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的智商稳定性

标签:
早期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孩子教育方法智商智力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如何看待孩子的智商稳定性
中耀
《家庭科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小看到老的观点对吗?”的文章,作者认为“人的智商发展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从小到大,其智能高低的变化不会太大。”
该文章引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曼的智力测验实例:“选出1500个智商在140以上的十岁儿童,五年以后再重新测验他们的智商,三十五岁时第三次测验,四十五岁时再次测验。结果证明,他们的智商仍然维持原来的优势。”因此,他认为:“从小看到老”是有道理的。
在美国第九十一届心理学年会上,一些心理学家专家展示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小不安分守己的孩子,长大后仍不安分守己”。
伊利诺斯大学的伦纳德·埃龙说:“第一次调查的那批孩子长到十九岁时,引人注目的是:当初不安分守己的孩子,基本上还是不安分守己……到三十岁时仍不安分守己。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人中的刑事犯罪发生率最高,而且罪行较重。”他还说:“我们发现,如果一个人不安分守己,下面的两代人都会受到影响。在孩提时代就可以预测出一个人将来是否安分守己。他的这一发现,对设法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制止孩子不安分守己的行为,可能是有用处的”。
前者是智力问题,后者是品德问题,虽不属于同一范畴,但两相参研,能帮助我们思考更多的问题。
这里,我想谈的问题是:一个人的智力高低,为什么从小到大变化不大?
智力,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认识事物,运用知识、经验,处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固然和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多少有关,但是根本则在于一个人的大脑发育如何。一个人的大脑发育好,智力才会好,这样的人就是聪明人。
智能高的孩子,大体都是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早期教育,他们的大脑细胞得到了更多的良性刺激,比那些良性刺激不足的人的大脑细胞(智力)发育好得多。所以他的智能高(运用知识,经验的能力也高)。
知识、经验对一个人来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孩子的大脑在七八岁时已基本发育成熟,期智力水平也相应的稳定。如果过了大脑发育的旺盛期,再想让大脑的智能有较大的提高则是困难的。而已经发育成熟的大脑(智能),除进入衰老期或有其它变故外,也不会减弱下来,这就是智能高的人能相对的长期保持聪明的根本原因。
正因为这些人头脑好,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强……所以,他们吸收和运用知识、经验的能力也要超过一般人,所以他们将永远走在人们的前面。
由此可见,我们要想培育优秀人才,就必须从小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使他们大脑(智能)得到充分良好的发育,这是育人过程中的一件大事。
思想品德虽然不同于智力,但小时形成的思想情操也是不易改变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话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欢迎浏览点评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