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辫子面包——食物中的坚持

标签:
游向蓝天的鱼食与事80后生活美食散文美食摄影美食 |
分类: 烘焙Time |
前两年认识一位朋友,他当时的正式职业是工厂的焊工(或者差不多同类职业),副业是婚礼摄影师。扶好你的眼镜,别让它掉下来,在小城市这种奇怪的“合体”多的是,早已不值得惊奇。当然,我们是因他的后一种身份而结识。
一日,三个人坐在一间小餐馆中吃午餐,我才点一盘香椿拌豆腐,就被制止。他连连摇头,把我至爱的豆腐pass掉,语重心长地说:“在外面吃饭,不要点豆腐。”
“想当年,我也卖过豆腐”此话一出,ok,轮到我扶眼镜——到底还有什么职业是他没做过的!于是,一场有关“豆腐”的谈话就此展开。
David在菜场卖豆腐时(买豆腐也有英文名—-—!),市场竞争还不像如今这么激烈,但他还是败下阵来。是他做的豆腐不够好吗?NO!恰好相反,他早上四点起床将浸泡了整晚的豆子磨成浆,然后开始做豆腐、豆干、豆浆等一系列加工品。因为用料好,做工精,他的豆腐总是早早卖光。这样应该是很好的啊。问题出在价格上,David的豆腐定价与其他小作坊出品的一样,但精力、体力、原料费等综合成本却要高出一些,一个月下来,精确计算,不赚反赔。
David略微调高了价格,市场便不再搭理他。因为不肯做黑心豆腐,最后只得放弃做豆腐。所以,在外他是不吃豆腐的。
我想起我哥,无论在北京哪个饭店吃饭,他都要点一只烤鸭,不会因为人少而点半只。我问过缘由,他不肯说,这里一定是有故事的,我肯定,而且一定是关于他刚来北京时的奋斗与坚持的血泪史。身为餐厅经理的他,在外就餐从不点带馅食物,譬如包子饺子,无论几星级饭店,一视同仁。现在我也不点,他见识的比我早,知道的比我早,如是而已。
现如今,越来越不够胆叫外卖,家里吃的再敷衍也是省心的,连面条都自己压了。这三色拧巴的面包,绿色是抹茶,咖色是朱古力。一口下去未必齿颊留香,却会有天性纯良的回味。食之安心、“心安”也。
The End
难度:一般简单
时间:120分钟
价格:15元
分量:4人份
口味:香醇
原料:
高筋面粉225克
牛奶150克
盐少许
黄油10克
可可粉6克
烘焙:
190度
做法:
1、 将干酵母溶于温牛奶中,静置5分钟,再与面粉、糖、蛋液、盐混合。和面15分钟后,加入黄油和至扩展阶段。
2、将面团平分成3分,绿茶粉用1小勺水拌匀后,加入其中一份中,制成抹茶面团,可可面团如法炮制。
3、室温发酵45分钟后,体积变成原先的两倍大。用手指粘少许面粉戳面团的中央,面团不回缩表示发酵成功。
4、
5、
6、好像编辫子一样,编起来。
7、从翻面把首尾相接在一起。
8、放在烤盘中进行二次发酵40分钟。
9、涂上蛋液,进行烘焙。
【啰嗦几句】
*温热的牛奶更适合发酵。
*粉末状和面不易和匀,加入少量水和匀再放入面团中。
游向蓝天的鱼·食物中的生活哲学·美食摄影·散文·80后生活
————————————————————————————————————
————————————————————————————————————
下午茶系列:
宴客菜系列:
值得推荐的主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