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带着味蕾私奔80后写食美食摄影美食随笔游向蓝天的鱼美食 |
分类: 带着味蕾私奔 |
在博客消失一周后,我终于回来了。如果你有关注我的微博,会知道,刚刚过去的一周我在热辣的马来西亚雪州度过。关于那里的一切,我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说与大家。
————————————————————————————————————
写游记,尤其是美食游记,其实是件很残忍的事情。一方面要用力咂巴出当时嘴巴中的气味,另一方面又要不停将因此分泌出的口水吞进肚子里。哎,真是寡淡的口水啊,一点都没味道,却要强行以回忆添油加醋,以便味蕾的惊喜重新回归。
写游记,最佳的时段并不是趁热打铁。余心未了时,心思泛滥,什么都想说,却容易令真正精彩的部分埋葬在一堆水口话中。经过一小段时间沉淀后,依旧坚挺地漂浮在记忆上层的那部分回忆,才真正值得诉说。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所以,如今的我,不会仅凭头脑去记录味蕾感受,而是将它们实时地记录在本子上。旅途结束后,不再饥不择食地“烹”一顿大餐以饕读者,一般在一周至两周后再动笔。这也好比写衣服,提前浸泡一段时间再洗衣,效果会更好。而记忆的污渍,也该用一段时间去“漂洗”。
如果不是桂林的天气冷的连北方人都会叫苦不迭,我想我大概会就此爱上没有任何提前计划、准备,纯冲动的旅行。只是随口的一句玩笑话,最终成就了我人生中第一次自驾游。说起来,先生似乎比我还有激动,他有开车瘾,一次长途的驾驶,是他早就迫不及待的。于我而言,诱人之处当然是一直挂心的美食。
一年间第二次去桂林,足以证明这座城市对我的诱惑力,只不过没有想到桂林的冬季寒至心骨。一路而来,从短袖变到开衫,再套上厚T恤,未到桂林已裹上厚厚的棉衣。7个多小时的路途,穿越了春夏秋,最后直达冬季。
晚饭后,我们围着一台电暖气圈圈坐,将各种水果,柚子、青枣、马蹄、金桔,置于暖气片的缝隙间,加温过十几分钟才敢放进嘴巴。之后又冲了一个小时的热水澡才能安心入睡,而从小到大,即便在寒冷北方都没有使用过电热毯的先生,第一次由衷感恩电热毯的存在:“原来电热毯是这么温暖啊。”
再醒来已近第二天中午,除了窗外一直霹雳巴拉没完没了的雨声作伴,手不经意间抚过被面,竟然湿湿的沾满了一层水珠。Jesus!真不敢相信这里也是南方,而600多公里外的深圳,人们正穿着短袖吃雪糕呢。
美食是在大冷天将人揪出被窝的唯一动力。午饭的时间到,朋友的妈妈邀请我们去喝油茶,这么说来在桂林的第一餐外食很意外地竟然不是米粉。
桂林油茶实际应说是恭城油茶,近几年由恭城传出,在桂林风靡。油茶是苗、瑶等少数民族久居山林,为驱寒僻湿而发明的一种保健饮品,以粗茶与姜为主要原料,经猪油炒制后制成茶汤,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考究,用料的差别影响油茶的良莠。
喝油茶前,先在碗底放入佐食,多半是炒黄豆、炒花生米、爆玉米、炸花生米,再撒上一小撮盐巴与葱花,最后向碗里浇上冒着热气,墨绿墨绿的油茶汤。趁着佐食半酥半软间呼啦啦的喝下去,一股苦辣冲上脑门。
油茶是种奇怪的美食,初入口时,简直苦绝人寰,还带着辛辣。待消融后,嘴巴里却冒出香甜的回甘。就是这样先苦后甜,带着坚实的调性和深长的余韵,诱惑着人一口一口地喝不停。喝油茶也不用理会季节变化,当嘴巴莫名生出馋虫,谁理会是不是三伏天,也要尽情喝个汗流浃背。一餐油茶过后,每个毛孔中的浊气尽去,宛若新生般轻松。尤其在冬季,全身重新充满热力。只因这般神奇的功效,故有传说油茶被乾隆帝御赐为“爽神汤”。
喝油茶当然不能光是苦哈哈的茶一直喝啊喝,还有不同的茶果几十种送茶。南方多米,所以茶果多为米制品,这种糕那种糍粑的,有咸有甜,任君选择。
