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日关系因为《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新闻公报》发布,正式确认中日经济是“双赢”关系。该公报中相当文字用于两国宏观经济与贸易投资方面的政策交流。其中除了完成既定事项中的日对华最后一笔长期低息贷款外,在措词上肯定了双边经济对话机制,并提及日本挤“泡沫”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公报提及的经验集中描述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汇率弹性增加,与消费投资贸易平衡;二是日本成功走出因为流动性问题引发的泡沫经济之经验。本人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说的本质上还是应对过热经济的问题或言如何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中方在公报措词中提出的借鉴一说,是走出因流动性过剩问题引发泡沫经济的经济,也就是说我们要借鉴的是基于流动性过剩造成泡沫经济的经验。放到前一时期中国统计官员认为,目前的经济尚处偏快阶段,所举例证离不开CPI或核心CPI,第二次回答经济发展政策的时候谢局长提出的总根源是汇率问题;对比前一时间召开的经济会议,肯定了美元为基础的货币体系。
再结合公报的阐述,不难发现,高层对目前经济的总体态度存在较大转变,似乎可以设想,基于大会后股市及楼市的新变化,结合近期统计部门连续对今年的物价指数以及房价涨幅,预警情况说明,对近期楼市出现的新变化推出的预备调控措施,泡沫论并非危言耸听。并且日本楼市泡沫可以用“成也肖何败也肖何”来形容。
网络中还全文发布了日本前首相羽田孜谈如何控制泡沫的专访(首发广州日报),其中提到货币升值问题,并举出当年日本降息的例子,以及现阶段如何应对美元体系的压力问题。
既然是继中美战备经济对话后的又一次高规格双边会谈,其发布的公报多少代表着高层的认识与意见。在此背景下,如果认识到楼市及整体经济存在泡沫,尤其是消费/投资/贸易不平衡为特点,流动性过剩为内容,汇率改革及本位币不断升值环境下,投资及贸易增长过快而消费拉动经济的幅度及所占比例过低,这是泡沫崩发的先兆。
综合看来,中日经济关系解冻背后,意味着楼市调控面临局部的调整:
第一,基于人民币升值,利率浮动变得现实起来,而不是一味依据CPI监测来加息,这对广大购房者而言应该是利好消息。
第二,扩大内需又会旧事重提,启动有关保障及扩大保障面的政策说明了这一点。楼市方面,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实施办法的相继出台,土地制度方面的变化及工业用地推出新规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土地供应的力度明年会加大并作为新部长到任后的第一把火烧将起来。
第三,配售思想进一步证明了楼市也存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也存在着坚持既定的博弈格局,开发商的地位不可撼动,但一手遮天的局面将有所缓解。
另外,限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