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味儿北京美食爆肚儿贴秋膘肉菜 |
分类: 京津美食 |

有部电视剧叫《小女人》,谢兰主演的,寡妇失业,拉扯孩子不容易,婆婆有俩钱,一个子儿也不给,动不动就将手绢往腋襟一塞,妖妖叨叨地说:“我吃爆肚去。”镜头切换到爆肚摊上,熙熙攘攘的街道,悠长的叫卖声,跟现在夏天夜市上吃烧烤的人气有一比。故事的背景是旧时北京市井民俗,老北京的四合院,天桥的大戏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梁实秋在《爆双脆》中写道,在外留学,想吃的家乡菜以爆肚为第一。回来后,先把行李寄存,一口气叫了三个爆肚:盐爆油爆汤爆,吃得牙根清酸。酒饱饭足,大摇大摆回家。何等快活!
北京入秋讲究贴秋膘,牛羊肉现身了,烤涮烧等轰轰烈烈地登场。羊是反刍动物,有四个胃,处在一刻也不停地消化运动之中,因此羊胃特别发达,味道尤其好吃。这种传统的羊肚吃法,萦怀在老北京人的心上。
以前我对爆肚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牛百叶的层次上,每次在清真馆子吃门丁肉饼啥的会叫上一盘爆肚,不过是水焯百叶配碗调稀的麻酱蘸料而已。美食杂志社的编辑给我列了个老北京的爆肚提纲,我日夜补课,集中了眼鼻喉等一切之物力,交上作业,得俩字:靠谱。
这回吃到了真正的爆肚,那种脆生的快感,把馋虫都勾出来了,才知羊最解馋过瘾的部位是羊肚。
北京爆肚(刊于《饮食科学》8月——舌尖上的城市元素之北京美食)
主要食材:羊肚一副
调料的比例:芝麻酱三大勺、
主要做法:
1、羊肚洗净,分割成如图从左到右:肚葫芦、肚散丹、肚板、肚食信(食管)、肚蘑菇、肚领。
2、撕净肚面上的油和有草芽一面的皮:即将肚葫芦、肚散丹、肚板、肚蘑菇上的薄膜撕掉,顺着肉纹切成条,再横切成小条。
3、将芝麻酱中逐渐加入凉水化开,加入酱豆腐、韭菜花儿、酱油、醋、卤虾油、辣椒油调匀,再撒上葱花、香菜段儿。
4、锅内放足水煮沸,下入羊肚。用漏勺搅拌开,均匀受热。肚散丹汆5秒,肚板汆7秒,肚蘑菇、肚领约8秒钟,食管约12秒。汆好后用笊篱捞出食用。
贴士:汆爆肚的时间宁短勿长,时间久了,就硬了,咬不动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