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父母必知必学,我们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图)

(2011-10-15 08:23:59)
标签:

教育

父母必知必学

激发音乐潜能

培养孩子

孩子音乐才能

寻找一颗星

分类: 寻找一颗星:育儿非常道

  一谈到宝宝是否能够学音乐,妈咪们总是感到很神秘。其实,任何人都是有“音乐细胞”的,任何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才能,只不过是多与少而已。除非先天有听觉缺陷的宝宝外,从普及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宝宝都可以接受音乐教育。然而,这里所提出的“判断”一说,无非是想知道自己的宝宝是否具有特殊的音乐天赋,即使不是人们常常称为的音乐“天才”。有这种“天才”的宝宝,如果能够被及早地发现,那么,将会使特殊才能不误时机地得到充分挖掘。这样,便可把握住宝宝音乐才能发展的种种机遇。可是,怎样才能做识别宝宝是个音乐小“天使”的“伯乐”妈咪呢?

 

优秀父母必知必学,我们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图)
  做“伯乐”妈咪必修的第一课——生活中慧眼观察宝宝的音乐天分
  观察法1:宝宝自幼就喜爱唱歌吗?
  宝宝是否从很小的时候,便十分喜欢唱歌。尽管宝宝太小,还不能很清晰地哼出歌曲的调子,然而,经常能听到小嘴里发出哼哼呀呀的唱歌声。稍大一些时,不仅会唱别人教给的歌曲,而且,还能哼唱出没有人教唱的歌曲。
  观察法2:宝宝唱歌时非常有音乐感觉吗?
  宝宝唱歌时,虽然对歌曲的表现内容并不一定理解和了解,但是,却能用与歌曲所表达的音乐内容相吻合的表情歌唱。而且,音调唱得准确,不走调。善于领会不同节奏音乐的不同趣味,仿佛本能般地受到节奏的感染。
  观察法3:宝宝平时很喜欢接近各种乐器吗?
  无论在家里还是家外,宝宝每逢看到乐器(不管什么乐器),是否都自发地表示出亲近,并且很愿意摆弄它们。有时,甚至自己竟能摆弄出准确的曲调来。
  观察法4:宝宝听到音乐时特别专注吗?
  对音乐的美特别敏感,总是被音乐强烈地吸引着。不管是在何种场合,只要听到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也无论是哪一派的作品,宝宝都会安安静静并且全神贯注地倾听,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特别是喜欢听古典音乐。即使时间久,宝宝也不会吵闹或困倦。
  观察法5:宝宝具有出色的音乐记忆力吗?
  生活中,宝宝是否对于只听过一次或是很少几次的音乐,就能够很快清楚而又准确地记住不忘。
  观察法6:宝宝对各种声音有特殊的兴趣吗?
  宝宝对于生活中及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是否有着特殊的兴趣,并且很敏感。例如,对各种各样的刮风声、水流声、波浪声、悉悉索索的树叶声、雨滴声及虫鸣鸟叫声等,都表现出专注倾听的情趣。并且,仅仅从几步脚步声、一声敲门声及电话中的一声招呼,便能听出哪一个人来。
  做“伯乐”妈咪必修的第二课——请教专业老师考察宝宝的音乐能力
  考察法1:宝宝能够准确模仿唱出乐句吗?
  老师或妈咪在钢琴上奏出音乐的一个乐句或小小的一个乐段,宝宝能否在听过一遍或两遍之后,就能够准确地模仿唱出来。大一点的宝宝(对钢琴键盘较为熟悉者),甚至能够弹奏出来。
  考察法2:宝宝能够准确模仿唱出不同的乐音吗?
  宝宝是否能够唱出老师或妈咪在钢琴上弹出的各种单音、双音及和弦(多个合在一起弹奏出的声音)。并且,在宝宝模仿唱双音及和弦时,可以从低音到高音,依次唱出同时发出的每一个音。对键盘较熟悉的宝宝,有可能在键盘上直接找出这些音。
  考察法3:宝宝能够模仿打出不同节奏的拍子吗?
  老师或妈咪用手打拍子,打出从简单到复杂的节奏点,宝宝是否能够准确地重复、模仿打出。
  爱心提示:
  如果初次进行考察,宝宝表现得并不够理想,并不意味着宝宝音乐才能不高。因为,有些音乐天赋很高的宝宝,会由于对考察的方式及内容全然陌生而不能将自己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应该给宝宝一个熟悉考察内容的时间,然后再进行考察和判断。然而,最终考察结果不理想也不能表明宝宝就一定不可以学音乐。因为,宝宝的内在潜能一旦开发出来,前景将可能是人们事先无法预测的。

