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楚芸工作室
楚芸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310
  • 关注人气:24,3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限外/加息/房贷新政/土地新政是否意味着严厉而系统的调控?

(2007-11-12 02:46:27)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房产/置业

    进入中局阶段的中国楼市,人们借助于房贷新政,土地政策的变化,提出了楼市变化观念,激进者为崩盘说,中间者为拐点说或入冬说,稍右者认为楼市将回归理性,即原本怎么样又会怎么样,一些人为因素助涨的畸形楼市被新政打回原形。
    果真如此吗?
    上述结论的唯一数据性支持来自于深圳,以及提供辅助证据的上海/广州/成都,北京大连沈阳唐山尚无明显征兆。列举的主要要点是这些城市今年首次出现成交量持续下跌的现象,在房价爬坡单位时间越来越短的当口,持续下降意味着有消费支持的需求萎缩,自然楼市盘整即将到来。
    这种判断如同建设部长说,判断房价是否过高要看需求一样简单。
    我们不妨把几大措施一一列举出来并证。
    一、代表官方的声音认为,结构调整才是前期系列调控措施的关键与核心,并且预言目标已显现,调控生效了。
    二、无限制加息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被认为是抑制投资性消费的利器,统计数字也表明实施后银行按揭贷款余额有递减之势。
    三、房贷新政意在直接打击投机消费,本次楼市拐点说/崩盘说/回归说,主要依据在房贷新政的实施。
    四、土地新政被认为是打击囤地行为的三十九号五道令牌,有利于双重打击,由此可以判断楼市的冬天似乎来临。
    五、更为可能的证据是随着而来的是进一步从紧的限外措施跟进。
    判断如何,并不一定以房价为主要标准,但房价完全没有松动肯定意味楼市各种说只能停留在预言阶段;即使房价持续下降出现了,也不能就此认定上述各说的存在,因而认定上述是政府最后的杀手锏,为时尚早。
    一方面这些措施许多属经济防过热措施,整体实施的一项决策。
    另一方面支持房价不会下跌的因素还是存在的。至少有许多产生信息的基础数据或城市来源是存量而不是增量,判断楼市发生关键变化的因素应基于新增量,包括新地用地基础上的新增上市供应量。
    就上述措施本身而言,调控力度与内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所以笔者认为,更严厉的调控手段还在后面,目前调控还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应对阶段,例行性调节与制度性调节后手还存在物业税/资源税/营业税与所得税等税收手段,费改税等经济调节手段,供应强制等行政调节手段。 
    不妨等等,新一轮地价创新风潮后,如果这部分楼面成本畸形的产品获得理想的销售价格或利润发生回归,才能证明楼市牛头略有转向之势。
 
推荐本博其他文章:
 
2、股市泡沫PK楼市泡沫,哪个易破;
41、又加息了,一定要提前还贷或选择固贷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