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云/潘石屹的共同道路

(2007-10-30 10:30:57)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比比马云与潘石屹,先找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均对风险与风险投资有着饱满的热情、同样的思辩、巧妙的规避策略。 
    马云当初并不矁着互联网去的美国,也同样不是矁着纳斯达克去经营着他的阿里巴巴;潘石屹也并不矁着商业地产去的中关村,同样的路径下也并不矁着上联交所算着成功。但他们均妥当利用了龟兔赛路的经典,确保自己在路上,并取得阶段性成功。
    九十年代初的海南,淘金潮风行,当一片一片的房子呆着了的时候,潘石屹早已收拾行囊来到了首都北京,开启了人生的新旅程。
    而马云也只是在一个落魄的时刻偶然碰到了互联网,但正如社会上盛传的,他关注的不在技术层面,而将锐眼投放到了商业交互平台,一个中小企业博弈的平台。同样面对世纪初的网络崩塌,马云选择了坚持,并抓住了风险投资,保存了阿里巴巴的星星之火。
    认识风险但不逃避风险,利用风险但不顶风而上,规避风险但不虚夸风险,这应该是二人的本质相同点。
    同源而分流,盖因其选择基点的差异。
    马云坚定地选择了网络交易平台,选择了风险投资市场最为看好的世纪产品,并通过不同阶段的风险规避要点进行了预谋,以致成功脱险。
    潘石屹同样坚定地选择了专业地产供应平台,选择了具备风险投资经历的搭档,并通过其如簧巧舌与独特的炒作意识/品牌意识/嗅觉意识,在政策市中独辟路径,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上市只是行走在路上的注解之一。这个从氨气事件,从热力信息小道播发,从其人其事其博,可以略窥一二。
    首篇就写到这,欢迎关注下篇:中小企业平台属于马云,专题商业地产属于潘石屹。
 
推荐本博其他文章:
 
2、股市泡沫PK楼市泡沫,哪个易破;
41、又加息了,一定要提前还贷或选择固贷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