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修死因 看人在职场上的适应性

标签:
职场适应性杨修曹操弱点克服教育 |
分类: 评述 |
太尉杨彪之子、曹操门下掌库主薄杨修,因其在主子面前恃才放旷,不拘小节,耍小聪明,触犯尊严、点破隐私,屡犯大忌,最终残遭曹操杀害,演义了一场“聪明反被聪明误,搭了自己的性命”的历史悲剧。如今,在现代职场上,杨修式的人物依然存在,他们虽然不会再有杨修般性命攸关的结局,但终将被职场所淘汰,至少他们的下场不会太好。无论从积极方面,还是从消极方面看问题,对在现代职场上谋生的人来说,杨修的教训都值得大家汲取。笔者认为:
一、自恃有才者高傲自大,瞧不起人的弱点,容易受人纵骄利用。
二、自恃有才者不识时务,自作聪明的弱点,容易耽误场上大事。
三、自恃有才者自以为是,伸手过长的弱点,容易遭到主子嫉恨。
杨修不仅非理性地涉足曹丞相政务,还屡次触犯曹操隐私,插手曹家大事。在曹操立长废幼问题上,曹欲立三子曹植为世子。与曹植关系甚密的杨修,又违背曹操意志,一心扶持曹植。曹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密秘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杨修盗用曹操君王之名,唆使曹植大胆违背父令而出,被曹操因告得知而恨怒杨修。考试前,杨修暗地里又尝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使曹植在父亲考问时,曹植从容不迫,依条对答。曹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时,曹植总是对答如流,使曹操心中非常怀疑,后被曹丕收买的曹植身边人,将杨修偷教曹植之事密告曹操,曹操大怒道,“匹夫安敢欺我耶,已有杀死杨修的曹操,借惑乱军心之罪,将杨修杀害,成了曹操的刀下鬼,时年三十四岁。在现代职场上,被领导忌讳的杨修式的翻版人物也不难见到,这类人,超出自己的工作范围,管官家琐事,太岁头上动土,实在不自量力。现在,官家寓意已演变成职场上的官圈,因此,职场之人不可能再去插手官家之事,但插手官圈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圈子内部的名利、权利、地位之争,好比当年曹操之子继位之争,都是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作为圈外之人,应该怎样看待圈内人物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给单位的影响,确实值得自己深思与品味。须知,圈内领导层的关系是错纵复杂的,有些是可能是抱成团的,面对这样的现实,何去何从,任你选择,切忌贸然行事。如果看不惯,硬碰硬,一意孤行,非要绞真的话,必将碰壁重挫。除非你有足以制胜他们的后台、背景、实力、理由和有走人的思想准备。
此类事件还有很多,如杨修篡改曹操手书“一盒酥”为“一人一口酥”,私分食之,以及画蛇添足,将曹操门上手迹“活”字私改成“阔”字等,均都惹怒曹操而遭痛斥,弄得杨修哭笑不得,非常被动。这些教训也值得职场之人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