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房产品遭遇炒房团,人们很自然地将其与高房价与房价泡沫联系在一起,一套起步价三千的房子因为炒房团的存在,可能卖到六千还要多,并且炒房团背后还隐藏多少炒作资本与投资热钱,不得而知。
其实,如果没有炒房团的存在,中国楼市泡沫可能早已出现局部暴裂。为什么这么说,大约炒房团之于中国楼市有以下三大历史贡献,并防止了楼市泡沫的暴裂。
肖灼基博士说,没有炒作就没有中国房地产。这是炒房团对抑制楼市泡沫暴裂的第一大历史性贡献。
从现象上看,只有炒作才能吸引社会关注,注意力经济由此诞生。注意力加诸中国房地产,才是造就中国楼市与股市齐名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根本原因。
萧灼基认为,炒作房地产,包括对楼花的炒卖,是市场操作手段。有人认为这是投机,而他对投机的解释是:抓住机遇,投入资金实现现利润最大化。只要是合法、合规、合理的投机,就应该提倡。市场炒作会促进资金的流动,而资金流可以促动物流。房地产进入炒作期,会使百姓由单纯的住房消费者,变成消费兼投资者,能培育一批房地产投资者。
萧教授说:这个市场的发育成熟至少还需要十年。今后一段时间正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发展时期,其原因有五个:一是目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人们对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非常迫切;二是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速度的加快;三是旧城改造中对老城的维护及新区的建设;四是旧城改造中对老城区居民的安置需要;五是加入世贸的国际商机,为写字楼市场带来发展潜力。
炒作让泡沫随着房子这个投资载体一并流动,从而分散了房价高热地区的房价泡沫。并且炒房团持有的房产,既存在出售交易的可能,也可能选择长期持有,作为集体投资型消费,他们的出售决定会致房价下跌,并带来投资在各地的流动,从而稀释了投资消费过高的地区房价。
在高房价环境与涨价的前夜消化或让部分垃圾产品退市,促进了开发水平的普遍提升。而开发水平的提升夯实了高房价的部分性价比,泡沫所占比重因此变淡。
不可讳言,房地产发展初期累积了相当数量的垃圾空间,在城市化日益进展的条件下,这些世纪初的新建建筑,立面陈旧,外墙老套,进出口设施落伍,小区内部环境与陈旧街区几无二致,楼宇配套更是集结于三保一平。炒房团兵分三路对垃圾产品进行了快速消化,其途径有二,一是集中团购加价出售,因为周边新房价位提升太快,也是有利可投的事情,并且消化速度不慢;二是有些炒房团配备有后续经营品牌,如将垃圾空间集中团购后裙楼进行再包装改造成为经营性物业,永续经营,部分甚至改变用途如产权式公寓或酒店后再出售。
由于这部分强势投资阶层的参与,各地先期开发的短线产品与空置房源得以顺利消化,以致现售房源的质量普遍提升。
更为促进的一个方面是,一些炒房团集中一定的闲资并与开发方进行谈判,提及对其在建项目进行品质提升与修正性补给型开发,再整体认购其中的部分单元。这一做法有利于项目整体品质的向好,同时先期解决了开发商部分资金瓶颈问题,也有利于项目顺利完建。
炒房团整体推进让一个城市进入空心化的周期至少提前了五年时间。
任何一个城市,都在规划与发展中不断提出新概念与新设想,但大都离不开硬件的靓化。炒房团进驻主要城市进行不动产投资以后,迅速形成一些优质地段中高档物业的快速入市并消化掉。一方面助涨了本地房价与优质地段的房价,造成本地中高档住宅的卖方市场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当地以及自住为目的,包括部分持有性投资消费,基于较高的总价与在售单价而选择更大半径的居住空间,从而让边郊地带的规模楼盘获得了理想的市场。
城市空心化,从工业化要求来讲是必须的一个步骤,从政府而言是稀释中心城区生存压力的主要思路,从城市生态环境与健康居住要求来看,应该构成长期的一个主要方向。而炒房团进入,扩大了本地购房半径,并且在投资类型上,能够迅速形成规模进入边郊地带的商业物业,带动了城郊结合部的提前入市。
目前房地产领域的泡沫主要有两块,一块是上市房企股票,二是房价中存在的泡沫。前者主要通过股市风险与投机功能自动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部分是向房地产投资领域转移的那一部分。而炒房团的存在,让这部分从股市转移而来的泡沫、在售房源房价不断上涨产生的泡沫,通过集中购买并持有,形成泡沫的沉淀。
只有在整体经济环境以及楼市投机功能非常强的条件下,炒房团集中出手,才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的迅速破裂。而在炒房团不断游离于各城市进行分散炒作投资的环境中,在政府不断强化交易管制的条件下,沉淀泡沫迅速破裂的环境无法形成。
所以说,推高房价炒房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炒房团的存在也让房地产领域的泡沫得以分释与部分抵消,延缓了楼市崩盘的时间,为政府进行行政干预准备了条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