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一些媒体常常刊发"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文章, 这是因为有些孩子经受不起遇到的挫折, 继而引发出种种恶性事故。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即使受到正当的批评, 也要哭闹不止或"无声反抗"甚至离家出走;还有的孩子因受冤屈丶落榜丶失恋, 便"破罐子破摔",
从某种意义上讲, 今天的孩子最缺的不是"吃穿用", 而是"挫折教育"丶"磨难教育"丶"艰苦环境教育"。据某教育研究机构对1700名青少年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当问到"你遇到失败打击时是否能顶得往?"时, 中小学生里有1/3以上, 大学生中有42.5%回答是"顶不住"或"一般"。回答的结果是令所有的家长们忧虑的,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 那些被家长们盼望"成龙成凤"的孩子, 就可能成为"垮掉的一代"。这一点, 的确值得我们每位家长深思。
人的一生, 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从小到老, 无不会遇到种种挫折和坎坷, 如果尽早地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和锻炼, 必将会对今后的成长起到有益的作用。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众所周知, 许多幼年时家境不好, 遭遇过各种困难挫折的人, 大多有很强的吃苦耐劳丶克服困难丶战胜挫折的精神和能力。插队的知青们常说:一想起当年所受的苦和累, 再大的困难也不算什么!
孟子曾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弗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被认为是育人规律的这段话, 很好地说明了困难和挫折对人才成长具有的重要作用, 也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如今时代不同了, 社会发展了, 人们生存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再象当年知青那样"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地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显然是不合适了。但是, 每一位家长都应当认识到, 挫折教育仍然是育子成才的必修课" 。
这里, 提出关于挫折教育的几点意见, 仅供各位家长参考:
1. 挫折教育要贯穿在爱和教育过程中, 让孩子在克服困难, 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体会爱的温暖得到爱的力量。用爱心一点一滴地去培养孩子充满理想丶积板进取的乐观精神;
2. 挫折教育不应刻意地给孩子出难题或安排不良生活条件, 而是要结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分析, 找出正确的应对方法。要在这一过程中, 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现在和将来总会有各种困难和挫折, 人就是在向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因此, 在挫折和困难面前, 不能畏难退缩, 而要勇于面对, 要千方百计地战胜它! 要树立自强自信丶意志坚定丶坚韧不拔的好品格;
3. 培养孩子明晰的是非观念 , 当为则为, 不当为则止。不能溺爱放任孩子, 更不能凡事让孩子说了算;
4. 要把勤劳节俭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 让孩子懂得"自古英雄多磨难, 从来纨绔无伟男 "。既使经济较为富余的家庭, 也不应让孩子过分安逸, 甚至大手大脚地花钱。" 生活太安逸了, 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了" , 这是鲁迅先生告诫我们的 。享乐会使人恶性膨胀丶丧失意志丶不知进取, 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5. 要培养丶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增强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家长不可象保姆那样照顾孩子, 甚至完全包办代替。要鼓励孩子多干家务, 帮助孩子在实践中学到自我生存的本领。
挫折教育是必要的, 更根本的是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相信家长们把这些问题处理好了, 孩子自会正确对待各种挫折而勇往直前!
前一篇:让孩子带着俭朴上大学
后一篇:释"会来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