 

0到3岁宝宝的"音乐智能"发展

 优秀父母必知必学,我们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图)
  对于幼小的宝宝而言,没有比艺术教育更适合他们了,而在艺术的殿堂上,进行音乐启蒙及开发当属最佳。因为,0-3岁的小宝宝尚没发育完全,学习舞蹈或画画有可能伤及四肢及手指的筋骨。而惟有音乐接触得越早,对宝宝则越有益处。这样,不仅可增进宝宝的乐感,更重要的是多听高雅的古典音乐,还能开发宝宝的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功能平衡。
  音乐启蒙和开发,犹如给宝宝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记忆力安上了一副展翅飞翔的翅膀,使宝宝的智能发展更卓越。
  备忘录No.1多让宝宝聆听周围美妙的声音
  宝宝出生后,便应该逐渐引导聆听周围的声音及音乐:
  听能发出悦耳声音的玩具,或在房间里挂一个能发出清脆悦耳声音的风铃。
  听厨房中的切菜声,听锅碗瓢盆碰撞时发出的音响。
  听自然界的刮风声、雷雨声及雨滴声、流水声;各种昆虫、鸟类、家禽发出的鸣叫声。
  听各种交通工具,如火车的隆隆轰鸣声、飞机的嗡嗡声;汽车、火车及轮船发出的鸣笛声。
  让宝宝辨别家中亲人,如爸爸、妈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邻居的说话声音;辨别人们表达不同情感的声音,如高兴、生气、着急等。
  让宝宝闭眼听三种声音,即小铃、小鼓及木鱼。然后,请宝宝说出声音的发出顺序。
  唱不同的歌曲给宝宝听,给宝宝听不同乐器的声音,如口琴、笛子、小提琴、钢琴、手风琴等;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或交响曲(适合大一些的宝宝)。
  备忘录No.2玩制造悦耳声音的游戏
  当宝宝一旦能坐立时,就可以让他“演奏”各种“乐器”:
  用小木棒敲击翻过来的桶、锅、盆、陶器以及各种能敲击出悦耳声音的用具。
  在气球内装进几粒豆子,然后将它吹起。这样,宝宝就得到一个能发出嘎嘎声响的“乐器”,气球会将声音放大。也可将沙子、小石头装入废弃的纸盒或不透明的小瓶中,让宝宝摇摇,听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把多个装有不同体积水的瓶子,让宝宝用汤匙轻轻敲打,每个瓶子会发出不同的音高。
  摩擦不同材质的东西,如搓玻璃纸、纸袋、塑料袋;把橡皮筋抻长后放开,就能够发出弦声。
  有条件时,妈咪可敲打真正不同的乐器,然后,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排列出和谐的节奏。如先敲定音鼓“咚咚”两下,随后敲三角铁“叮”一下。这样,即可有序地排列出“咚咚叮——咚咚叮……的音乐节奏”。经常这样训练,能增强宝宝的节奏感。

幼儿不容错过的音乐早教“黄金期”

优秀父母必知必学,我们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图)

 