油茶的吃法很多,除了浸泡茶果一小碗一小碗的喝,还可以用来炖鸡、煮鱼。别以为苦苦的油茶煮出的食物也会带着苦味,也不知为何,非但不苦,还多了几分鲜香的气息,非试不可。
·油茶鱼
以油茶作为汤底煮开,将新鲜的鱼片倒入其中煮熟。煮过鱼的油茶多了鲜甜味,而鱼肉的味道嘛,没想到油茶竟然是去腥提鲜的好手。
·油茶
油茶的统—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桂北和广西各地。
喝油茶只收人头钱,一般是2.5元每人,随意敞开肚皮喝个够,还可以将油茶灌满随身带的杯子。因为有经验,所以每次喝油茶都会随身带着保温杯,灌满它,等下吃了油腻的东西又可以用来解腻。
·各色茶果
茶果的种类很多,我比较喜爱一种叫船上糕的。是用糯米混了菜碎做的,所以看起来绿意盎然,里面还加些芋头粒、肥肉丁。用油煎过,外表焦酥里面香糯。
朋友喜欢萝卜糕,但相比起来,还是更喜欢有甜香肠颗粒和虾米的广东萝卜糕。
·甜酒蛋
用黄糖煮米酒,香味醇厚,鸡蛋软嫩。回来后我自己也照猫画虎地去做,味道虽像,但汤色确不似这般清亮。
·特色菜
油茶既可以是下午茶,也可以当正餐,只需多炒些菜。炒菜也会放些辣椒或者酸豆角之类。桂林因为水好,菜与水果都格外的自然香甜。不过一盘普通的炒青菜,就能迷倒我们这群外地人。
·炒牛血
用酸豆角、酸辣椒炒的牛血,嫩滑而不散,入口即化。
·炒粉利
粉利是用上好大米细磨成浆,搓搜成小圆柱状,蒸至八成熟,取出晾干即成。 吃时切成条状或片状,配上酸豆角、酸辣椒、青蒜等烩炒装盘即可食用。色鲜味美、Q弹爽口。 也可像煮面条一样,做成汤粉利,清爽可口。
·炒年糕
桂林的油茶店如今遍布大街小巷,最好是有当地人的意见,才不用走弯路就吃到最正宗的油茶。依靠旅行攻略,多半会造成对美食的误读,我就吃过这方面的亏,还不止一次呢。因为攻略也多数是外地人所写,真正的美味隐匿在不起眼的小巷子中,外地人未必找的到。由于春节期间原料价格变动,所以商家贴出了临时上调的价目表,节日过后会回复原价,单凭这点就能感受到桂林人的质朴。
XX油茶店(没记住名字,不过招牌挺显眼的)
地址:秀峰区解放西路乐群菜市口(石记米粉店隔壁)
丝毫不掩饰此次自驾到此的目的,那就是一个字:吃!于是也不客气,才吃过午饭,沿着步行街走了一遭,体验一回真人密室逃生游戏充当消食,又开始踏上觅食之路。我虽为路痴,但却有灵敏的美食触角,遁着气味到处走,还可立马说出上次在这里吃过什么,吃货的心就是一心向着吃的,其他一切皆可屏蔽。
Ok,现在可以说说八桂大厦一楼的小吃档了,没有桂林人不知这里的,就算是外地人也能很轻易的找到,也是我每次来桂林都必到之处,哦,是必吃之处。它家食物种类繁多,有广西最著名的酸,还有卤煮的豆干和鸡脚、肥肠、炒肺、牛丸等。
尝试了几样。鸡脚略有腥气,还没有卤到适当的火候,炒肺不比另一家(在之后的介绍中会详细说),牛丸自然不似手打丸那般有嚼头。只有酸与卤肥肠值得一试,事实上,我非常中意这里的卤肥肠,香辣而不腻,味醇厚可回味,久食不散。本想多吃几串的,可想到后面还有一大串的美食在排队等着我,只好隐忍作罢。
·八桂大厦中的小吃
八桂大厦小吃档(位置很明显,有两家铺)
地址:中山中路29号
未完待续……
游向蓝天的鱼·食物中的生活哲学·美食摄影·散文·80后生活
————————————————————————————————————
但凡写了详细地址的,我都寄出了卡片,希望大家能收到,看造化啦。[嘻嘻]没有收到的也不要感到遗憾,以后机会源源不断。ps.我会将自己拍的照片做成明信片送给大家的。现在在机场候机啦。 我在:http://t.cn/zYehFy1
2013-03-18
————————————————————————————————————
下午茶系列:
宴客菜系列:
值得推荐的主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