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贾兰为何不是拐卖巧姐的“奸兄”?
(2010-03-29 08:28:24)
标签:
红楼梦贾兰刘心武风之子文化 |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
在拙文《红楼梦之谁是拐卖巧姐的“奸兄” 》里,我曾经表述了拐卖巧姐的“奸兄”其实是贾芹的观点。并且附带着说明了一下贾兰为何不会是参与拐卖巧姐的“奸兄”。也许是因为附带论述的缘故,许多问题来不及也不便于深度展开,使得一些朋友认为我的论据不足。今天,就专门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我声明,我很赞成刘心武先生的李纨、贾兰母子坐视巧姐被拐卖而采取沉默自保的分析。事情的起因很可能是李纨或者贾兰觉察或者不经意偷听到了王仁和贾芹企图拐卖巧姐的计划,但是这两个一贯低调以图自保而且刚从狱神庙被审查无罪释放,并且与王夫人等挤在祖产田庄的李纨和贾兰,深感贾府大势已去,奸毒如王仁、贾芹者最好不要去惹,因此采取了沉默的态度,任由事态发展而没敢啃一声,甚至没敢告诉王夫人,性质只属于自私和自保。
这才是比较合理的解释,这也就是在李纨红楼曲里曹雪芹批评的:“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其实是说李纨经过对儿子贾兰含辛茹苦的培养,终于使贾兰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到年老之时终于摆脱了贫苦。但是,由于这个结果不光是靠含辛茹苦换来的,也是靠自私自利自保见(巧姐)死不救换来的,说起来也是缺德的,是不积阴德的。而不是刘心武先生所理解的,李纨在此之前已经在偷偷敛财,而且贾府被抄之后她没有被抄得以幸免,很有钱,本来可以拿钱去赎巧姐的,却不肯。
这是因为:
其一,李纨即便是在此之前因为孤儿寡母的处境而敛财,但贾府被抄之后,她的财产肯定也是被抄没的。李纨和贾兰是贾府的一份子,一个是长媳一个是长孙,他们经济又不独立,又没有分开过,抄家怎么可能不抄她?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其二,李纨和贾兰在被抄家之后,即便是积累起来的那点钱财也没有了,因此而痛恨导致贾府被抄的祸首之一的贾琏和王熙凤,以及王熙凤之前的抢夺她的管家大奶奶的位置等原因,还有不敢得罪王仁和贾芹以图自保等原因使得他们知道巧姐即将被卖而沉默自保。但要说,刘姥姥来求救,让李纨拿钱,贾兰出面拒绝,那是不合情理的。因为李纨、贾兰和贾府所有无罪释放的人,比如王夫人、邢夫人、贾宝玉一样穷,是没有钱的。赎巧姐的钱,其实就是刘姥姥依靠王熙凤和贾府的资助做小本买卖之后积攒起来的钱,小说前八十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描写是有伏笔的。这样的理解也才比较真实,也符合刘姥姥侠义的性格和解救巧姐的可贵。不然,一味求人甚至求李纨,其侠义就要打折扣了。
也就是说,在巧姐整个被拐卖的过程中,贾兰至多算个沉默而冷漠的知情者而已,配不上“奸兄”这个称号。
而在我来看来,所谓的“奸兄”,还不是刘先生所说的那样只是不出手援救,那样批判的力度就太轻了,何谓“奸”,阴险而诡诈也。光是见死不救算不上奸诈,最多算“自私”和“冷酷”。而所谓奸,必须和狠舅一起,策划、参与了这起拐卖案,才算的是“奸”。而这个人就是贾芹,正是他和王仁不谋而合,知道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衰败的贾府是不会有人关注可怜而羞惭的(因为父母的缘故)巧姐的,于是觉得正好上下其手。至于他们是怎样上下其手的,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讲到。
相关:
贾宝玉和秦可卿到底是什么关系?
谁是《红楼梦》最痴情的丫鬟?
红楼梦中袭人的结局究竟怎样?
《红楼梦》中围绕妙玉有个大阴谋
《红楼梦》中养小叔子的到底是谁
曹雪芹的人才观与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尤氏为何进不了金陵十二钗
曹著红楼梦后四十回故事梗概之上
贾宝玉林黛玉是怎样一见钟情的?
秦可卿的言行具备公主气质吗?
揭秘红楼梦之贾府与甄府交往真相
秦可卿在贾府是怎样的境况?
揭秘薛宝钗死亡真相
《红楼梦》之贾琏是个怎样的人?
还原薛宝钗“选秀”被淘汰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