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八年将是吞吃房贷新政恶果的有生之年

(2007-12-13 11:50:28)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房产/置业

    人们看待问题的总出发点跑不了自己的设想与意愿,如是,许多迎合在所难免。事实果真如此吗?
    迎接零八年的楼市,业已定调,笔者收集了一些理由,在收获骂声的同时为各位提个醒,证据表明,零八年将成为吞吃房贷新政恶果的有生之年!
    首先澄清一点,所谓有生之年指的是楼市还将继续,不会崩盘,连房价也不是。
    那么恶果来自哪些方面呢?
    宏观看,来自于经济环境与生活环境。
    基于贸易平衡以及经济国际化以后的结构调整,我国明年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还将持续在两位数,但这只能证明楼市还将继续,不能证明楼市出现越调越高的既往之象。
    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开发商自动分流。
    他们的去处,品牌开发商及充足土地储备的开发商走向中西部主要城市;现阶段的一些中小型开发商想继续玩的,将走向与这些品牌开发商进驻城市有联系的中小型发展中城市。
    流出城市的消费真空将维持一种供不应求的格局,价格不降反升。看看融资近2500亿囤地5亿的上市背景就知道结果,因为上市公司靠业绩支持,留存于高价城市的不动产有助于一个相当可观的会计报告。
    而流入城市将出现哪些情况呢? 
    一种是快速让房价跟上毗邻大城市的步伐,二种是形成所谓城市地标性建筑,三是以招商引资为龙头迎来一波商业及复合地产投资高潮。而置业半径将放大,导致主流城市的购买力出走。这样一来,二三线城市房价必然上涨。
    再看政府如何应对持续的高位CPI。
    我们回顾一下八十年代,物价涨了,是通过增加商品类以及收入来稀释最妥还是直接增加供应并抑制物价?而且物价上涨后并不会自动下调而是导致整体社会消费品价格成本提升并沉淀下来。如同肉价由几毛涨至五元左右后才围绕五元进行波动,市场不会促进肉价下降至一元左右再来波动。
    助力物价成本上涨的还有资源价格、人力成本价格与就业成本。可以预言,政府会增加保障系数,增加收入来补贴通胀,不可能行政降价控制通胀。
    在这种环境中,增加的购买力,增加的就业岗位,增加的消费途径,增加的投资品种都将形成潜在的房产品需求。
    而来自于消费者方面的动静是:至少一半人数认为目前的时间环境与条件,房产品出现规模降价可能尚小,在预期看涨占据一定数量的条件下,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必然有一部分观望消费与既定投资消费采取变更式现实消费,要么流向非发达城市,要么转移投资连同创业任务一起转战到发展中城市,助涨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这是必然的一个道路。
    最后看看房货新政后的博弈力量变化。
    开发商分流,投资客观望,投机消费被抑制,市场就会停止吗?
    一个是投机性消费本来就不会集中,他们分布在全国市场,如果包括不当的热钱与闲资,这部分投机性消费甚至可能蓄势待发,走向一个潜力巨大的区域,如新增的四个特殊区域,即成渝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
    二个是投资相对成熟的人群正在扩大,他们可能选择亏本出售部分房源转而向低价格城市寻求补偿,可能的一种结果是一线城市房价维持现状或略有下降,投资集中的发展中地区房价猛涨。
    三个是开发物业的类型正在加紧融合,笔者统计的武汉市最近三个月新增项目中,商业增量与裙楼社区型商业增量占到百分之三十左右,作为投资型的房子占到百分之四十左右,上月成交的八千余套房子中,纯粹自住消费不足二成,这变相证明区域置业流动的客观存在。
    政府一方面在保障方面做文章,另一方面实施适当的紧缩,并不影响目前的市场供应,而且以开发商的能力捂盘或变相捂盘的可能相当大,整体供求的缺口长期存在并非危言。
    有什么理由导致房价的全国性下跌呢?
    百分之五十的储蓄率足以支持再造一个三年黄金楼市,仅仅用房价收入比五倍于其他国家的同时,正眼瞧一下我国的刚性需求即住房自有率、人均储蓄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房货新政的恶果产生自:一刀切的做法抑制了正常的投资消费,加剧了投机流动,扩大了置业半径,忽视了现实消费的结构,无法满足住房高自有率要求下的刚性需求,一句话缺乏疏导原则,房货及其他一些新政只能证明一个结果:
    堵不如疏。
 
推荐本博其他文章: 
2、股市泡沫PK楼市泡沫,哪个易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