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林黛玉葬花词红楼梦风之子文化 |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
前两次分析《葬花词》,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今天,就把那未尽之处说出来吧。
关于《葬花词》,我以为有四段句话是值得推敲的。
第一,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关于这一段,我已经在《《《葬花词》隐喻林黛玉之死》中分析过了,那就是暗喻林黛玉自缢于树木之上。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是: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关于“洒上空枝见血痕”这句话的理解,我同样在《《《葬花词》隐喻林黛玉之死》里论述过了,我以为,依然是暗喻林黛玉自缢枝头的证据。但现在,我要分析的是,把这一段话联系起来分析。请注意“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和“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及“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这三句话,我以为是有着严密的行为逻辑和情节逻辑的。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说的是林黛玉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感受,非常严酷,充满了阴谋和算计,关于这点,可见于在下以《“金玉良缘”是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和《贾母王夫人关于贾宝玉婚姻的争斗》为代表的一系列文章。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和上一句是很呼应的,前一句说“风霜刀剑严相逼”,后一句就有了“阶前闷杀葬花人”。首先“刀剑”和“杀”相对,说明什么?说明林黛玉不是病死的不是气死的,而是被“逼”死的,是被风霜刀剑杀死的。而一个“闷”字也写出了林黛玉临死前的心情,是郁闷是愤懑。我们知道,所谓的风霜刀剑其实指的就是关于林黛玉及其与贾宝玉婚姻的阴谋和算计,这就是说,林黛玉是怎么死的?是被这些阴谋和算计逼得无路可走郁闷而死的。
而“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说明什么?说明林黛玉被逼之后,既不是沉湖而死,也不是忧郁而死,更不是绝食而死和病死的,就是把自己的血洒在美丽的桃花树上,上吊自缢而死的。
第三,是: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一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已经说明,林黛玉的葬身之处,不在“天边”而“近在眼前”,就是黛玉葬花之处呀。所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以为这是曹雪芹老先生出给我们的关于林黛玉葬身之处的谜语呀。
而后一句“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说得就更明显了,请问,如果是花,哪来的“骨”,分明说的就是人呀,“艳骨”就是一个美丽女子的尸骸,就是林黛玉的尸骸,最后被“一抔净土”掩埋了。
第四,是:
“杜鹃无语正黄昏”,这一句,几乎是紧接着“撒上空枝见血痕”的。也就是在暗示着,林黛玉死后,紫鹃就是终生为林黛玉守灵的(见拙文《谁是《红楼梦》最痴情的丫鬟?》)。可怜的黛玉,她这一生,其实最懂她的,还是紫鹃呐。
如此看来,曹雪芹其实已经借林黛玉的诗《葬花词》,采用象征主义的暗喻的方法告诉了我们这位绝世女孩最终的归宿。其实看看这首诗的名字《葬花词》何尝不是如此呢,林黛玉不就是大观园内那朵最美丽的花吗?林黛玉葬花其实暗喻的就是怎样埋葬她自己呀,难怪,她要那样的伤情那样的落泪了。
《红楼千问》系列文章:
贾宝玉和秦可卿到底是什么关系?
谁是《红楼梦》最痴情的丫鬟?
《红楼梦》里袭人为什么叫袭人?
红楼梦中袭人的结局究竟怎样?
《红楼梦》中巧姐是怎样的结局?
《红楼梦》中围绕妙玉有个大阴谋
谁是《红楼梦》中最清醒的丫鬟?
《红楼梦》中养小叔子的到底是谁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副册有那些人?
曹雪芹的人才观与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尤氏为何进不了金陵十二钗
曹著红楼梦后四十回故事梗概之上
贾宝玉林黛玉是怎样一见钟情的?
秦可卿的言行具备公主气质吗?
揭秘红楼梦之贾府与甄府交往真相
红楼梦之贾兰为何非拐卖巧姐奸兄
刘姥姥的“存在主义”
从周瑞家的串门看红楼梦王派势力
贾宝玉是个“没头脑”吗?
贾宝玉该为金钏之死负责吗?
红楼梦之薛姨妈进京为何要住贾家
从《红楼梦》看清朝男风之盛
谁是《红楼梦》中的“大恶人”?
红楼梦之是那两个女人拯救了贾府
王熙凤爱贾琏吗?
林黛玉是怎样“泪尽而亡”的?
贾宝玉的哥哥贾珠为何早死?
脂砚斋批贾元春所点四出戏何意?
《红楼梦》曾用过哪些书名?
《红楼梦》和博客头像的题外话
薛宝钗怎样因贾母为其过生日狂喜
贾元春为何放弃了薛宝钗?
贾宝玉和史湘云到底是什么关系?
从《红楼梦》看中国古代贵族教育
贾琏的放荡与王熙凤的贞洁
林黛玉具有怎样的“平民精神”?
薛宝钗邀袭人“打结子”有何意
《红楼梦》之何谓贾环之“坏”?
红楼梦之探春为啥冷落赵姨娘?
曹雪芹为何要成就贾芸小红的爱情
薛宝钗的“批判”与“被批判”
红楼梦中司棋的出场有何蹊跷?
红楼梦之查抄大观园预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