。

鸡蛋要摊成一个大的鸡蛋饼备用。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开始炒制。
起锅,放油,煸熟牛肉丝

然后,放入葱花煸香

再倒入焯过水的土豆丝和芹菜丝

快速翻炒均匀

然后,再放入焯过水的粉条炒匀

最后倒入提前调好的碗汁。
再将碗汁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装在盘子上以后,盖上鸡蛋饼即可。


好日子就是一点一点的“过”出来,“过”就是“错”,就是从错误中走出来。
记录一个家庭的菜品成长史,就是一个家庭成长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我爱我家以及我所爱的菜!
2011年我家菜品合集

避风塘炒蟹
皮皮虾二吃
蚝油带鱼沙司

麻辣水煮小虾
白灼圆白菜 避风塘炒带鱼

豉油鱼片
雷椒茄子
葱头爆肉

酱油小河虾
红烧排骨
小河虾泡饼

熏干炒五花肉
小米疙瘩汤
红焖猪蹄

农家水煮鱼
干锅土豆片
豆芽白肉

番茄沙司馒头片
熏干炒圆白菜
韭菜炒蛤蜊

草虾炖小鱼
鸡丝炒豆芽
牛肉孜然土豆丝

圆白菜回锅肉
萝卜糗饭
豆角炖茄子

台式拌黄瓜
地三鲜
姜丝烩丝瓜

盐酥虾
香辣肉皮 干烧带鱼

麻辣蟹
麻辣虾
干煸苦瓜

炒凉粉
芹菜炒粉丝
白灼虾

蚂蚁上树
家熬小黄鱼
清蒸大闸蟹

姜葱炒蟹
猪肉炖粉条
五味煎蟹
2012年菜品合集

酥炸小黄鱼
老厨白菜
孝顺红烧肉

麻辣皮皮虾 东坡肉 肉皮烧海带

猪皮炒豆芽 避风塘西兰花 红烧大棒骨

家传酱牛肉
家传牛肉面 红烧排骨肉

干煸豆角
东北煸白肉
棉绳老肉

手撕包菜 田园小炒
家常扣肉

虎皮尖椒 凉浸带鱼 乱炖

古法花椒肉 香焖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