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沪西南方言(二)

标签:
沪西南方言解释出处例句 |
分类: 红楼西遊三国水浒封神演义博文 |
37、嚈气、咽气
沪语指:停止呼吸,断气。文中指:①停止呼吸。第13回,贾蓉妻秦可卿刚死,贾宝玉急着要去看看,贾母见他要去,因说:“才嚈气的人,那里不干净。二则夜里风又大,等明早再去不迟”。宝玉那里肯依。贾母命人备车,派跟随人役拥护前来。第114回,王夫人那边打发人来说:“琏二奶奶不好了,还没有咽气,二爷二奶奶且慢些过去吧”。② 刚断气死去。第78八回,晴雯被逐出大观园,权住在姑舅表可多官家,不久便惨死他家,多官是个懦弱无能不成器的人,他见晴雯一咽气,便回了进去,希图早些得几两发送例银。王夫人闻知,便命赏了十两烧埋银子。多官夫妇得银后,二人将门锁上,雇人将晴雯抬往城外化人场入殓了。
38、伸腿去了
沪语指:断气伸腿而亡。文中指:① 死掉了。第13回,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
39、出月
沪语指:婴儿出生满一个月,即满月,俗称“出月”。亦为下月或过本月。本文指:①过本月。第16回,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当,贾琏方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② 下月。第3回,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
40、燥屎
沪语指:胃中燥结的宿食,或骂人之语。文中指:① 因不满而骂人——卵燥屎。第16回,赵嬷嬷对贾琏说:“我还再四的求了你几遍,你答应倒好,到如今还是燥屎。这如今又从天上跑出这一件大事来,那里用不着人?”
41、促狭
沪语指:气量窄小,有心计,阴毒刁钻,暗中捣鬼,捉弄人。文中指:① 暗中捣鬼。第94回,探春对李纨道:那个人既偷了去,还肯藏在身上?况且这件东西(指假宝玉丢了通灵宝玉挂件)在家里是宝,到了外头,不知道的是废物,偷了去做什么,我想来必是有人使促狭。② 捉弄人。第21回,贾琏背着凤姐与多姑娘胡搞,留下长发,被平儿从枕套中抖露了出来,贾琏怕事情暴露,急忙从平儿手中把长发抢过来塞进靴内,还搂着平儿求欢,被平儿夺手跑了,急得贾琏弯着腰恨道:“死促狭小淫妇!一定浪上人的火来,他又跑了“。平儿在窗外笑道:”我浪我的,谁叫你动火了,难道图你受用一回,叫他(凤姐)知道了,又不待见我。”③ 捉弄人的妖魔鬼怪。 第25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马道婆)又向贾母道:“祖宗老菩萨那里知道,那经典佛法上说的利害,大凡那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生长下来,暗里便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④ 有心计,投机取巧。第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黛玉听了,不禁也起身叫妙,说“这促狭鬼,果然留下好的。”
42、攀高
沪语指:眼界高,攀登高位,攀附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攀比,眼红别人。文中指:① 为攀附高位而好表现自己。第25回,这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却因他原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向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伶牙俐爪的,那里插得下手去。
43、攀亲
