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了描写传体小说情节的需要,在本传发展的各个章回中,针对某些特定的反面人物背景,借用某些行者、僧人、拆字人、算命人、卜卦人之口,使用了许多寓意字,含沙射影、诙谐幽默、隐蔽暗示、指桑骂槐地说出了主人不便直说而又不得不说的话语,表达了主人除奸惩恶的愿望与心声。例举如下:
道悦和尚替岳飞悟说“狱”字之意。《说岳全传》第59回骂秦桧诗中“十二金牌三字狱,百年遗臭桧奚辞”中的“三字狱”是指“犭、言、犬”这三个字组成的“狱”字。其情节为:岳飞正值打点直捣黄龙府,刻日扫北,恢复中原,迎接二圣之际,忽接圣旨,因高宗皇帝十二金牌之命,班师回朱仙镇。一日夜晚,岳飞梦见有两只黑犬,对面蹲着讲话,又见两个人赤着膀子,立在旁边,还见扬子江中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次日,岳飞将梦境告知金山寺道悦和尚,道悦说:元帅怎么不解?两犬对言,岂不是“狱”字?旁立祼体两人,必有同受其祸者。江中风浪,有风波之险,遭奸臣来害也。元帅此行,恐防有牢狱之灾,奸人陷害之事,切宜谨慎!岳飞自持立下无数大功,不信真有牢狱之灾,结果中了奸臣秦桧之计,最后,被道悦和尚言中,岳飞父子在风波亭上惨死在高秦二人之手。这就是“三字狱”的故事。
这则故事从岳飞的梦境和道悦和尚对岳飞梦进的说法,道出了岳飞遇害之前的不祥之兆,表现了道悦和尚对岳飞先见之明的提醒。
拆字先生为高宗秦桧故拆“春、幽”字之意。《说岳全传》第61回介绍,一日,宋高宗皇帝叫秦桧一起私行出朝,见一个叫谢石的拆字先生正在替人拆字,觉得拆得有文有理,高宗就顺手写了个“春”字让他拆,谢石拆道,好个‘春’字!常言道,‘春为岁首’,足下决非常人。况万物皆春,包藏四时八节。谢石接着说,尊官听问何事?高宗道,终身好否?谢石道,好,好,好!大富大贵,总不可言,但有一言,秦头太重,压日无光,(注‘春’字上半部为秦头,下半部为日,即‘秦头压日’)若有姓秦的人(注,暗指秦桧),切不可相与他(注,不可给秦桧封相之职),恐害在他手内!牢记,牢记!高宗听了,只是谢了,并无表态,但低声要秦桧试着拆一字看看,秦桧无奈,随手写了一个‘幽’字递了过去,拆字先生问秦桧,尊官所问何事?秦桧说,也是终身。谢石道,幽字虽有泰山之安,但中间两个丝字缠住,只叫做‘双龙锁骨,尸体无存’,目下虽好,恐后来年老齿坏,遇硬则衰,须要早寻退步方好。秦桧也只是送了谢金,同高宗离开了。
高宗秦桧走后,有人对拆字先生说,你字拆得好,但都拆出祸来,刚才叫你拆字的,头一个是当今天子,第二个是秦丞相。你这样拆字,他们怎么能饶恕你?谢石马上就弃帐而逃。高宗秦桧觉得拆字先生羞辱了自己,回到朝中,差家丁去捉拿那个拆字先生时,早已不见踪影,只得作罢。
春、幽二字的含义虽然被拆字先生说出了与该字本义毫无相干的说法,但作者借道悦和尚之口,道出了秦桧的奸诈及他与高宗必然可耻的下场。
寺院行者给秦桧戏说"叶、守、一"三字之意?《说岳全传》第七十一回介绍,秦桧夫妻来到灵隐寺中进香,见壁上一首诗触怒而吃了一惊,经问寺内住持得知是一个外来疯僧所写,秦桧问疯僧有何法名,疯僧道:“吾名叶守一,终日藏香积。不怕泄天机,是非多说出。”后来,秦桧又叫疯僧做诗,该八句诗句句都指出了秦桧的心事,便大大触怒了秦桧,他就命家人何立前往灵隐寺捉拿疯僧,可那疯僧留下一柬贴后已逃之夭夭,何立又依柬贴“若要问我家何处,却在东南第一山”的方向,来到泗洲山的泗圣洞大寺院,何立问寺内行者师父,这寺里可有个疯僧叶守一么?行者笑道,哪里是“叶守一”,乃是“也十一”,音同字不同。“也”字加了“十一”,不是个“地”字?此乃地藏菩萨的化身宝号。何立见要捉的疯僧是一个虚拟之僧,也就只好不了了之。
这则故事,实际上是作者借用虚拟的疯僧之口,当着秦桧夫妻的面,替人们痛骂与揭露秦桧“久占都堂,闭塞贤路”的奸诈罪恶行径,诅咒秦桧夫妻必将得到的不齿人类狗屎的可耻结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