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

(2009-02-20 12:40:58)
标签:

育儿

培养优秀人才

家长科学育儿

培养孩子成才

望子成龙

幼儿早期教育

教育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

中耀

到底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这是很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我觉得,作为家长应当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思想水平,还要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有出息,但是,也有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能尽量供孩子念书就行了,至于孩子将来能不能有出息,那就看他自己了……这种消极想法是不对的。

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与他的思想观念以及努力程度有关。但是,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当父母的只有真正想育儿成才,又能下功夫教育孩子,使孩子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孩子才有可能成才。否则,父母没有育儿成才的愿望,孩子怎么会成才呢?

等而下之,还有许多家长表示:不希望孩子念多少书、有多少文化,将来有多大发展……只要能混上个“饭碗”就行了。抱这种想法的家长只能把孩子培养成一般的人,根本谈不上优秀人才……

由此看来,父母对育儿的期望高低对孩子的能否成才至关重要,只有对孩子抱有更高期望的父母才更能育儿成才。

但是,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也对孩子进行了早期教育,孩子表现得也比较“早慧”,这样的孩子就一定能成为优秀人才吗?

事实证明:受过早期教育并有良好表现的孩子,长大以后成为庸才的也不少。而在这些有较好表现的孩子中,成为优秀人才的孩子也不过12%。所以,家长必须认真研究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的思想及方法,学习并掌握育儿成才的规律,按科学规律去育儿成才。

所谓优秀人才,是指那些有高尚的品德、有崇高的理想、有广博的学识、有聪明的才干、乃至有创造性的思维、能为社会做更大贡献的人。

因此,家长首先要重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孩子诚实、正派、勇敢、坚毅、上进;还要帮助孩子及早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明白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所谓有广博的学识,就是在学校要学习好,在课外要博览群书,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生存的珍贵乳汁。”(英国诗人、政论家:弥尔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俄国文学家:高尔基)

人不读书是绝对不可以的,不读书的人是没有知识的人,凡是杰出的人才都是博览群书的。有位西方学者说:“一个人读书的总量决定他的社会地位。”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家长应当积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书籍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孩子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读书,就可以自己走上成才之路。

所谓有聪明的才干,就是有很好的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首先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并能有效的去解决问题。这一点仅仅靠读书是不够的,还要有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家长平时要多让孩子参与各种家务及社会活动,让孩子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学会各种才能和本领。不能娇惯和过度保护孩子,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干他们自己能做的事,家长不可代替包办——剥夺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所谓有创造性的思维,是指能用不同于他人的全新观念及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创造性的思维是人的大脑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思维,创造力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社会因它而进步,个人因它而有新的创造能力,从而不断增加新的才干。创造性的思维是一个人的宝贵品质,然而。我们的孩子有创造性思维的不多,有创造性能力的更少,究其原因在于所受的教育比较死板,生活中对孩子的限制较多,家长多要求孩子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只用传统思维继承过去的东西,而不善于用发散性思维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是家长必须转变的观念。家长应当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鼓励孩子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孩子学会发散性思维,用多种办法去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孩子创造意识的培养,即经常鼓励孩子积极主动的改进周围环境……久而久之孩子的创造性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家长还应当注意孩子良好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是一个人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引力和动力。很多杰出人物都是在良好兴趣引导下走向成功的,即使因谋生不得不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受兴趣的支配(比如说沉迷于网络的人,甚至会为之废寝忘食)。家长应先把这个问题弄明白,再去培养适合孩子的兴趣,这是育儿成才的又一重要途径。

家长努力做了,但是孩子仍然未必成才,还有个因材施教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有时“无心插柳柳成荫”,家长没费多大劲,孩子也许会一帆风顺的发展起来;而有的家长费了千辛万苦,孩子因逆反心理反而不能按照家长的意志去学(有报道:不愿练钢琴的孩子甚至自残手指)。

这问题不是像迷雾一样不可知,家长只要多费心思、多下工夫,总是可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父母不能育儿成才呢?

没有育儿成才的迫切愿望,不学习提高教育孩子的思想水平,不借鉴他人育儿的经验方法,不把育儿成才的大事挂在心头,不重视、不能下功夫去教育孩子,没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很难成才。

欢迎浏览点评以下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谈读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