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巴金笔下几件封建家庭婚姻包办的“亲事”
标签:
封建家庭婚姻包办自由恋爱悲喜结局 |
分类: 史记、家春秋、五代史 |
《家春秋》激流三部曲生动描写中,高家发生的婚姻故事数量多,情况复杂,结局迥异,这些婚姻故事是围绕男女双方“顺受”与“叛逆”这两种态度展开描写的,它揭示了两种婚姻风俗给婚姻双方带来的两种不同结果。
以李瑞珏、钱梅芬、鸣凤、婉儿、周蕙如为代表的亲事,是封建家庭婚俗给她们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
高太爷长孙高觉新,是一个饱受封建家庭婚姻迫害的奴役者,在长辈面前,他对自己的亲事唯命是从,忍气吞声,没有一点反抗精神,由祖父和父亲作主,不得不与素不相识、门当户对的李瑞珏结婚,成了强扭之瓜,甜中带苦,最终瑞珏惨死在高家,令人惋惜。高觉新婚后,虽然对自己的心上人——梅表姐非常深爱,却因父辈以八字相克为由百般阻挠,让梅至死不得成亲。使李瑞珏和梅表姐这两个女人都成为了高家封建婚俗的牺牲品。
高太爷三孙高觉慧与高家婢女鸣凤有着深深的恋情,但高太爷棒打鸳鸯,拆散他(她)俩,硬要把鸣凤许配给比她大四十三岁的冯乐山(高太爷的知交老友)做小妾,鸣凤至死不从,投河自尽。后由高家丫头婉儿替代鸣凤做了给冯乐山的小妾,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
高老爷高克文后妻周氏,其弟周伯涛不顾家人反对,一个人作主,从小定下了女儿周蕙如(觉弟兄称蕙表姐)的亲事,将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同事之子郑国光,郑人品不好,爱赌钱,不学好,捧戏子,脾气、名声很坏,对蕙不体贴、不关心、不管不问,冷淡无比,蕙如久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最后病重小产而亡,停尸庵中,久久不得下葬。
以高觉民、张蕴华(琴)、高淑英、高觉慧为代表的亲事,是在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自由恋爱婚姻给他(她)们带来喜悦的政治根源。
高太爷二孙高觉民,一直深爱着张太太之女张蕴华(觉兄弟称琴表姐),但他祖父包办作主,始终要将自己知交老友冯乐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觉民坚决不答应,一心要与琴好,便趁祖父生病无力顾暇的机会,秘密隐藏在同学黄存仁家中,以示抵抗,使祖父在弥留之际,不得不答应不再提起这门亲事,觉民终于获得胜利。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高觉民和张蕴华如愿以偿,成为终身伴侣。
高太爷在他的知交老友冯乐山作媒下,要将自己才十六岁的孙女高淑英,许配给淑英父亲高克明同事之次子陈文治,淑英不愿,在家里经常遭到父亲谩骂,一直过着相当苦闷的日子。但她爱着自己的英语老师陈剑云,当她即将被迫与陈文治成亲之际,在高觉民、琴表姐以及同学们的支持帮助下,毅然决定逃出虎口,离家出走,和陈剑云一道去了上海,与率先到达上海堂哥高觉慧奋斗在一起,投奔光明,接受新的思想,走上了革命之路。
高太爷三孙高觉慧,在心爱的鸣凤自尽后,痛苦地感到,高家是一个狭小的笼子,是埋葬青年人青春与幸福的坟墓,下决心不做高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做自己的主人,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封建家庭,率先到达上海,接受新民主思想的教育洗礼。
通过上述在高家封建家庭中发生的大量婚姻故事情节,以及由婚姻男女在处理亲事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得出的不同结果,说明了罪恶的封建婚姻制度必然崩溃,民主革命浪潮推动下的新式婚姻制度必将到来的历史真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