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

(2014-12-23 15:14:00)
标签:

养生粥

五谷杂粮

海鲜粥

美食

美食图片

分类: 小雯の面食

新浪独家发布,请勿转载、截图及涂抹Logo移至其他网站使用。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尽杨花开

 

        进入九寒天儿了,冬令进补是势在必行的。进补,除了鱼肉煲汤之外,也可以五谷杂粮为主。《黄帝内经》中: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可见以五谷杂粮为主,肉菜蛋果为辅,是由古至今流传而来的最佳养生方式。

        进补时大鱼大肉吃的多,自然身体负担重,搞不好就会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而我一直肠胃不好,那胃就像养瑰宝一样的养着,生怕哪一口吃的不对了,肠胃炎紧跟着在外候着。年轻时娇气,必须打吊瓶才能压住,而现在迈入三十龄,吃一把药扛也就扛过去了。

       养胃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贵在坚持。当然肠胃不好也要滋补,这里就得靠五谷杂粮中的一味粮食——小米。小米,味甘淡,性平,益肾和胃,除热。早早就听说小米熬好的汁子是养胃佳品,越浓厚越好,浓厚的像牛奶一样,叫米乳。小米乳喝下去后,肠胃很是舒服。如今每天早晨一碗小米乳,肠胃炎也不是那么经常来光顾了。

       而小米除了有养胃的功效,它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磷等,是清淡的滋补佳品。如果肠胃不好,又或是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推荐小米粥配少量蔬菜或肉来进补。

       北方很少喝咸粥,一般是以清粥配咸菜、配馒头,小孩子爱喝的是大枣粥或是加了白糖的甜粥。南方流传来的皮蛋瘦肉粥、海鲜粥之类的起初尝试都是需要勇气的。接触海参小米粥是婚宴的宴席个吃。小米粥里配一只海参,用白色小盅做盛器,一人一份显得精致。

      我们这里有句话:“男参女鲍”,是指男人多吃海参好,女人多吃鲍鱼好。其实海参的滋补功效宜男宜女,它不仅能够补肾益精、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痿梦遗,还能养血润燥、滋阴补血,润燥调经、养胎利产。

      既然小米和海参有这么多好处,不用它俩来进补都对不起自己。小米要熬的烂烂的,米乳要浓浓的,配以爽滑的海参,口感、营养无一不是最佳搭配。咸味儿的海参小米粥走起!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海参要提前发好,也可以用即食海参。海参不宜久煮,无论是泡发好的还是即食海参,都已经是熟的。且海参肠子不能弃掉,营养价值也很高。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接受姜味的,或是早上食用的,可以放两片姜,驱寒去腥;若是接受不了姜味或晚上食用的,放薄薄的半片姜就可以。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煮小米粥时要一次性加足水,宁多勿少。若中途非加水不可,请选择加沸水。否则煮好的粥会泄,口感发涩。煮其它粥也是同理。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小米要煮开花才能释放出其营养价值,所以要有耐心慢慢煮。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小米只需用清水冲洗一遍表面的浮灰即可,不要过度搓洗,避免损坏小米外的营养。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关于菜谱中的量器“勺”,请参见本博客首页右侧图示。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海参小米粥

(2人份)

【材料】

小米          70g

纯净水      750g

海参          2只

姜片          1-2片

盐             1-2茶匙

糖             1茶匙

白胡椒粉    一丁点


【做法】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

1、小米放入锅中,用清水冲洗一遍滤掉水;

2、加入水,大火煮开转小火,掩着锅盖防溢;
3、煮小米粥的时候将泡发好的海参用清水轻轻冲净表面和肚子里残余的沙;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

4、煮大约10-15分钟左右,小米已经开花;

5、加入姜片、海参、盐调味,继续煮3-5分钟至粥浓稠;

6、关火后加入糖、胡椒粉搅匀即可。

五谷为养的滋补养胃粥『海参小米粥』
关注小雯,一起制造美食诱惑吧!

 

『黄米包』花朵般的老传统面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