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有新政的最大特点是抑制需求保障供应商

(2007-12-14 12:24:53)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房产/置业

    把近三年的重大调控政策放在一起进行供求影响分析,结果大失所望,所有所谓新政的最大特点就是:抑制需求保障供应。详细分析如下。
    1、初步结构控制。即规定新增项目九十平米以内套型占总项目供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表象看这是对开发商的约定,实际是对需求的行政调整。是否影响需求呢?
    (1)如果是投资需求,高档住宅一般是投资品,但持有性投资目的更甚。但是如果房价持续走高,而投资人又认为房价短期不会下跌或剧跌,这个时候出自行政规定的结构调控,更有利于扩大投资人群量,与预期目标相距很远。
    (2)如果是自住需求,也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低购买力的自住需求,这种状况比较有利享受结构调控的好处,但也存在另一半属于换代置业,而换代置业对住房套型及功能空间的要求肯定不会在九十平米以内完全展开,这部分自住需求实际因为结构控制而被分撤或停止。
    2、详细结构控制。即规定一个城市的年度计划中中小套型所占比例占全部供量的百分之七十。对于一个城市来讲,需求是有层次的,当结构进行行政调控后,使得大家追捧既存市场中总量存在上限的舒适房源,房价自然难得降下来;而结构调控后剩余的紧凑房型,由于开发水平差异,并非所有开发商都能做出适合需求的小套型,因而容易发生置业流动,买涨不买跌实际是因为开发水平差异所致。
    3、清理土地增值税。看似对开发商动刀子,但由于没有相关措施对存量房、存量地、存量项目进行清理,形成开发商对消费者的合理转嫁成本,间接刺伤了消费需求。而实际证明,清理土地增值税后各地房价普涨百分之九点五。
    4、工业用地招拍挂。举例说明,武汉黄石各地,因为工业用地此举,计推出约二十万平米的经适房计划,这些计划落实到哪儿呢?就是手握工业用地的那些人。他们以低价甚至协议价拿到的工业用地摇身一变成为经适房开发商,其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四十五的真正落实为经适房,其他全部演化成了商品房,由于出让减免因素,价格低非常好卖。
    5、不断加息。这个不用讲,因为暴利说业已存在,百分之百与百分之一百零八是一个概念,对开发商毫发无损,但总计每月新增四百元的开支则受不了,难怪有房奴发文说后悔贷款买房。
    而加息依据中有三组数字,一是CPI,二是收入增幅,三是房价增幅,明眼人应该明白,基数不同则等同的比率增加,会有不同的绝对额增长。实际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6、从紧信贷。从紧包括对消费的从紧与对开发的从紧。
    但没有哪个开发商没有从前几年的涨价中受益,并完成其资本原始积累。而老百姓能否从几年时间中完成生活费用的积累呢?
    固然从紧政策中主要针对对象是二套及以上消费者,但由于新房市场与二手房市场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很自然地房东们会在适当让步的条件下释放其持有的二手房,转嫁部分成本给初始置业者。明天第一城陈总就讲到,他们的盘子第一年投资消费百分之四十三,第二年上升至百分之七十,而这些投资客中到了交付时约有百分之六十选择了转手,测算表明转手费用外的纯利高达近二千元/平米。
    有转手者必有最终消费者,受损的还是需求方。
    7、住房保障。
    政府承担其应尽义务是进步。但是保障住房能否解决市场中既存的一些消费呢?肯定不能。因为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消费者是购买力有限而不是纯粹买不起房,保障住房的许多政策规定实际完成的,只是市场中本来就买不起房的那些,而想买房又觉得吃紧的那部分人,还是没有得到实惠。
    同时,就投资与投机比较盛行的市场推出的调控措施,增加了想买房又觉得吃紧的这部分人的消费成本,停止了他们进入房奴的步伐,毕竟就窝的概念影响一辈子的这些人而言,有比没有好,因而只要政策稳定他们愿意做房奴。
    所以提房奴之苦只是因为不断的追加让他们不堪重负。
    8、二手房税费增加所转手的年限控制。
    许多人对政府控制二手房不解,因为只有二手房才是最快稀释房价的工具。
    如果是炒房族,税费无法制止他们的消费。如果是投资一族,持有收租跟出手只是回报大小差异,没有本质的不同。
    最后受到较大影响的只能是通过出手手中的小房以换取更舒适空间的那些换代置业者。
    9、土地新政。
    如果象武汉上海那样不是最高价者拿地,见不得人的东西会影响公正;如果按市场规则公开出让,地价推高房价轮回以后受害的还是消费者,如果没有消费会导致崩盘受害的除了政府,还是普通消费者。
    清理存量土地腐败看似可以抑制一些不当行为,但是,目前的大地主都是那些大开发商与品牌开发商,他们只是将从投资市场融资转化为不动产,可多可少。同时,他们通过资本运作又可能导致较好的会计业绩从而从金融市场领回更多资金并注入到土地市场,大地主如同刘文彩一样,他们并不靠着租赁过日子,他们控制着土地等于左右未来的房价,最终让消费者前赴后继地成为牺牲品。
    ……新政,只要让消费者掏钱的玩意儿,都得有所前提才行。如通过市场出让土地但推出区域限价措施,类似一种招标,房价具备上限,还有地王频出吗?
 
推荐本博其他文章: 
2、股市泡沫PK楼市泡沫,哪个易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