  科学研究表明 0—3 岁是孩子的音乐早教“黄金期”,在这段时间对宝宝进行正确的音乐熏陶,能够很好的陶冶其性格和情感。但是大多数家长并不清楚幼儿特别是低龄幼儿( 0 ——3 岁)的音乐早教的积极意义,而且对于如何进行培养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我们会针对家长们的这一困惑,提出解答,让家长们学会如何在幼儿时期,给宝宝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融入一定的音乐启蒙教育,从而稳定他们的情绪,开发智力,使其健康和谐地成长。
  幼儿音乐早教有助培养孩子的感知力
  对于孩子的感知能力的培养,音乐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早期一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听觉能力是先于视觉能力发展的,孩子生下来以后是靠听来感知这个世界的。因为他的视力很弱,,他只能通过声音,通过味觉来感知这个世界。所以在这个时期,特别是 0-6 岁是孩子听力发展迅猛的时期,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听力的感知和分析。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布奇乐乐园》中专门为一到二岁的孩子原创的一首儿歌《拍拍手》,歌词里面有拍拍手,摇摇头,跺跺脚,走走路。我们没有给孩子进行引导的时候,一岁到两岁的孩子听到旋律会很自然地拍手,跟着音乐拍手、摇头、跺脚、走路。
  让孩子聆听音乐,然后把他的情绪和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这块不仅仅光是听或者动,而且是调动了他自己所有的感知器官来完成整个过程。而《布奇乐乐园》音乐教育首要的任务就应该是不断启发或者是最大范围地发掘人的这种本能,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幼儿音乐早教有助发展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能力包括听觉记忆能力、视觉记忆能力等。听觉记忆能力讲的是记忆音乐的能力和再现音乐的能力,简单讲,听了这个音乐好听,我要记下来,然后再唱出来。这个能力我觉得就可以举一个特别重要的例子就是贝多芬。
  大家都知道贝多芬是失聪时创造出第九交响曲,为什么失聪以后还能进行音乐创作呢?就是他早期就储存了大量的音乐元素,虽然说他失聪了,但是他还可以再现出来了,所以音乐可能在记忆力这一块是其他手段无法代替的。
  所以我们在幼儿早教音乐的选择上一定要严谨,在这方面家长们可以借鉴一下《布奇乐乐园》中的原创音乐,里面的歌曲都是由专门研究儿童作曲理念的团队,创造了一些适合孩子们延长的一些歌曲,风格是非常多样化,且同宝宝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培养宝宝的记忆力很有好处。
  幼儿音乐早教有助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我们成人听到一个感染力特别强的音乐的时候,就会想起很美好的事情。其实听是一方面,第二是你自己通过听的又一个理解和想象,第二次创作,从这个创作里面你获取了一些快乐的东西或者达到共鸣的东西,这种美好体验就是音乐的本质。
  这种本质对孩子的想象力,联想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孩子能沉浸在音乐中,觉得这个音乐给他带来了幸福,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他在听音乐的时候积极地去想象,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又通过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二次对这个音乐进行了加工,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比如说我们听摇篮曲的时候,除了告诉宝宝这是让宝宝安静睡觉的曲目,同时我觉得对年龄小的宝宝我们可以给他描述一个画面,让孩子除了听觉,还调动了一些画面的感觉。幼儿音乐早教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让孩子懂音乐,让孩子早早地进行音乐方面的启蒙,其实不仅仅是在培养音乐家,而且是在培养一个更全面的人。就如我们所说的 0 到 3 岁音乐教育更多侧重的是听力能力,更深一步说,应该是在于训练孩子们具有鉴别能力的听觉,他们能够自觉地接受一些外界的音乐,并且自己可以分辨音乐的好坏,有一个能鉴别的耳朵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培养他们对环境的敏锐的捕捉能力,这相当于我们一个人格的完善,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
  《布奇乐乐园》中有一个栏目,叫做布奇音乐屋,主要就是对 0-6 岁的孩子,我们给他们分了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课例创编,对他们进行音乐教育,更重要的是也教会了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如针对两到三岁的孩子时,有堂课是讲《小蜘蛛》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蜘蛛往上爬,每次会掉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一次往上爬,最终获得了成功。通过音乐的烘托、老师的引导,在整个教学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听力、模仿力、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力等等,更为难得的是让孩子们孩子明白了什么是坚忍不拔的精神。
  其实,每个宝宝都是音乐鉴赏的天才,很小的孩子听到音乐随着节拍就可以舞动小手,或者晃动身体,这等于他把声音集合在一块,做出了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节奏感的本能反应。所以孩子的很多动作,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然后加以指导,这样可能就会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音乐早期的教育。

利用音乐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

优秀父母必知必学,我们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图)

 

