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芥菜肉丝芥菜的吃法辣菜美食 |
分类: 塞外美食 |
工作调动,临时在两个大开间之间的小道厦办公,空调暖气都不光顾的地方。大家披着棉衣办公,大伙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小学烧炉子的日子,南方同事听说我们烧炉子,感慨说没见过炉子呢。
我笑说天冷时班级里的炉子大多不暖和,我们在教室里冷得跺脚,像约好的一样,没人喊口令,原地左右一二一。调皮,童真无忌。有一次跺得太齐整了,老师Hold不住了,一改平日的温良俭让,急忙喊停。那会儿每个班级都有五六十人,只有靠近炉子前三排的暖和。
我们的小学已经拆了。城市规划南北通途的马路,它刚好在马路线上。幸好我给昔日的五年级拍了照片留了念。这所学校是我和母亲共同的美好的回忆,她小学就在这里就读的。如今小学生已搬到楼里上课,不需值日生起大早为大家点炉子了。可惜他们不会再有一听到下课铃就奔向大操场的那种天高任鸟飞的自在了。
我们学校的炉子偶尔会很热乎,能听到火苗在炉筒里欢呼雀跃。横贯教室东西的炉筒迸发的热量令我们从头到脚暖烘烘的,每个人的脸蛋儿都红扑扑的。。。上午最后一节课,我们在下面写作业,老师也走下讲台,一边用炉钩子捅着火苗,一改往日的严肃表情说几句贴心的家常话,一边腾挪炉子上的饭盒。由于风向好,炉火旺,最上层的饭盒都是热的,发出“滋滋”的声音和诱人的香味,那情景是极温馨的。
我家离学校不远,但是我喜欢带饭,喜欢和同学一起吃饭,又香甜,又热闹。家里没有铁皮饭盒(有说铝制饭盒),父亲坚决反对我带饭,说长大了会生病。如果气温骤降,我会在学校附近的粮站买油条喝浆子(豆浆),这不算正式带饭。曾经一度,我渴求有个铁饭盒,这样就能听到“滋滋啦啦”的声音和吃起来格外香的饭菜。后来,终得一个机会,在百货门市部花掉攒的三元五角钱买到一个饭盒,如获至宝。从此,我开始和父亲打游击。父亲忙,不是每个中午都回家吃饭,如果姊妹下午上学告诉我父亲中午没回家,悬着的一颗心放下;否则我开始想着晚上回家怎么搪塞过去。有时候,父亲气极了,让姊妹折回学校把我找回去,到家也不训我,热腾腾的饭菜摆在面前,父亲和蔼地说:“吃饭吧。”小时候总是觉得家里的饭菜拿到学校更香,现在下班想和父母一起吃饭却是奢望了。
带饭的趣事很多,有天中午风很大,我们围在一块轮流讲恐怖故事,突然教室被大风吹开,我们吓得魂都飞了;我们班级有个姓索的,是校长的亲戚,家离学校远,姐妹三人都在这个学校,从上学开始就带饭,夏天也带,条件很艰苦。现在她们家那儿才开通往返学校的班车。现在想起那几个小小的身影真不容易,不知现在她们姐妹怎么样了;还有一次学习委员教训一个调皮的同学,追打中撞翻了一个同学的饭盒,同学怒气冲冲不依不饶,学委脸上挂不住,开始借钱准备赔偿,我们定睛看地上的饭菜:不知名的碧绿蔬菜,切得细细的,还有切得极讲究的肉丝,洒在地上还有阵型儿呢,据说还有烧鸡。。。冬天这绿色可是稀罕物,到了高中才知这个同学的妈妈是为体校食堂烧饭的,不用解释。。。
家里千方百计的阻挠,我基本上没带过完整的饭,即便隔三岔五偶尔为之。菜饭不能兼得。只有一次配套是齐全的,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五年级的一个周末,本该休息,老师说快要期末考试了,周末要义务给大家上课。家长似乎掉以轻心,碗柜里有小半盘剩的粉条辣菜,肉丝基本上没了,关键的是家里还有馒头,于是我把半盘菜悉数倒入饭盒,又装俩馒头。周末带饭的人不多,空气又流通,饭盒放炉上没多久就闻到了一股奇香,等我把作业写完了,同学已陆陆续续地放学了,饭盒里的菜汁儿已经烧干了,但没烧焦,热气香气扑鼻。。。
从此,粉条辣菜一直被我认为好吃下饭菜的典范,虽然不曾找到在学校的香甜到极致的感觉。今年冬天腌了两斤辣菜,这个菜在我家餐桌又重新出现了。
主要食材:辣菜150克、粉条80克、肉丝100克、花椒粉一茶匙、食用油一汤匙、酱油一汤匙、葱花适量
主要做法:
1、辣菜切丝。今年的辣菜腌得特好,微酸透着鲜儿。
2、热锅凉油,肉丝煸炒至变色。放入葱花出味儿。
3、再放入辣菜丝炒透了,放入花椒粉和酱油调味。
4、往锅里倒入清水,没过辣菜。
5、将粉条煮熟即可享用。
注:1、辣菜就是芥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