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的窒息期会经历多长时间?

(2007-12-16 13:42:28)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房产/置业

    媒体如愿发出“拐点终于出现”的喘气声!
    看跌论预言家们终于可以搬搬博证,清理自己的既往预言了!
    岁末楼市与春节春晚的约当量越来越接近了!
    收获大量点击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充其量,楼市只是进入窒息期而已!拐点,崩盘,清算,一篇文章尚未到结尾的时候,盲目结尾的后果是废了整篇文章!
    为什么说现在的楼市只是进入了窒息期?
    其一,市场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这是判定楼市是否发生崩盘或出现拐点的基本起点。而决定市场本质的来自于供求及其结构。无论房货新政还是控制整体供应的银根地根紧缩,他们只是在局部影响需求的实现,影响供应的增量,在一个既存市场上,各主要城市的供应还是原政策环境中上市的房源为主,需求还是原有条件下的基本面,只不过大面积出现“观望”,以至市场出现停滞。
    其二,仅仅就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房货新政,结合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尚不能判定市场中的投机因素就此消除,从而导致支持高房价的主要基因消失。我们知道,央行的政策下放至地方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还有一个自我的选择问题。如果该城市的房地产正处于上升时期,不排除商业银行采纳比较激进的执行政策。另外,住房保障由政策制度与实施,到真正在地方城市得到严格落实,一是总量需要时间来满足,二是地方政府对政策落实中的人群对象及其受益面的确认也需要时间,三是资金与土地遇到新情况,正如政策中提出的,可以借助于开发商的既存项目来建设保障房源,意味着开发商的观望期短于消费者的观望期。
    其三,观望终结的影响因素存在比较理想的预期。我们知道,消费者结束观望,一是预期房价不会出现持续的大跌;二是自住性需求认定房价不会出现下跌而自动进入现实消费;而判定是否出现终结的主要因素宏观来自于经济发展速度是否亦如既往,微观上来自于市场中现实消费需求是否超过现实的市场供应。显然的一个例子,荆门市总房源不到二十套,但需求登记仅保障类就达到十一万套,连傻子也知道这个城市的房价肯定会上涨;相反在武汉的中心地段一些项目,大多数中低端消费者肯定知道因为城市圈的发展及武汉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周边城郊结合部的房子性价比肯定优于老城的中心地段,因而中心地段的房价取决于投资需求以及吸纳周边高消费的程度,往往作为稀缺品的别墅,尤其是终极制的持有型别墅,往往不降反升,而所谓江景湖景豪宅,因为无法用性价比来表述其真实的价格内容,在投资紧缩、地段在房价中的成分减小条件下,只能寻求适当的降价销售。
    也就是说,目前的楼市是各种博弈力量、观望力量、政策下行周期下各方预计发生交锋导致市场停滞,如同梅雨季一样,客观存在不是你我主观所能解决或左右的。
    楼市的窒息期将经历多长时间?
    窒息期不可能持续太久,不然就真要出现拐点或崩盘。这种窒息期的出现主要是各种激进因素集中在一起,只要其中某个部分出现明朗化,窒息期就会消失。
    目前造成窒息期的主要成因是:
    保障住房实施办法让中低层老百姓获得了信心从而产生观望;并且保障住房的政策解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中档消费者的观望。
    原有中产阶层中的主力消费因为房货新政触及到公积金以及个人购房条件下目标的重新确认,导致全国范围出现消费恐慌,恐慌象传染样的波及,致使相当城市出现消费观望。
    从紧的土地与融资政策促进了两方面的调整与分流,一方面是开发商阵营发生分化,具备一定背景以及土地及资金储备的开发商展开战备调整并进入资源储备阶段;而依赖资金及市场的中小型开发商在房货新政出现后基本会选择快速退市。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出现降价销售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也会分析政策走向,当他们认为土地紧缩,融资紧缩,投机投资消费受抑制,很容易产生房价将出现拐点的预判,从而打消近期消费或延缓消费时间,致市场化的楼市出现消费减弱或停滞。
    但无论是物价持续上涨,房价持续下跌还是经济发生严重通胀,这些因素的判定不会长期存在。过了春节人大会召开后各种眉目的事情都将出现新的判定因素导致观望分裂。窒息期就此解冻。
    认识楼市不是拐点或崩盘而是出现窒息期有没有独特的实际意义?
    如果你是消费者中的必须性消费者,认识窒息期的主要意义是你可以在目前环境中选择购房,由于目前大多观望者没有出手,这时的优惠销售是有实质意义的。
    如果你是投资消费或换代消费者,窒息期的认识有助于你把握投资时间。我们可能设想,在大家都因为同样的预期,都认为拐点产生或崩盘的可能存在,大家的统一步调,如果没有出现预期的严重结局,那么观望解筹后的房价井喷不可避免。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这并非不可能之事。
    另外,仅从执政党结构以及和平与发展的基调来看,楼市出现拐点的可能都远远小于正常稳定的上涨。如同大家需要较低的物价指数,政府不一定认为越低越好,最合理的最合适的是不断小幅的上涨。房价能够脱离物价而存在吗?
 
推荐本博其他文章: 
2、股市泡沫PK楼市泡沫,哪个易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