  1、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
  对成年人来说,音乐好象是自然而然地流淌着,将要演奏的下一乐章和我们心里设想的一模一样。而一旦我们已知的那种音乐构建被打破,就会感觉非常痛苦。听到其他民族文化的旋律、节奏或和声,我们常常会感到极不舒服。
  生长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往往倾向于听那种带有西方音乐特征的旋律,相反,西方人很少会称赞亚洲的乐曲,在他们看来,东方的音乐只不过是有序的发出声音罢了。如果你的孩子对音乐涉猎广泛,他们日后往往会欣赏和享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所以,还是让你的孩子聆听拉脱维亚的民间音乐,以及莫扎特的音乐吧!这些音乐都非常好,也能训练孩子的大脑。
  通过玩耍嬉戏,以及生活在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你的孩子会有最佳的学习表现。孩子们会自然地接受音乐,把音乐编进他们自己的玩耍,以及与大人的游戏之中。尽管他们的年龄还不适合进行正规的器乐训练,但已经到了和他们进行音乐游戏的年龄了,所以请广泛地给孩子们听音乐,唱歌,跳舞,吹口哨和哼小曲吧!
  2、播放复杂的音乐
  为你的孩子播放风格迥异的音乐是你能给他的一份珍贵礼物,但为他选择某些特定风格的音乐似乎更为明智。例如,莫扎特的音乐可能就比莫特利克鲁的音乐要好一些。这是由于音乐的谱写往往与脑的复杂结构形式相联系,比如经典音乐就与脑电波十分吻合。
  记住,当人们谈到婴儿与音乐的关系时,总避免不了谈到莫扎特这个作曲家,而其他诸如巴赫和秘鲁民间音乐这样的复杂音乐形式,也被认为具有相同的效果。
  3、用音乐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
  圣约翰大学心理学系的杰弗理费根及其同事证明,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以音乐为线索来记忆事物。研究人员在让婴儿聆听音乐的同时,交给他一个汽车模型让他记忆。7天后,当播放同一首曲目时,婴儿能较好地回忆起汽车模型,而播放其他音乐时其记忆的效果则不是太好。费根认为,提供诸如音乐之类的适当记忆线索,就能帮助婴儿检索先前的记忆信息。
  这为父母向孩子暗示记忆信息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方法。在给小孩洗澡、穿衣时,哼上一段小曲,每次都哼同一首,重复哼唱有助于孩子理解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还可以帮助孩子们预见下面的旋律与歌词该如何变化。这一方法还有助于更为容易地调节日常生活。
  婴儿最喜欢的音乐
  研究者发现婴儿对某些音乐特别偏爱:
  婴儿辨析高音的能力比辨析低音的能力好,因此婴儿偏爱声调较高的音乐,如女声,父母爱语,以及歌剧中的女高音。
  婴儿偏爱大调旋律。
  婴儿喜欢那些简单而又具有重复节奏的音乐。
  然而,你的孩子也许会一反常态。不管是什么音乐,只要你的孩子好象有所反应,那就是最适宜给他播放的音乐。
  4、开始为音乐学习打基础
  婴幼儿还不会弹钢琴,拉小提琴和吹单簧管,但最好在适当的时候尽可能早地(最有可能的是6岁左右时)将乐器交给他们。一个明显的好处是,早期聆听音乐与接受音乐训练将为他们以后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语言的学习过程一样,一个置身于魅力无穷的音乐中的孩子,就获得日后学习乐器的基础。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埃德温E戈登发现,婴儿接受的音乐熏陶,如果时间和顺序安排得当的话,将培养起孩子的音乐才能。在适当时候为孩子播放音乐,那么在以后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
  5、轻哼,舞动,跳跃,打拍子
  对你的宝宝来说,开始正规的音乐学习确实显得太早,但你仍然可以将许多有关音乐的活动引入孩子的生活。像听音乐时随着节奏轻哼,舞动,跳跃或者打拍子等。下面狂想曲的奠基者林恩克莱纳给我们提供了五种小孩最喜爱的音乐游戏,而翻到本书的年龄与阶段部分,你还会看到有关这方面更多的内容。
  尽管我不愿意吹捧别人,但巴尼这些美妙的歌曲确实作用非凡。每当我唱起这些小曲时,我那10个月大的孩子就会扔掉积木岁我一起哼唱。--珍尼罗伯逊,卡林和爱米莉的母亲
  莫扎特与音乐的力量
  大多数人都知道莫扎特是一个音乐神童。他在不到5岁时就开始写协奏曲,6岁时已经在维也纳的舞台上演奏。然而,颇不为人所知的是,莫扎特早期的音乐熏陶只不过是聆听音乐而已。他的大姐玛丽亚安娜在莫扎特幼年充当其音乐家庭教师的角色,通过她的安排,莫扎特所接受的音乐训练非常广泛。莫扎特的音乐天才之所以被较早地发现,就在于其对音乐的反应与理解。莫扎特的父亲提高了他儿子的音乐训练的层次,接下来他的儿子就名震乐坛了。

 

启发音乐智能培养高情商宝贝


  不要在任何阶段评判音乐学习究竟值得与否,更不要去定义孩子有无音乐天分,让孩子学习音乐就像在炖一锅好汤,如果频频掀开锅盖想一探究竟,只会让原本酝酿的香气不断流失散逸。

