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河套是我家,
家是我心中一幅画:
阴山欢舞舒云袖,
黄河高歌捧浪花。
葵花摇金映骄阳,
麦浪奔涌追彩霞。
……
——《八百里河套是我家》


青葱时代,恰好打这里走过,听不懂敕勒川下叠叠的乡音,心下不只一次地消消地与其他地儿比较。我满脸青涩,面颊还有高原红,只知道捧着一大碗有大块肉、粉条和土豆的巴盟烩菜,埋头吃得起劲儿。翻开尘封的记忆,细细追寻曾经的路径:这里是河套平原哟,是黄河水流过的地方。
黄河水流经的地方,肥沃了千顷良田,形成河套平原,成为内蒙古的鱼米之乡,有“塞上粮仓”、“塞北江南”的美誉。巴彦淖尔盟(城市名字,简称巴盟,盟是“市”的意思)就这样世世代代被膏腴着,由于粮油丰厚优质,衍生了很多地区所不及的美味。粮油和美食打上巴盟的招牌是相当受欢迎的。
机缘使然,我又一次来到了这里,迫不及待地想再捧上一大碗烩菜,方显得此行更为墩实。
泊车靠岸,红色的剪纸窗花任何时候都是最有欢乐气氛的

介绍一下巴盟的美味佳肴,先从烩菜说起吧:
内蒙西北有一道菜家家户户都会做,叫烩菜,其中以巴盟烩菜最为出名。久之,巴盟烩菜就成了烩菜的专有名词了。烩菜轶事:一位打小长在包头的同事,在北京工作,每次出差回来,在机场拨通家里的电话,直到听到家人预备了烩菜才心满意足地放下电话,仿佛出差在外的日子真正地结束了。
巴盟烩菜是将肥瘦相间的猪肉、酸菜、土豆、粉条煮在一起,煮熟时,将土豆用铲子碾碎,这道菜就做好了。这是生长在河套地区的游子最魂牵梦绕的首道家乡菜。也是阔别多年回到西北我想吃的第一道菜。

巴盟烩菜几乎每桌必点,餐馆非常到位地以大锅的形象示人的,一方面展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改善了供不应求的状态,再者,大锅烩菜的风味小锅也比不了,一举数得。
这么一大锅,不一会儿,就见底了。

大锅炖菜的还有河套名菜:猪肉勾鸡。主料是肥瘦猪肉和鸡肉,肥猪肉弥补鸡肉较瘦的缺点。河套人喜欢肥酒大肉,猪肉勾鸡有鸡的鲜美,又有猪肉的肥厚,取材方便,所以受到河套人的喜爱,成为节日、待客的必备。


炖羊排:到了内蒙,不要忘记品尝羊排呵,炖羊排、烤羊排、烧羊排……无论吃到哪个,回想起来都要咽口水的。

草鱼炖豆腐

巴盟六大碗

酿皮,就是凉皮,巴盟当地人叫面精。和巴盟烩菜一样知名,与其他凉皮不同的是:巴盟地处高原,河套小麦优质,筋度高,酿皮颇具韧性,有天然的嚼劲儿,再附上大块的面筋,浇上的芝麻油、调味料都是出河套平原,再夹上一筷子酸泡菜,更提味了。一个“香”字足以概括巴盟酿皮。

这盘酿皮,多像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红配绿,菜肴里赏心悦目的色彩。

黄米炸糕:炸糕是内蒙西北部待客、节日必备的佳肴。通常主人要亲自围裙挽袖磨面,为客人做一盘炸糕,是主人殷切的心意。

木耳穿心莲

这是一个让游子对家乡菜心想事成的地方,满足了对内蒙西北美味朝思暮想的肠胃。

塞北美食集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