沪语指:订婚议婚或互相攀亲戚关系。文中指:① 议婚,说合亲事。第55回,平儿对凤姐笑道:“他(探春)便不是太太(赵姨娘)养的,难道谁敢小看他,不与别的一样看了?”凤姐儿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沪语指:东西,常用做蔑称或对人开玩笑的称呼。文中指:① 李嬷嬷对袭人的小视与蔑称。第19回:李嬷嬷倚老卖老,不经宝玉同意,将他留给袭人吃的奶酪吃掉了,有个丫头叫她不要吃掉,李嬷嬷听了,又气又愧,便说道:……难道他(宝玉)不想想怎么长大了?我的血变的奶,吃的长这么大,如今我吃他一碗牛奶,他就生气了?我偏吃了,看他怎么样!你们看袭人不知怎么样,那是我手里调理出来的毛丫头?什么阿物儿! ② 对人开玩笑。第42二回,贾母欠安,众人都过来请安,出去传请大夫。一时婆子回大夫来了。老妈妈请贾母进幔子坐。贾母道:“我也老了,那里养不出那阿物儿来,还怕他(大夫)不成,不要放幔子,就这样瞧吧。”③ 蔑视骂人。第58回,婆子指着宝玉道:“连我们的爷还守规矩呢,你是什么阿物儿,跑来胡闹?怕了不中用,跟我快走罢!“
46、正日、正日子(正日脚)
沪语指:某一数日活动中最主要、正式、隆重的一天,多指婚典日。文中指:① 原定起诗社的正式日子。第49回,湘云道:“快商议作诗!我听听是谁作东家”?李纨首:“我的主意,想来昨儿的正日已过了,再等正日又太远,可巧又下雪,不如大家凑个社,又替他们接风,又可以作诗。”② 春节大年三十。第52回,腊月二十九日,在贾母送给宝玉的褂子后襟上烧了一块,宝宝道:“明儿是正日子,老太太、太太说了,还叫穿这个(新褂子)去呢。偏头一日烧了,岂不扫兴。”
47、不成
沪语指:不到辰光,没有成功,.不行,不是,不可以,尚未进行。文中指:① 不是。第51回,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48、大手大脚、手脚大
沪语指: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花费。文中指:① 毫无吝啬。第51回,众人都笑道:“奶奶(指琏二奶奶凤姐)惯会说这话。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的赔的说不出来,那里又和太太算去?”② 挥霍,花钱没有节制。第110回,贾家败落,邢夫人想留下一点钱来接济家计,她素知凤姐手脚大,所以死拿住权不放松,凤姐也花钱办事只好掣肘致极了。
60、三日两头(三日两横头)
沪语指: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文中指:① 经常。第24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个,死皮赖脸三日两头儿来缠着舅舅,要三升米二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呢。”②频繁。第59回,春燕娘经常找她,向袭人求救,袭人见了春燕娘,不免生气,便说道:“三日两头儿打了干的打亲的,还是买弄你女儿多,还是认真不知枉法?”
沪语指:脸朝上躺倒在地上,形容非常生气。文中指:① 非常生气,气来仰倒。62回,送人之物白丢了许多,自己倒要折变了赔补亏空。连司棋都气了个倒仰,无计挽回,只得罢了。② 很生气,气得仰转来。第69回,凤姐对尤二姐道:妹妹的名声很不好听……在家就不干净,又和姐夫有些首尾,没人要的你拣了来,还不休了再寻好的。我听了这话,气得倒仰,查是谁说的,又查不出来。
沪语指:私下议论,散布不满情绪。文中指: ① 形容大声说笑。第70回,“﹝寳玉﹞这日清晨方醒,只听外间房内咭咭呱呱笑声不断。② 小声交谈说话。第62回,宝玉笑说走乏了,便歪在床上。方吃了半盏茶,只听外面咭咭呱呱,一群丫头笑着进来。③低声说话议论。第67回,莺儿悄悄问小红,说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回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叫了平儿去,唧唧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④ 小声低语。第79回,你哥哥一进门,就咕咕唧唧求我们奶奶去求亲。我们奶奶原也是见过这姑娘的,且又门当户对,也就依了。
初读白话文《史记》卷二随记 2010-07-22 14:21
细说今昔媒人之称谓 2010-06-27 16:06
林林总总之老《结婚证书》吉祥图案 2010-06-24 10:32
宁死不屈充满民族气节的侍郎——李若水 2010-05-16 15:11
《说岳全传》中的吴越方言(二) 2010-05-14 16:45
写进《说岳全传》中梁山泊好汉的晚辈们 2010-05-01
18:23
写进《说岳全传》里的水浒中人
201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