优秀父母必知必学,我们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图)

 

  音乐智能优越的三大优势
  1.对各种声音极为敏感。
  因为善于分辨声音和语言表达,懂得描述音色、音量和旋律的变化,能把自己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甚至模仿和创造,所以,音乐智能优越的孩子对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声音极为敏感。
  2.气质非凡。这大概也是家长们促使孩子学习音乐的追求之一,源于音乐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智能优越的孩子不仅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个人气质亦非同一般。
  3.“人际关系良好。因为这些孩子对声音及音量的掌握能力好,较善于语言表达和抒发情绪,EQ(情绪商数)也会比较好;当他懂得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也就比较能和来自各个领域、有着不同个性的人自在相处。
  四要领开启音乐智能
  1.启发音乐智能从胎教开始
  健康的宝宝,来自于健康的母体。怀孕期间因荷尔蒙的变化,容易造成妈妈情绪的波动,因此在怀孕期间,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情是母体健康的关键之一,而音乐,正是能够舒缓稳定情绪的最佳媒介。怀孕2周时,胎儿的内耳已经开始形成,约第5周时发育完全;怀孕6个月时,胎儿的听觉系统已能感受到母亲的呼吸和心跳;7个月后,胎儿对外界声音的刺激渐有反应。也就是说,当宝宝在妈咪肚子里时,就已经能逐渐感受到外部声音的变化。
  因此,妈妈在怀孕期间多听音乐,勤做“音乐胎教”,除了可以减轻自身压力、舒缓情绪,还能使血流速度、血管收缩正常,为胎儿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再者,通过音乐产生愉快的心情,还能促使妈妈体内分泌良性荷尔蒙,强化妈妈与胎儿之间的亲密感情。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妈妈会有这样的经验:孕期中经常聆听的音乐,孩子出生后,只要在他哭闹时播放,孩子就会逐渐安静下来。
  2. 家长亲身参与和鼓励
  孩子还在襁褓中时,妈妈就可以抱着他跟随音乐起舞,并试着用不同的声调和小宝宝说话,或利用不同的声音吸引小宝宝注意。这些简单的动作,都可以慢慢累积孩子的音乐记忆。
  3. 多与孩子说话
  孩子年纪渐长,开始能与成人简单沟通之后,家长应多和孩子说话,并且用心倾听孩子的一言一语,最好能多制造让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适时给予赞美和鼓励,让孩子能够对自己所发出的声音产生自信。
  4.摒除功利心态,让孩子快乐学习
  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初衷,都只是希望孩子在音乐中得到快乐,但是当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就开始关注孩子的音乐学习成效、学费是否花得值得等问题。然而艺术领域的学习并非立竿见影,总是要在多年之后才能看到,操之过急的家长,只会让原本应该是增加生命美好经验的音乐学习,变成孩子难以承受的压力。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并且让音乐融入他生命的权利。但是不要在任何阶段评判音乐学习究竟值得与否,更不要去定义孩子有无音乐天分,让孩子学习音乐就像在炖一锅好汤,如果频频掀开锅盖想一探究竟,只会让原本酝酿的香气不断流失散逸。
  音乐智能优越的八大特征
  1. 喜欢音乐。
  2. 会跟着音乐哼唱或随着节奏起舞。
  3. 音质不错的歌喉。
  4. 对于节奏很敏感。
  5. 喜欢一边做事一边唱歌。
  6. 能轻易识别音调准确与否。
  7. 一首新歌听过几次就能正确唱出来。
  8. 至少会弹奏一种乐器。

 

学习音乐能改变孩子的不足

优秀父母必知必学,我们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图)

 

