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盆菜”之名,借了《岁月风云》的光,兄弟情深、同甘共苦,盆菜此时作为一个象征,呼之欲出了。
借用《岁》剧女主人的口吻,盆菜的来源于南宋末年,皇帝逃亡到南粤,百姓很穷,于是各家各户竭尽所有拼凑一盆菜奉送皇帝。盆菜用木盆盛着,各色菜肴遍布其中,非常诱人食欲。

南粤的盆菜源于客家人传统的“发财大盘菜”,用木盆将食物都盛在一起,形成另外一种滋味。各食材经过分别烹调,一层层排放。通常容易吸收味道的菜肴放在下面,鸡鸭鱼肉放在上面。
我们这次食用的最下面一层是粉丝、酸菜、木耳,零落着一些海米,最上面也是最养眼的,有卤土鸡块、猪肉丸、红烧肉、鱿鱼、鲜虾等,虽然盛在一个大盆中,但是由于分别烹调,所以各具特色。宾主大快朵颐。
到了冬天,天气寒冷,盆菜也可以打边炉,边热边吃。别有一番情趣。
逢年过节时吃盆菜,有喜庆团聚的意义。电视新闻中常见:客家人节日里露天聚会,人头攒动,老老小小上阵,盆菜在其中。此时,纵然是年深月久的离别,也抵不过血浓于水的亲情,都汇聚在这一盆菜中。据说如今番禺的一些地方,都保留着这样的习俗。有机会我辈定要去感受一番。
此时,很想了解客家人,客家人本来是中原人,为寻找安居乐业之地,摒弃重土不重迁的思想,早在魏晋时期就开始迁移,四川、闽赣、广东、台湾甚至欧美地区扎根安寨,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即使在天南海北,远隔千百年,但是他(她)们有共同的生活习俗,距离因而拉近,是同一个祖先。
认识了盆菜,认识了客家人。
于是等待,下一次与亲友相聚,一定要准备一个盆菜,足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