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姜岚昕寻找一颗星涂鸦妙趣生活中国大学生真的毕业了吗 |
分类: 寻找一颗星:杂谈与胡说 |
在笔者印象中,这不是姜岚昕第一次表达自己关于大学毕业生的人生规划指导,而这一次在自己博客中发出博文《中国大学生:我们真的毕业了吗?》,被广泛转载并受到很多网友热评。从该文的内容看,笔者以为该文被网友认可源于“现实”;从行文风格上分析,则是源于“朴实”。
现实,是要把握现实的运转规律,而非以现实的皮相反倒个人的行为。姜岚昕在《中国大学生:我们真的毕业了吗?》一文中的大学生就业、买房、薪水、人际关系及职业荣誉等话题,结合个人的经历,或者说自己的成功经验,得出的结论是:“钱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之所以这个指标没有实现,是因为我们的软性指标还没有达成,那就是智慧和能量。”“什么是好的平台?两个指标:横向,个人能否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纵向,个人能否得到更大的职业空间。”“只要相中了的事业,即使短期免费,也要坚定启程。”“如果大学生对过去的‘小圈子’恋恋不舍,甚至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安于现状,满足于‘鹤立鸡群’,那么我们的人生就只在原地打转。”等看上去非常“现实”的观点,但细细品味,却内有文章回味无穷。
作为世华智业集团董事长、北京华夏管理学院院长,姜岚昕喜欢谈论“毕业生”话题是众所周知,对于自己的“毕业生”情结,姜岚昕曾对笔者表示,一方面是毕业生走好人生第一步非常关键;另一方面这也是塑造他们人生观的最后机会。
姜岚昕认为,对于企业来讲,现在大学毕业生只是“半成品”,大学生的未来取决于他们要了解如何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大学毕业是塑造人士观的最后机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也同样有相应的奋斗方式。“在校大学生是一个整体,都在同样的环境下进行同样的学习成长,但当我们走入职场,面向社会,我们就是非常鲜明的个体,因为我们就是站在那个坑里的萝卜,也就是我们都有一个自己的位置。”姜岚昕在博文《中国大学生:我们真的毕业了吗?》如是说。当然,笔者也认为,作为“七零后”的成功者和奋斗者,姜岚昕对这些八零后、九零后的毕业生没有“代沟”式的说教和训导,更多的是同龄人的心胸袒露。
对于一个35岁的“富一代”,姜岚昕应该说是众多大学毕业生眼中的成功榜样,但姜岚昕没有神话自己,在文中将自己当过食品厂车间工人、鞋子推销员等奋斗经历介绍给读者,并且非常客观地表达对“人际圈”观念的推崇,提醒大学毕业生要见贤思齐焉,不忘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利人利己的大爱思想。最后,姜岚昕对“毕业”二字的点评是这样的:“大学生要真正从父辈祖辈的呵护下走出来,承担其自我成长、成才和成功的重任,有了这种自我定位、自我突破、自我担当的勇气和魄力,那我们才算是刚刚毕业了”。
现在很多人觉得正面引导很空,笔者却不以为然。应该看到,成功有捷径,但真正的成功捷径的就是个人要有把握机会的意识和弯道提速的实力。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大学生没有踏实的自我修炼,光有谋略而无实力,即使是诸葛亮也只有“鞠躬尽瘁”,什么是现实?这就是最大的现实。同样的,笔者对于“没有4000万就不要说是我的学生”的论调也是不敢苟同的。
寻找一颗星新浪认证微博(http://weibo.com/exing)将嬉笑怒骂,记录灵感生活,分享经典感悟进行到底……欢迎加关注,和我分享你的精彩,分享你的快乐
寻找一颗星22万字爱情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