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国春秋淹城遗址公园

标签:
江苏常州春秋淹城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华东篇 |
一直想去常州看看,但始终未能成行,这次进博会放假,今天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去常州高铁非常方便,半天多时间就看了常州不少历史古迹,首站就是春秋淹城。淹城遗址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春秋地面城池遗址。
淹城被里外三道河流围环。从里向外,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城墙分为三重,均系堆土而筑,高约3米。
这种建筑形制,在我国的古城遗址中是绝无仅有的,大部分古城池都一城一河,少数是两城一河或两城两河。
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正好和《孟子》中“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记载相吻。这一点,又印证了淹城是座建于2500多年前的古城。淹城建于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余年历史。
淹城为何方人士所居?这个问题目前考古界尚无定论。查阅东汉《越绝书·吴地传》、北宋《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得知,常武地区在春秋吴国时称延陵,春秋晚期为吴王梦寿四子季札的食邑。
季札因不满阖闾刺杀王僚篡位,立誓“终身不入吴”,遂在自己的封地延陵掘河筑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起了一个“独立王国”,名之“淹城”,以示淹留至死之意。也有人推测,这里曾经有一个淹国,淹城为都城,但此说缺乏足够根据。
外城河桥上远看到的是龙泉。淹城水资源极为丰富,在淹城东南方的外城河之中,有一处叫龙泉,又名龙潭,此处水流长年不竭。
内城河边的樱花道边有岳飞点将台。在宋朝的建炎年间,金兵进攻常州,岳飞元帅曾率军驻扎在淹城,点将台因此而得名。
岳飞点将台往前走就是汲水码头。途径汲水码头,偶尔也会有不少游客在此小憩。在樱花盛开的时候,这里一定很热闹。
继续前行,内城河边上有淹城神龟,诉说着神龟救淹的故事。
神龟对面的大草地上是三个土堆,分别是头墩、肚墩、脚墩。传说奄君有一公主名百灵,被奄君冤枉盗走白玉龟而处死,并碎尸三段,分葬三处,即头墩、肚墩、脚墩。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掘头墩考证,为吴俗大型积炭土墩墓葬。
游船码头有船在内城河上绕行。游客不多,所以生意也就一般般,一条船上寥寥数人。
内城(里城)近似方形,周长约1500米;外城为不规则圆形,周长近2500米。
内城有一处小品枯山水。据传春秋时期的古人喜欢用山石、枯木、藤蔓营造园林,不过这个小品搞的实在是太简陋了。
内城还有关雎井。传说百灵公主在井边打水,与留国王子热恋中,曾在此海誓山盟,情定终身。关睢井因此成为一眼爱情井。
关雎井边上就是关雎桥了。取景取自《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说是百灵公主与留国王子在这里一见钟情的。
子城(王城)位于城内中部偏北,周长500米,近方形。
子城主要是一块大草坪,是淹君殿遗址。据有关考古资料推测,紫罗城有20多米高,气势十分壮观。城中呈方形的一大地块筑有奄君殿,是奄君临朝理政的宫殿。
遗址上有一竹木井,井口呈方形,井壁四角竖有四根圆木桩为骨架,四根圆木桩之间,又有数道用圆木棍作横梁捆绑起来,形成一个井字形框架,又用竹蔑围绕井字形框架编织成竹木井圈插入事先挖好的士井中建成。井内还出土有多件汲水陶罐。
淹城遗址先后出土了近2000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有的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有的纹饰繁丽,工艺精湛;有的形制奇特,十分罕见,堪称“国宝”。
有人说,“明清看北京,南宋看杭州,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不无道理。春秋淹城旅游区很大,其它的淹城游乐园、动物园就没啥意思看了,因为没有唯一特色。
看完子城、内城,回到外城西门,打个的抓紧时间去看常州江南运河,也是此行的重要景点,以便早日实现走遍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目标。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东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