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继续调控背后:保银行/保开发商还是保障住房困难户!

(2007-08-29 22:50:29)
标签:

房产/置业

    如果我们把主管业务领域的最高负责人的声音视为中央声音,会发现一个奥妙的地方:高层默许房地产泡沫的国内冷处理,即放任投资与投机消费在全国范围流动,以稀释集中于一线城市的高位泡沫。
    先看看肌理。
    一个项目,第一套房子卖五千,第N个房子卖一万,这其中不必要的多余或人为的上涨,可视为最为原始的泡沫;一块地周边现售项目倒推楼面成本为八千元/平方,这其中包含有现售价格中的泡沫成分,如果竞买的结果翻了番或加了价,这就是无法转移的双重泡沫,历史泡沫与现值重估泡沫。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一个投资人现持有百万现金,如果挤到北京买一居室,这个泡沫就沉淀在北京,变相的承受者将是本地可开发用地,但如果原价一百万的房子卖出二百万,再将这二百万投放到二线城市,由于泡沫的表现也是货币,只不过是虚拟的货币,但破裂之前的流动,形式上还是通过货币投资支付产生转移,如此一来,泡沫便获得了全国范围的流动。
    如果不断流动,则泡沫不用害怕也不用管理,问题是泡沫转移只是泡沫肌理的一个方面,当泡沫不断交流转移到一定程度时,全国性泡沫产生,有朝一日虚拟资金主导房价,这就是泡沫全面破裂的时候,这是泡沫肌理的另一方面。
    当前正处于泡沫交流流动的高潮时期。
    当年的日本,现在的美国采用了不同的对付方式。日本由于本国地源较紧张以及本国对外持有别国含有泡沫的外币资产过多,采取的是不断加息,扶持本国企业的做法。美国则相反,迄今已加息十七次并于近日发生暴跌,实际上暴跌谈不上,因为美元流出美国持有他国升值货币可避免部分泡沫,而美元是世界范围的硬通货也可以稀释部分泡沫。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加息还是减息,政府都会大量注资平衡房地产资金链以及投融资市场。
    我国目前采取的做法是加息、注资、增加投资品种、强化金融管制、直接增加中低价位及保障房源。这些调控,形式上都有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打击投机行为,合理引导投资在不同领域的流动,并将保障住房做为直接的供应政策推出。但深加分析一下:
    通胀环境下,不含房地产消费的狭义CPI业已超过合并加息后的名义利率,普通投资者极容易从书本上学到投资抗通胀产品,如股票与不动产。
    而在房地产金融结构方面,外资及民间资金进入房地产采取的是挤的策略,他们承担的是市场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与政策风险。相反,处在垄断地位的开发企业除占全部总数不及百分之三的上市企业,这还包含上市非房地产开发背景借壳进入房地产的情况,他们的主要债权人是国家,政府或国有商业银行,除承担市场风险外,还要承担政策风险与财务风险,除市场风险外,其他风险在国家、政府或国有银行那里直接叫“银行风险”。如果我是一名投资者,我只需要判断政府会否让多数开发商破产,不然跟着开发走,房地产可以说是“朝阳行业”,只要有闲资或不高于平均行业利润水平融资,完全大胆跟着开发链走。
    凭此两点,除非政府瞬间消化了开发领域的银行风险,不然,确保银行风险顺利平滑永远是调控的核心要求与核心目标。
    拿开保障一块,在强调结构控制的同时保证用地供应将是以后房地产业的主旋律。此种预测或定论实际印证了上述判断。
 
推荐本博其他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