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薛宝钗红楼梦文化 |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
从大了说,《红楼梦》里每一个人物的悲剧都是社会悲剧和时代悲剧。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不过是后人阅读的一种“阐释”而已。而我们也不要以为,曹雪芹是伟大的作家,就什么见识都超越时代超过常人。
套用一句老话,曹雪芹也是人,不是神,因此,曹雪芹除了是一位伟大作家、一个唯美主义者外,他还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神秘主义者和宿命论者。其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除了感叹世事无常外,还隐隐的认为,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前世注定的,都是逃脱不了的。
而关于薛宝钗的命运,也是如此。曹雪芹在文字当中已经传达出这样的观点,那就是,薛宝钗和贾宝玉的悲剧婚姻其实早已经注定,而且,就是薛宝钗自己一手造成的。
怎么说呢?
记得拙文《薛宝钗怎样因贾母为其过生日狂喜》曾经说过,薛宝钗为了掩饰自己因贾母为其过生日的狂喜心情,故意举出了其所点的“热闹戏”《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中的所谓“深沉”之处,不想在无意之中,点醒了贾宝玉的“佛缘慧根”。
小说第二十二回,是这样写的:
宝玉道:“你只好点这些戏。”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戏,那里知道这出戏,排场词藻都好呢。”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戏。”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更不知戏了。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那音律不用 说是好了,那词藻中有只《寄生草》,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给我听听。”宝钗便念给他听道:
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
我们知道,贾宝玉和薛宝钗后来是结了婚的,而贾宝玉最终也是出家做了和尚的。而薛宝钗的可悲之处就在于,她为了掩饰自己的喜悦心情(以为贾母看中了她做贾宝玉的妻子),用这出热闹戏中的一首叫《寄生草》的悲伤的词来做幌子,不想,这首词却深深的打动了贾宝玉,所谓“听曲文宝玉悟禅机”是也。
至于怎么打动的,却也在小说的第二十二回。原来,因为史湘云的到来,贾宝玉身陷与林黛玉与薛宝钗与史湘云甚至于袭人的纷繁关系中难以平衡难以自拔,遂自寻烦恼,也做了一首词叫《寄生草》。
小说是这样写的:
宝玉听了,方知才和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细想自己原为怕他二人恼了,故在中间调停,不料自己反落了两处的数落,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内“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句,因此越想越无趣。再细想来:“如今不过这几个人,尚不能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想到其间,也不分辩,自己转身回房。黛玉见他去了,便知回思无趣,赌气去的,一言也不发,不禁自己越添了气,便说:“这一去,一辈子也别来了,也别说话!”那宝玉不理,竟回来,躺在床上,只是闷闷的。袭人虽深知原委,不敢就说,只得以别事来解说,因笑道:“今儿听了戏,又勾出几天戏来。宝姑娘一定要还席的。”宝玉冷笑道:“他还不还,与我什么相干?”袭人见这话不似往日,因又笑道:“这是怎么说呢?好好儿的大正月里,娘儿们姐儿们都喜喜欢
欢的,你又怎么这个样儿了?”宝玉冷笑道:“他们娘儿们姐儿们喜欢不喜欢,也与我无干。”袭人笑道:“大家随和儿,你也随点和儿不好?”宝玉道:“什么‘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只是赤条条无牵挂的!”说到这句,不觉泪下。袭人见这景况,不敢再说。宝玉细想这一句意味,不禁大哭起来。翻身站起来,至案边,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写毕,自己虽解悟,又恐人看了不解,因又填一只《寄生草》,写在偈后。又念了
一遍,自觉心中无有挂碍,便上床睡了。
次日,和宝钗湘云同看。宝钗念其词曰: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
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看毕,又看那偈语,因笑道:“这个人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这些道书禅机最能移性。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存了这个意思,岂不是从我这支曲子来。我成了个罪魁了!”说着,便撕了个粉碎,递与丫头们说:“快烧了罢。”黛玉笑道:“不该撕,等我问他,你们跟我来,包管叫他收了这个痴心邪话。”
请原谅我这样的长篇大论的引用,不过是要让大家更好的体味其中的深意而已。很显然,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境界,已经击中了贾宝玉心灵的最深处了。
而同为深爱着贾宝玉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气质。
首先,以林黛玉的博学和聪慧以及对贾宝玉的了解,薛宝钗所说的《寄生草》的词会对贾宝玉的人生换造成重大影响,她不会不知道。所以,才会在薛宝钗和贾宝玉说那首词时,林黛玉及时制止,并讽刺贾宝玉不好好看戏,“装疯”。却原来,这并不是林黛玉见贾宝玉和薛宝钗谈得来的嫉妒,而是忧虑之下的及时制止。
其次,而相比之下,薛宝钗对贾宝玉的了解就比林黛玉差很多了,也因此,她才会很冒失的说出那首词来。
第三,在知道那首词对贾宝玉造成了很难消除的消极影响时,一贯沉稳的薛宝钗急了,自我检讨,而且命令烧了那首词,她采用的是强硬的措施。这与她后来与贾宝玉结婚以后态度强硬的“规劝”如出一辙,也加剧了贾宝玉作出了出家的决定,可谓适得其反。这都因她不如林黛玉懂贾宝玉。
第四,而林黛玉不同,她是立即采用辩论的方式去积极的消除对贾宝玉造成的消极影响,去帮助贾宝玉。总之,林黛玉知道怎么去“管理”贾宝玉而且让宝玉心服口服,而薛宝钗就不行。
因此,薛宝钗和林黛玉,虽然都是为贾宝玉好,都想着将来嫁给贾宝玉,自然,都不愿意贾宝玉有出家的思想。但是,薛宝钗是无意之中为自己以后婚姻生活的“守寡”埋下了伏笔,并且采取的方式也实在欠妥;而林黛玉则先是阻止后是积极的帮助贾宝玉走出消极出世的念头。
同样的爱,却有着不同的表现,也有着不同的归宿。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心心相惜以及与薛宝钗的貌合神离,其实早已注定。
《红楼千问》系列文章:
贾宝玉和秦可卿到底是什么关系?
谁是《红楼梦》最痴情的丫鬟?
红楼梦中袭人的结局究竟怎样?
《红楼梦》中围绕妙玉有个大阴谋
《红楼梦》中养小叔子的到底是谁
曹雪芹的人才观与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尤氏为何进不了金陵十二钗
曹著红楼梦后四十回故事梗概之上
贾宝玉林黛玉是怎样一见钟情的?
秦可卿的言行具备公主气质吗?
揭秘红楼梦之贾府与甄府交往真相
红楼梦之贾兰为何非拐卖巧姐奸兄
刘姥姥的“存在主义”
从周瑞家的串门看红楼梦王派势力
贾宝玉是个“没头脑”吗?
贾宝玉该为金钏之死负责吗?
红楼梦之薛姨妈进京为何要住贾家
从《红楼梦》看清朝男风之盛
谁是《红楼梦》中的“大恶人”?
红楼梦之是那两个女人拯救了贾府
王熙凤爱贾琏吗?
林黛玉是怎样“泪尽而亡”的?
贾宝玉的哥哥贾珠为何早死?
脂砚斋批贾元春所点四出戏何意?
《红楼梦》曾用过哪些书名?
《红楼梦》和博客头像的题外话
薛宝钗怎样因贾母为其过生日狂喜
贾元春为何放弃了薛宝钗?
林黛玉是怎样降服贾宝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