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紧缩银根地根无益于稳定房价

(2007-11-14 20:57:37)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房产/置业

    深圳由领涨到领跌,让主管部门深刻认识到紧缩效应。
    但是,紧缩掐死了一部分必然也放生了另一部分,市场中的存量左右着楼市,这是任何市场规则改变不了的事实。因此,靠紧缩地根与银根来稳定楼市,说白点稳定房价,这是一个无解的题目。
    地根紧缩带来的几个影响:
    其一,让既存的土地囤积利润由隐含变为了现实。
    紧缩地根会改变开发商的组成,但不会改变由资源及稀缺原理发生作用的领域内总供量,因而数量的变化不影响结构变动。而结构在紧缩条件下的变动方向肯定是集聚,从而产生团结力量进而可能产生恶意储备。
    更直接点的,当土地本身由总量的稀缺变身为全国/全省/全市范围内的紧缺,自然前期囤积的土地将因为量的紧缩而增值,囤积利润由此得以变现。
    其二,促进刚性需求者结束观望。
    笔者一贯认为任何市场格局下均存在一种刚性需求,不受市场趋势的短期影响,不然就无法解释市场不公与市场失灵。房地产既然也走市场化,那么就存在那么一股刚性需求,不受调控及房价走向与市场走向的影响,它必然会发生。
    这部分刚性需求用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分析就是非价格型客户的非功能性购买。也许是用作自住,也许是用作投资,目的并不明确,甚至为了简单的储备货币等值用于对抗不测或通胀。恰好这部分需求者非常会研究与分析市场的细节,一旦他们读出市场中地源的紧缩,肯定立马行动,现调控政策下的观望户将会释放部分这些刚性需求。
    其三,政府的保障示范效应起关键作用。
    如果实施紧缩的土地政策,以及通过清理土地开发过程与进度来促进有效供应的话,必然让中低收入阶层对政府产生消费依赖,这种条件下,政府的保障示范效应在整个消费市场中起关键作用。
    不利于市场发育成熟,也无法甚至缺乏财力应保尽保。而且一旦保障示范效应不足会刺激短暂的观望型需求迅速释放,导致房价高涨。
    其四,此举将促进房产品及供应的迅速集中并寻求其他惜售途径。
    正如收紧信贷一样,开发商如果对资金产生依赖,他可以选择被收购,也可以选择在较高的价格运行环境中整体评估后换东家,还可以通过包销方式躲避有关责任。地根紧缩将让现有市场存量房产品具备惜售的动机,如果产生房产品随着资金而集中,形成局部的垄断。
    其五,流动性过剩将促进房价的此起彼伏。
    紧缩条件下并不是全国范围产生政策效应,而是有些地区政策影响明显而另一些地区并无实质影响。这个时候过剩流动性可以通过流动置业来实现保值或增值。
    如同现在的房价,特大或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因为投资投机消费向内地转移,导致高价地区消费量减缩而内地区域的量价齐涨。
    银根紧缩的可能影响至少体现如:
    其一,吐货是否一定通过降价程序?
    现实的营销过程与政策要求的稳定房价模型完全不一致。行政干预所希望的是房价普遍化下降,并且是直接的下降,数字上的下降。而开发商这边基于品牌考虑或其他考虑,甚至因为销售关系链难以处理,即使降价销售也不会采取数字上的降价。
    其二,品牌房企与资金房企结构一致的话足可抗衡来自于行政的力量。
    现在,搞房地产仅仅有资金不够,品牌作用已然显现。但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许多品牌房企并不是资金特别充裕,而相当资金沉淀在土地储备方面。还有一种情形是国有房企往往兼顾着市政建设的部分职能。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力量大于房企力量。
    但当有资金一方与有品牌一方联手,或者借壳形式进入房地产,品牌与资金完全藕合以后,便具备与行政力量抗衡的条件。
    其三,紧缩能否挤兑投机消费与投资消费? 
    至于紧缩的初始目标即挤兑投机消费与过度投资消费,笔者认为,投机消费与过度投资消费与前述提及的那种非价格型客户的非功能性消费有一定程度的重叠。越紧缩越会释放。限外的产生就是基于这类消费过旺提出并实施的。 
推荐本博其他文章: 
2、股市泡沫PK楼市泡沫,哪个易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