  欧洲的早期音乐教育,起源于著名的达尔克罗兹的节奏教学和奥尔夫的综合艺术教学,发展到今天,成为名叫节奏音乐教学的早期音乐教学,内容包括有节奏、语言、律动、舞蹈、合奏等,目标放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而不再是单一的技能学习上。而奥尔夫教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派生出音乐治疗的学科。
  早在1993年,毕业于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演奏家,后来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罗斯切女士,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在幼儿园),对参与和不参与音乐训练的两组孩子做了推测空间推理能力的心理测验,实验组与对比组的空间智力成绩高出46个百分点。
  2004年,德国古斯它夫·波舍(Gustav Bosse)出版社出版了托神根音乐学院瑞那特·克略佩(Renate Kl·ppel)博士和沙宾娜·福利舍(Sabine Vliex)教授合写的书《通过节奏音乐教学帮助行为异常的孩子——认识,理解,正确的治疗》,书中用实例介绍了行为异常的孩子的种种表现,如胆怯害怕、没有安全感、暴力行为、专注障碍和多动症等等,对它们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讲述在实践教学中是怎样通过节奏音乐去帮助他们。
  可见,用音乐教学作为开发孩子的智力和用音乐教学去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由于遗传、器官疾病、早期不好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异常行为,已成为先进国家的音乐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脑科学专家等共同研究的课题。
  音乐能改变孩子的不足
  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如何用艺术教学去解决孩子的那么多问题,老师们的认识比较模糊,还有就是家长对这方面的了解认识还不够,甚至对孩子的异常行为感觉到了,但不愿意去承认与配合老师一起帮助孩子。
  在我们的工作经验中,家长的态度正确、平和,小朋友的进步就神速,有些甚至能完全改变。如小林接受音乐培训时才五岁,两三节课后母亲就告诉我们小林有自闭症,他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大合群,话也不多,很容易哭,身体的协调能力也不好。但小林的乐理知识学的很扎实,歌也唱得好。一段时间过去后,小林有了明显的改观,他不哭了,那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害怕也逐渐减少,性格越来越开朗,还能与小伙伴一起配合做乐器演奏,做形体表演。每当小林出现反复与波动,老师就会请妈妈配合给予更多更细的关心与帮助。小林现在已开始学习吹奏乐器了,小学三年级了,与其他孩子没有多大差异。
  小欣是家里的心肝宝贝,但她胆怯、羞涩,问她什么事回答都是一句:不知道。即不用负什么责任,也不会受到伤害。其实这类孩子也因此无法与他人沟通、交流,老师也无从知道他究竟学得如何,这是行为障碍的表现。但小欣通过四年的音乐培训,有了很大的改观,她能大大方方地站在舞台上演奏长笛,小伙伴们都爱与她合作搞创作、做游戏,大家都说她变了个人。
  安安出生时脑积水,行为总是有点怪癖,不大爱讲话,细心的父亲让他参加了很多的训练,包括音乐上的、体育上的。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他,弹得一手好钢琴,表演起话剧也惟妙惟肖。
  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智力开发与个性健康发展上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父母,不必把眼光只盯在孩子在某件乐器学得如何上,让孩子在集体的艺术氛围学习,会感到更快乐、开心,性格变得开朗活泼,愿意与人交往沟通,行为规范正常,这就是最大的收益。有了这种良好的基础乐器学习随后也会突飞猛进的。


音乐能改变孩子的心智模式

优秀父母必知必学,我们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图)

 

  莫扎特效应与婴幼儿音乐教育
  “莫扎特效应”的效果来自于多项研究,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弗朗西斯·鲁斯切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改善人体的计算和空间感知能力,在听了莫扎特的音乐后,就连老鼠都能在迷宫游戏中得高分。莫扎特的音乐能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作“莫扎特效应”。
  美国音乐人、教师、畅销书《莫扎特效应》一书的作者唐·坎贝尔指出,从乐理上说,“莫扎特效应”的科学依据,是莫扎特的音乐具有使人身心平衡的因素:音乐结构完善、音区适中、乐句对称等,而且莫扎特的音乐节奏与人类大脑的一些节奏周期相符。
  后来有学者指出,具备上述特点的音乐并非只有莫扎特的音乐作品,适合婴幼儿心智发育的音乐还有很多,比如巴洛克时期的许多杰出音乐家,如巴赫、维瓦尔第、勃拉姆斯等的作品都是宝宝宝贵的精神食粮。
  在婴幼儿时期,宝宝的大脑具有最大的学习潜力,它的活跃程度是成人的两倍,坎贝尔认为音乐教育会让宝宝更快乐、更健康、注意力更集中。音乐应成为宝宝精神上的主食,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零嘴。
  用音乐优化“心灵基因”
  研究表明,与生理因素一样,精神心理因素同样存在着遗传复制的“印刻效应”,“心灵基因”对人生的影响丝毫不亚于生理基因。所幸的是“心灵基因”可以通过后天的影响而改变,这种改变(优化)进行得越早,越有利于引导未来的人生和命运。无疑,音乐的熏陶是优化“心灵基因”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音乐为什么能够改变心智模式呢?
  ·音乐促进全脑开发
  有研究者指出,欣赏音乐是一种运用大脑多个部位的复杂运动。音乐美感靠右脑体验,对音乐的理解和分析靠左脑完成。左右脑同步协调运行,对宝宝心智的发育意义重大。长期音乐陪伴可以有效地激活宝宝的右脑,避免其成年后形成语言逻辑思维占绝对优势的“左脑型”思维的弊端。
  ·音乐有助于提高情绪智商
  音乐所带来的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体验是其他活动形式远远不及的。音乐可以极大丰富宝宝的心灵世界,为其认识和把握感情因素,实现内心和谐和人际协调打下基础。事实表明,长期浸淫于音乐氛围中的宝宝往往表现得温文尔雅、气质不凡,且容易与人相处。
  ·音乐的矫治和屏蔽作用
  音乐治疗学认为,音乐可以帮助人们从失衡和紊乱中恢复常态,对心理、行为偏差起到某种矫治作用。当和谐的音乐充满内心时,来自外界(包括家庭内部)的不良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和抵消,从而保护宝宝的身心健康成长。

