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概述皇帝养子继承皇位的基本情形

(2018-05-28 11:37:02)
标签:

皇帝

养子

继位

情形

分类: 情感

在封建王朝,凡正统的皇帝,通常是由亲子传承继位的。然而,在某些特定条件和历史背景下,为弥补皇帝无子继位的遗憾与空缺,保持帝位的所谓连续性,少数皇帝也有养子继位的做法,一些受皇帝亲昵器重的养子,如收养的侄子、外甥、掳子等,依据遗诏或禅让,也能像皇帝亲子一样继承皇位。还有个别养子,通过使用某种手段,由众臣拥立为帝。被皇帝收纳的养子,按照父皇的心愿,都要更改名字,脱离其原籍姓名,使其更加亲近父皇。此种做法,汉人皇帝有,蕃人皇帝也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养子取得太子身份,正常继承皇位

 

皇帝的袭位者是太子,太子的身份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由皇帝赋予的。皇子只有获得册封,才能取得太子身份。养子是皇帝收养(确认)的非亲生之子,养子与皇帝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因此,养子要继承皇位,首先也要得到皇帝的册封,取得太子身份后,方能继承皇位。如,宋仁宗赵祯章献皇后刘氏一生无子,收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赵曙(改名宗实)为养子,并立为太子,仁宗死,由太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

 

(二)养子遵先皇遗命,以皇子身份继承皇位

 

后周世宗柴荣是太祖郭威的内侄(郭皇后柴氏之侄,因当年郭威尚无子,收其为养子),后来因郭威起兵造反,后汉隐帝李承祐将郭威在京的家属,包括两个襁褓中的儿子全部杀光。郭威率军奋起,大败后汉军,途中杀死了正在逃跑的李承祐,并率军进京,夺取国政,后汉亡,郭威称帝,是为后周太祖。太祖死,柴荣依养父(太祖)遗命,继承帝位,是为后周世宗

南宋度宗赵祺既是理宗赵昀的侄子,又是养子。《宋史.本纪第四十六度宗》记载:赵祺资识内慧,七岁始言,言必合度,理宗奇之。及在位岁久(已年愈半百),无子(仅有一子赵维,出生二个月死亡),乃属意托神器焉。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十月己丑,收赵祺为养子,赐名孟启,以皇侄授贵州刺史。七年正月乙卯,授宜州观察使。九年正月乙巳,授庆远军节度使,封益国公。十一年正月壬戌,改赐名孜,进封建安郡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正月庚辰,诏立为皇子,改赐今名(赵祺)。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六月壬寅,在贾似道的申请力挺下,立为皇太子,入住东宫。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十月丁卯,理宗崩,受遗诏,太子赵祺即位,是为宋度宗。

 

(三)嫡养之争,养子反客为主,篡夺皇位

 

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在辅佐李克用长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中屡立战功。但于同光四年(公元926年),他借镇压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境)兵变之机,与叛军同流合污,率军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的统治,不久反被叛军拥立为帝,是为后唐明宗

后唐末帝李从珂,本姓王,是后唐明宗李嗣源(李亶)掠夺所得的养子。养父嗣源死,其亲子李从厚即闵帝位后,李从珂并未得到重用,遂起兵反抗,常与闵帝军发生战争,最后在河北被从珂部下杀害,五十岁的李从珂称帝,是为后唐末帝。

 

(四)数子早亡,余子年幼,权臣违帝遗命,拥立养子继承皇位

 

石重贵父早逝,叔叔、后晋高祖石敬瑭收为养子。石敬塘生有七子,不是被害,就是早夭,只剩下幼子石重睿一人。敬瑭死后,如果子承父制,由石重睿继位,天经地义。可是,最终由养子石重贵称帝。其中缘由,《晋书十三列传二宗室》说得很清楚:重睿。案《契丹国志》:高祖忧悒成疾,一旦冯道独对,高祖命幼子重睿出拜之,又令宦者抱置道怀中,盖欲冯道辅立之高祖崩,道与侍卫马步都虞候景延广议,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乃奉齐王石重贵为嗣。《五代会要》:重睿,高祖第七子,许州节度使,未封王。从出帝(石重贵被契丹俘虏)北迁,死于辽国。可见,养子石重贵所以能继位,是权臣违背高祖遗命所为,必有其不可告人的用意。

 

