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勺子靠在车窗,眯着眼,九点过后,车里阳光非常充足,我很快就承受不了这份热情了,来之前同学说天冷,需要穿毛衣,出门嘛,当然衣食起居舒服保暖最重要,于是我穿了一件高领套头的大毛衣,反正一路冻不着。
车里越来越热,我开始晕车了,勺子很快就觉察到我的异样,她抱歉地把车帘遮上,然后她像个小猫一样,钻出帘外,徜徉在阳光之中,喃喃自语道:“成都要有这样的天,我们就都去晒太阳了,这儿的阳光太好了……”
勺子是打成都回来的,她最早建立了班级的网络接头点,每天勤奋地在网上更新近况,大家各忙各的,较少有人答言,更多的时候都是她自言自语,但她乐此不疲,最近她的儿子出生了,什么打针、换尿布、逛公园……她们家少爷的成长路程我们了如指掌。这回大家聚到一起,第一杯酒都敬给她,成都多雨湿润,她比以前更好看了,她喜不自禁地说:“别人都说我是88年的。”
和很多同学一样,勺子毕业后留在院校所在的城市,几年过去了,事业和生活都没有起色。那时她的姐姐和姨妈都在成都扎根了,同学们纷纷鼓励她:“出去吧,你就去成都吧。”在朋友同学劝说下,勺子动身去成都了。她的生活变得顺遂如意,但是她离我们远了,思乡情切,第一份聚会的倡仪书就是她发起的。所有留在原籍的同学接下了这枚接力棒,出动了所有人力、物力、时间,完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她也如愿地从千里蜀道回到了塞北,那种久违的亲切恍如隔世。
看到我在拍美食图片,她说:“喜欢美食,一定要去成都啊,那也是美食之国。”
我问她那么远会不会想家,她高兴地说:“爸爸妈妈都来了,姐姐弟弟也在这里,刚开始爸爸不习惯,想要回去,成都没有莜面。后来就习惯了,成都每天都有新鲜的蔬菜上市,慢慢地爸爸很少想莜面了,但是每年我们都会让这边的亲戚捎一点莜面过去。”
我们聊着成都的话题,说到那年大地震,她描述大地震来临时逃生的情形。我问她:“后来发生那么多余震,你怕不怕?”
她说后来只要楼晃动,她干脆坐下来,安静地等楼不晃了,再做别的事。
她说在成都只要太阳一出来,所有人都到街上去,喝茶打牌,大家都特别高兴。
北京还有工作要忙,我要提前返京了,她依依惜别,我们约定一定要找机会去彼此的城市看望对方。对于她而言,抛下周岁的儿子不远千里的行程比我们更不易。
不久,她的头像又在网上晃动了,这次不是报告儿子近况,而是:“今天成都出太阳了,我要去晒太阳了,家乡的阳光太好了。”
想念勺子了,想吃麻辣鲜香的川菜了,今天就做一个“炝炒莲花白”吧。
炝炒,顾名思义,要先用麻椒、花椒等味道重的调料炝锅,使炒好的菜蔬麻辣鲜香、鲜脆可口。“炝炒莲花白”是一道精典川菜,非常下饭。四川有一家川菜馆将该菜每天卖到千盘,来客必点,还加份儿。令其它酒家称羡不已。后来,有好事者打听,原来这家餐馆做这道菜有绝招的:莲花白炝炒之前先用辣椒油炸一遍,就是平素餐馆的“过油”。过油并不稀奇,一般川菜馆做这道菜都要过油的,但是这家生意好的餐馆是用自家配方的辣椒油过油,叹服。川人本来嗜辣,辣上加辣更讨喜了。
我也想用辣椒油过油,一锅辣椒油过了一道莲花白还是舍不得,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小妙招,不但能快速让莲花白入味,而且出锅后的蔬菜鲜脆可口。具体做法,看图说话吧:
1、锅洗净,将干朝天椒折成三段,放入锅中,再放入十几粒麻椒。用小火慢慢焙出香味,直到变色;

2、将莲花白上面的疙瘩揪掉或者剜掉,这样可以剥出完整的菜叶(可以用来做包饭)。再拿去清洗。

莲花白属于使用农药较多的蔬菜,它在生长过程中每掸一次农药才包一次菜心,否则,它长出来就是一朵大绿花。所以,莲花白一定要多洗几次。

3、将洗净的莲花白揪成小片,沥尽水。
4、此时锅中的辣椒、花椒已经焙好。再往锅中淋上油,徐徐烧热(嫌花椒粒麻烦的可以沥出),转大火,放入莲花白。快速炝炒,加入适量食盐、糖、鸡粉调味(也有用酱油、醋、糖、食盐、水淀粉等勾芡),即可出锅。

家里做莲花白美味的小贴士:
1、如果食用大油,莲花白会更香。
2、干焙辣椒和花椒能让蔬菜快速入味,且保证鲜脆可口。延长调味的时间,减少炝炒的时间。
不可错过的各地美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