十首对孩子有启智作用的音乐

  儿童到了一岁左右,他们对节奏强烈和优美的音乐会产生积极的反应。有的儿童能做出类似舞蹈的动作,也有的儿童有类似唱歌的嗓音反应。
优秀父母必知必学,我们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图)

 

  勃拉姆斯摇蓝曲
  [作者:勃拉姆斯]
  明亮纯净的音符,愉快的旋律,一如孩子天真的儿语,使人也变得纯真而愉悦。水晶般宁静的音如同一阵柔和轻缓的和风,又象母亲慈祥的手拂过,跟随节奏的律动,让身体在轻轻的晃动里安。
  音乐的瞬间
  [作者:舒伯特]
  这是一首天真纯洁,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带有轻快活泼的民间舞曲风格。虽然总共只有54小节,音乐形象比较单一,但是舒伯特将之处理得非常精巧,真可以称得上是玲珑剔透.精致小巧。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为舒伯特钢琴曲中最负盛名的一首。
  童年情景
  [作者:舒曼]
  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 梦幻般的音符,娓娓动听中绽开的是那一脸如花灿烂的微笑,枕着快乐和惬意,梦也沉醉。
  儿童进行曲
  [作者:柴可夫斯基]
  《进行曲》选自舞剧第一幕第一场中孩子们登场时的音乐。这段音乐兼有进行曲和双拍子舞曲的特点,轻快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吹着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敏捷的特色。
  小狗圆舞曲
  [作者:肖邦]
  乐曲以快速度进行,在很短的瞬间中了,因此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演奏本曲时,应使用平滑流畅的指尖技巧,才能感觉出此曲的趣味来。
  鳟鱼变奏曲
  [作者:舒伯特]
  “歌曲之王”舒伯特在1817年创作了著名的艺术歌曲《鳟鱼》。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动描绘了清澈小溪中快活游动的鳟鱼的可爱形象;而后,鳟鱼被猎人捕获,作者深为不满。作者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他对鳟鱼的命运无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提示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伪与邪恶所害。
  春之歌
  [作者:维瓦尔第]
  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春》的第一乐章(快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
  G弦上的咏叹调
  [作者:巴赫]
  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作者:莫扎特]
  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欢乐颂
  [作者:贝多芬]
  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D大调,4/4拍。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寻找一颗星新浪认证微博(http://weibo.com/exing)将嬉笑怒骂,记录灵感生活,分享经典感悟进行到底……欢迎加关注,和我分享你的精彩,分享你的快乐

 

寻找一颗星22万字爱情长篇小说:

26:新的辉煌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25:追赶爱情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24:迷茫的心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23: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与落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22:站起来的叶振华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21:一段“乌龟壳”式的生活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20:突如其来的变故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19:七彩葫芦惊现了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18: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17:标准好男人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16:找到爱的感觉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15:陆霞怀孕了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14:暗恋升温情难抑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13:他也是一个苦命人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12:一个寓言式的奇怪梦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11:花好月圆夜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10:特别的日子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09:不平静的一夜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08:针锋相对闪出爱的真谛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07:星月下的求爱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06:喜悦·幸福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05:再入虎穴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04:美丽而温馨的过年心情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03:永不后悔的选择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02:爱的弥漫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01:一封来信引出的缘

爱,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