(五)皇帝丧失生育能力,禅位于养子继承皇位

 

宋高宗赵构为太宗六世孙,赵眘为太祖七世孙,两人为表叔侄关系,赵眘是赵构的养子。宋高宗即位之初,即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六月生有儿子赵尃,后册封为皇太子,这也是高宗一生中唯一的儿子。不久,刚满二岁的太子患病不治而亡。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二月,高宗在临幸中因故受惊而丧失了生育能力,直到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五十有余的高宗,期待得子的他,仍无子嗣,便决计下诏,立赵瑗为皇嗣,更名为赵玮,并改称皇侄。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在位三十二年的高宗禅位,自称太上皇帝,赵瑗更名为赵眘,继皇位,是为宋孝宗

 

(六)结辽为援,养子认辽帝为父,奉告得承皇位

 

北汉少主刘继恩是孝和皇帝刘承钧的养子,也是武皇帝刘旻的外甥,本姓薛,改姓刘。继恩父母相继丧亡,外公刘旻以承钧无子命其养为己子。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孝和帝刘承钧忧愤而死,刘继恩即位,是为北汉少主。同年九月,继恩被害,刘继元(刘承钧养子、刘继恩异父弟)即位,是为北汉英武帝

北汉是我国十国时期唯一的北方之国,国力微弱,结辽为援,刘承钧曾奉辽帝为父皇帝。因此,承钧死后,作为其养子的刘继恩,在首先告哀于契丹之后,得以嗣立皇帝之位。

综述

 

从养子继位流行的历史看,主要盛行于五代时期。养子出身低微,常常受到养父家或外人的鄙视和排挤。尤其在正统继位的朝代,要让养子继承皇位,必然遭到朝臣和皇室的反对。但由于皇权在握,皇帝作为养父,在无子嗣的情况下,无论外界如何排斥、谏阻,必将视养子为己出,对其封官爵,立皇子、称皇侄、册太子,以至下诏继承皇位。但是,养子皇帝出于种种原因,不是病故,便是被害,更有变节投降的,所以,他们在位时间都不长。

上述九位养子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是宋孝宗赵眘,在位二十七年,禅位于太子赵惇,其次是北汉英武宗刘继元在位十一年(投降北宋太宗),再次是宋度宗赵祺在位十年(病故)、在位时间短的是后唐明帝李源嗣在位七年卒,后周世宗柴荣在位五年(病故),后晋出帝石重贵在位五年(被辽掳去),宋英宗赵曙在位四年卒,后唐末帝李从珂在位三年(被迫自焚)、在位时间最短是北汉少主刘继恩在位只有两个月(被害)。

皇帝妻妾姬妃成群,都有亲子,不可能无子。那么,为何还要收纳养子呢?原因很简单,亲子,尤其是长子,都是专制继位者,后宫为使自己的儿子获得继位者身份,必然不择手段,明争暗头,在谁继位问题上动脑筋,致使很多皇子(多则三、四个)早早死于非命,在立储之际,造成皇帝无子的窘境,不得不另僻溪泾,收纳他人之子继承皇位,这就是出现“养子皇帝”的根源所在。

宋元明清四朝是如何讹传“传国玉玺”的? 

岳家军结拜兄弟情况一览表 忠诚反被忠诚误的民族英雄岳元帅

 宁死不屈充满民族气节的侍郎——李若水 2010-05-16 15:11

《说岳全传》中的吴越方言(一)

写进《说岳全传》中梁山泊好汉的晚辈们 2010-05-01 18:23 

 岳家军严肃军纪令人折服   2010-07-24 16:39

 写进《说岳全传》里的水浒中人 2010-04-18忠诚反被忠诚误的民族英雄岳元帅

一个民族气节比妓女还不如的风流宋… 赵匡胤为后周主柴荣七次立功到底图个啥?

宋仁宗赵祯是如何知晓自己“狸猫”身…

 为了立太子,立储前宋太宗做了那些…

赵匡胤为何愿破世袭,不由皇子而由…

江苏常熟宋太宗后裔赵实、赵用贤行…

小小墓志铭,可派大用场

赵匡胤为后周主柴荣七次立功到底图个啥? 宋元明清皇帝年号与公元换算概述

嘉兴盐官崇德平湖部分赵氏世系表

最新发现赵子禠丹阳赵氏宗谱原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