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三)

(2014-11-13 06:29:45)
标签:

少木森

道德经译

杂谈

文化

教育

分类: 讲座稿选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三)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三)

德经——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或释:

“道”使宇宙混成为一,独一无二。混成为一,其实也就包含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又呈现了各种形态分化,万物就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生成新的和谐体。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孤弱)、“寡”(无助)、“不谷”(不谦虚),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对一切事物来说,减损它却反而可能得到增益;增益它却反而可能面临减损了。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行霸道的人总不得好死。我将引以为戒鉴。(少木森)

 

    (又得博友赵彦春对上文做了英译,宝贝呀!再转贴于此,与朋友们分享)

    赵彦春英译:

    The Word begets one, one begets two, two beget three, and three beget everything. All things carry Shade on its back and Shine in its arms, the opposites tending to harmony. Loneliness, helplessness, and worthlessness are what people detest while lords use them as their names. Therefore, to complement something, you depelete it; to deplete something, you complement it. As I am taught, so I teach. The strongest dies an unatural death, This is a lesson to learn.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或释: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没有(这种无形的力量)不可以穿透的间隙。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普天下没有什么比得上。(少木森)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三)


附录——

诸多研究者认为《道德经》可称为“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微言大义,一语万端,可为‘万经之王’”。

自秦汉以来,《道德经》注者如云,21世纪初期《道藏》中收录的《道德经》正统注本就达50多种,除学者士人批注外,许多帝王也对《道德经》有过批注,如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等都亲自做过注。

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所以,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可以说“对《道德经》的注、译、释是中国古代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此次,应学生之约,全文连贴我对《道德经》的译与释,不算是一种“研究”,而是一种“教学”。是想把我做为一位教师自己所理解的老子思想和历代注者的思想,用现代汉语的方式传达给我的学生而已。如有谬误之处,敬请各方家批评。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四十二)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四十一)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四十)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三十九)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三十八)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三十七)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三十六)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三十五)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三十四)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三十三)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三十二)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三十一)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三十)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九)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八)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七)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六)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五)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四)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三)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二)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一)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二十)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十九)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十八)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十七)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十六)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十五)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十四)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十三)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十二)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十一)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十)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九)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八)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七)

《道德经》全文及译释(之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