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标签:
安徽宣城敬亭山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华东篇 |
敬亭山位于安徽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改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南齐谢脁《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
谢、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施闰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遂被称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
自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以来的1000多年间,敬亭山便成为“吟无虚日”的江南诗地。谢眺在这里写出了“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兹山亘百里,合背与云齐”等佳句名篇,开创了山水诗的新风。
唐诗人李白写敬亭山的诗有45首,其中《独坐敬亭山》成为千古绝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将军率部东进,途经宣城即兴吟《由宣城泛湖东下》七绝一首:“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宣城解放前夕,敬亭山的建筑毁坏殆尽,解放后新建和复建了山门坊、古昭亭坊、昭亭、太白独坐楼、先贤祠、翠云庵、绿雪茶社、昭亭湖等大小景点24处。
敬亭山仿古建筑门坊矗立山口,门坊上刻有楚图南题写的“敬亭山”三字和书法名家书写的李白、陈毅的诗作。门坊内筑有李白雕像,迎门而立,飘然欲仙,昭亭湖内筑有昭心亭,湖面荡漾着各种花式的小游艇。
湖边小道可直达双塔寺风景区。宣城广教寺双塔,亦称敬亭双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双塔如两翁,颓然比肩立”,它们东西对峙,俨如华表,巍峨挺秀,令人瞩目。双塔具有宋代宝塔的韵味,又较多地体现唐代宝塔的传统风貌。两塔均为四方形,高均约20米,各有7层。
由双塔而上,三月,梨白桃红,油菜花一片金黄,置身于此,如入画境。俄而,山势渐高,林木茂密。
由古昭亭坊拾级而上,步完竹海小径,是绿雪茶社,再盘山而上,便可登太白独坐楼。此地是敬亭山景观荟萃之处,翠云庵、绿雪茶社近在咫尺,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满山遍崖。
若乘兴登临山顶,极目远眺,东北的南漪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山下的水阳江蜿蜒曲折,万壑争流;南边江城如画,高楼林立;北边田畴沃野,一览无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弘愿寺依偎于敬亭山南麓;地势高朗,林密风疏,群峰环抱,一江绕萦,天然之佳地也!弘愿寺现建有山门、来迎殿、念佛堂、讲经堂、钟鼓楼、五观堂、僧寮等。
弘愿寺前身广教寺,为唐大中年间黄檗禅师创建,历代高僧辈出,化导普广,近代毁于战火,唯存宋代“双塔”,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弘愿寺是净土宗道场,其日常修持依止净土宗创始人,即宗祖善导大师,专一持名念佛,日常早晚课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为主,加念《阿弥陀经》。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东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