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发言休闲生活感悟 |
分类: 散文随笔 |
初识 李晓东记
刘长青
2007年9月4日上午,我在去市消防局办事的途中,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他自我介绍叫李晓东,他说我在市政协座谈会上的发言,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想让我再以企业代表的身份在市委组织的“软环境建设座谈会”上谈谈对铁岭和开原市软环境建设的感受和建议。并要我下午两点前把材料报到铁岭市政府办公室。
“哦,不想我的一个发言惹下了这么大的乱子,要在有市委书记出席的座谈会上讲话,材料又要的那么紧,咋能办得到啊?我特着急。”
此时,我的神经已进入状态的紧张起来, 这件差事对我这个六十多岁的人来说,可以用句俏皮话形容:
是“酱缸里的肘子~咸(闲)肉一块”早该赋闲在家了。但对企业而言,应该说是个有意义的机会。既可以展露企业的形象,
又可以让当地的主要领导有好印象、有好感,还可以借机在报纸上、电视上露脸,这对于提高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很有好处,是花钱买不来的广告宣传。
再说,我的发言是对铁岭市和开原市软环境情况以当事人身份做以评价,这等于让这两个城市的领导班子在市委书记面前接受考核,这或许对人家从政业绩的认定,对人家个人迁升任用产生作用呢。因此,我一点也不能马虎,匆匆办完了手头的事儿,立刻驱车面见李晓东,想通过他协调相关部门,了解有关情况,为会议发言材料收集素材。
就是上述原因,让我与李晓东有了两个多小时的接触。这其间,我们一同到几个部门了解情况,又共同用了午餐,没有多少时间的单独接触,
仅仅通过办事期间的言谈和举止,晓东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并让我萌动了写一篇小东西记下来的想法。
刚听到晓东的名字,再听到他的声音,猜想他不过三十多岁,待见了面,见他略显稀疏的头发已经花白了,竟是位五十三四岁的人。如今在机关上班的领导干部,穿着多是品牌,夹漂亮的公文包,用款式讲究的手机,抽二十元以上的玉溪烟(中华亦不少见),这些我都见见惯不怪了,而身为领导干部的晓东全然没有这些,极普通的装束,清瞿的面容,让人自然得出结论,他为官清廉,不尚奢华。
在市委办公楼四楼的过道上,他接待并把我引到市委常委部长的办公室,三十多平米的面积,有上档次的老板台,文件柜和皮制的沙发椅。我想,这间办公室一定比晓东的办公室气派,或许他认为,在这里接待客人会风光一些(假如我讲究这些的话儿)。因为时间紧迫,不容我闲聊别的东西,用不找寒喧委迤。我便“竹筒倒豆子”似的说明了我亟须知道的东西。他略微考虑了一下,显然我要了解的东西并不在他的掌握之内。他开始打电话找相关部门提供。对机关工作的特点我是有所了解的,没有人愿意揽那些分外而又费力不讨好的工作。沟通联系中,他可能碰到点难处,于是打电话请示市委副书记……
听晓东打电话,声调不高,类轻声慢语,但层次分明,叙述分明,用语得体。电话另一端的市委副书记显然做了明确的指示,甚至包括中午的用餐也做了安排,毕竟我要做的事,对该市的“大局”是有意义的嘛!
因为有了市委副书记的指示,接下来的事情顺畅多了。市委办的主任、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相关同志很快都到了。我根据需要分别给他们派下了“任务”,并要求他们在一小时内完成。此时,
虽己近11:30时, 但我不知己到午饭时,仍提出要去市行政服务中心增加点现场感受,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楼恰遇市招商局的两位副局长。晓东敏锐感到他们与
“软环境”有直接关联,立刻提出请二位与我晤谈。在我与招商局二位副局长交谈的时候,晓东又趁机收集了厚厚的一摞报刊资料。
市委常委的宣传部长,热情地接待我在机关食堂共用午餐。尽管我也算经历过宦海沉浮的人,早已适应了退职离岗的落寞,无意应酬。但人家高看我,却之不恭,只好领受了。但餐后,我挚意不再占用部长的时间,只愿意由晓东陪我,并要求到其办公室暂坐以等待收回“作业”,这才有了与晓东独处的半个小时的时间。
进了晓东的办公室,就目之所及的一刹那,我立刻释然了心中产生那些疑团。这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一张简陋的床铺,一张不起眼的办公桌,两个卷柜,一对普通的沙发,一台电脑,挤的满满登登。桌子上堆满了书刊报纸,一扇台扇挤放于沙发上。曾在军区大机关工作过的我,虽不苟同他的邋遢,但却怪他不起。这是一个沉浸在书海的人啊!刘禹锡的《陋室铭》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沙发后的墙上,挂有一小幅水墨画,似不太起眼,细一观之,乃《秉烛夜读图》。画上一耄耋老者,秉烛夜读。左上角有作画者的题款,大意是:“晓东嘱吾营构小品,久不能成。文联会上听其所言甚是精深博广,方知其众书皆览,学富五车,故作此画以敬勉。”在画幅下方有晓东亲笔的跋文落款
“读图说”:意思是对朋友的溢美之词不敢当,但图中那简陋的几案、跳动的烛光和那位头发稀疏、神态专注丶秉烛夜读的老者形象,恍如晚年的自己,他对此画深爱之,
愿以此图砺志,苦学终老,是以作“读图说”。
谈话中,晓东拿出了他散发表于各类报刊上的文章,已剪贴了几大本,那数量一时难以记数。大略浏览了几篇,觉得均颇有见地,文风流畅,多为小中见大,质朴真实,很有思想。
继而知他自学了电脑,开了博客,点击率已近四万,已成圈主,友二百余人,本地尚无出其右者……
两个多小时的与晓东交流,我渐渐感到脑中的容量不够。面前这位不甚出奇的人,肯定是位书虫、网虫,思想者,是个不入俗流的人。他每天敏感于自己的所闻所见之中,常常对着自己说话,要把一切都理顺成文章。恍惚中,觉得晓东与我本人有某些相通之处,因此这样猜测式的解读他。我记下了他的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lxd531224,等着闲下来的时候再去浏览品读。
2007年9月7日
作者: 刘长青
解放军某部“雷锋团”原团长
铁岭金山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欢迎加入《家庭教育随笔》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jy81
下面是我博客的内容目录,请您选择浏览,恳请点评!!!
-
■谈孩子学习的“最佳期”
“胡萝卜加大棒”■ -
■关于学生的“实话实说”
■谈找对象
前一篇:“少年文学家”杜影
后一篇:让微笑走近你我(空姐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