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负我?
(2009-09-11 21:48:21)
标签:
心理归因社会杂谈 |
分类: 我的杂文 |
分明自己孤芳自赏,格格不入,却总说别人落入俗套,境界太低;
明明自己没有尽力,却埋怨婚姻的不幸福是因为孩子;
原本自己疏忽造成的失误,却归罪为外界环境……
她们缺少自主判断及承担责任的能力,总是顽固地认为问题和自己无关,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祸首。人格失调的她们如何才能走出心理困境?
"生活乱七八糟都是丈夫造成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早上9点半,"又迟到了,真糟糕!"艾丽这个月的奖金算是泡汤了。"都怪老公,他要是把闹铃调好,自己也不至于迟到了。" 写好的方案明明放在笔记本的桌面上,第二天要交领导审批了,艾丽死活也找不到。"该死的老公,昨天用了我的电脑,肯定是被他弄丢了。"于是,劈头盖脸地对老公一通抱怨。
"周围的同事太俗气!"
丽娜一直觉得自己是木秀于林的优秀女人,有着身边同事不能理解的高贵的内心,而她周围的同事却个个都那么庸俗,要么说些上班、工作之类的事,要么就是家长里短。每当别人交流这些话题时,她内心里都会狠狠的向他们扔去两个字:俗套。丽娜感到同事里面没有一个人能与自己进行真正的思维交流和心灵对话,她唉叹知音难求,自己在这个公司工作一点儿也不快乐。
"父母是我生活不幸的源头!"
雅茹每当遇到生活中的种种不顺时,总会想起当年父母让自己报考的财会专业,她认为生活中所有的不幸都是从那会儿开始的,要不是父母逼着自己报财会专业,她就不会做这个"该死"的财务工作,要不是当时报了财会专业,她就不会认识现在这个闷头闷脑的同样干财务的老公,要不是……要不是……
"孩子毁了我的幸福!"
黎鸣婚后没有几个月就发现了丈夫的背叛,本来想与这个负心汉一刀两断,但看着渐渐隆起的腹部,想到孩子是无辜的,就抱着宁可婚姻不幸,不能害了孩子的想法与丈夫生活了下来。孩子出生了,与丈夫分居的黎鸣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时常想,要不是为了孩子,早就和这个负心的男人离婚了。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竟然产生了怨恨的情绪,觉得是孩子毁了自己可能会拥有的幸福。
【小明乱弹】:
『生活是一种可恶的、卑劣的、没完没了的胡闹,是一种庸俗的、毫无目标的、没法解释的荒唐事,甚至比不上一个挖掘出来装各种秽物的污水坑。你也到了该懂得的时候了!你到底希望生活怎样呢?你希望它向你微笑,往你身上撒下鲜花和10卢布钞票吗?』
别忙着撇嘴!
因为这段相当愤青的言论不是我说的,而是俄国历史上那位大文豪——契诃夫同学说的。不妨扭过头再看看身边的人和事,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被老外骗光了棺材本儿的孟广美还是劈完N次腿仍旧凑合过日子的周慧敏和倪震,甚至包括挨了大嘴巴的阎崇年以及被飞鞋砸中脑袋的小布什,众多的知名人士都在2008年身体力行地验证了这个言论的现实性。
所以不管好听与否,这都是句大实话罢了!问题在于,偏偏出生那会儿又没人和我们商量过,比如:“在这个春光旖旎的晚上,爸妈想一起做做运动出身汗,然后把你扔进污水坑,你同意吗?”最终,这个并不民主的繁衍过程的唯一结果,就是无辜的我们势必要面对这无理取闹的生活。
其实我特别理解前面这几位抱怨不休的女士,她们只不过是对生活抱有洁癖的一群。究其成因,都是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太『干净』了,老爸老妈哄着,爷爷奶奶罩着,就连学校和书本都把她们当花骨朵儿照死了忽悠:世界是美好的,人性是良善的,爱情是忠贞的,事业是崇高的。
终于耗足了年头儿、攒够了岁数儿,这些孩子们怀揣着对美好人生的无限认同与期待,被一脚踹进了复杂苛刻的现实中自生自灭。当她们面对几件并不唯美的小破事儿大惊小怪时,我知道她们是由衷的。
对于这几位女士,我认为她们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认知调整:生活乱七八糟吗?同事恶俗谄媚吗?工作枯燥无聊吗?男人花心不忠吗?哎!对啦!这就正常啦!你还别嫌污水坑不干净,大家伙儿都舒舒服服在里面泡着呢!偏就你唧唧歪歪?你以为自己是谁呀?
人,本身就是一种挺会说话的高等动物。
比如你看见某某成功了,风光无限且自我感觉良好,这时候你拿一只麦克风凑过去问问他:“您为什么如此成功?”你看着吧!他肯定能给你说出一沓子理由,但“运气好”一定会被演绎成“我及时抓住了机遇”,就连我见过的一位煤老板都懂得把“除了挖煤不会干别的”愣给说成“我对理想和事业始终坚定执着”!
相反,要是你看见某某失意了,郁闷惆怅且一肚子委屈,这时候你也拿一麦克风凑过去问问他:“怎么您这么倒霉?”他肯定也能给你说出一沓子理由,老公劈腿的妻子会对你谴责社会价值观,受贿坐牢的公务员会向你抱怨行贿的人太多,就连跑去嫖娼的招商办主任都会拿服务员的抑郁症说事儿。
大致的规律是这样的,凡是好事都源自“我如何如何”,凡是糗事都因为“环境怎样怎样”。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选择性归因误差”,实属普通人的普通做派,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这种归因选择的趋势一旦形成习惯,多少都会影响人格,就像前面那位抱怨父母的女士,她的理由听上去貌似很好很强大“都是父母让我选的财会专业”,但细一想又不对,那都多少年前的皇历了?就算她年轻的时候父母确实吃饱了撑的管了回闲事儿,可那之后的这么多年,难道她自己都白活了不成?而那位和亲生孩子较劲的妈则更是很傻很天真,开始还觉得“无辜”的孩子居然最后反倒变成了罪魁,拜托!那孩子还没断奶呢!难道还能端着刺刀逼老妈当黄脸婆?
错误归因的后果之一,就是形成持续的移情现象。移情,便是情绪释放对象的非逻辑化转移,这一概念中有两个要点,所谓情绪释放就是抱怨和指责,所谓非逻辑化就是根本不讲理,谁听着都跟抽疯似的。比如恨老公恨得牙根儿痒痒却越看孩子越不顺眼就是,而将眼下生活的不如意都宣泄到父母过往的行为上,也是。
其实,基本上所有“命苦怨政府、点背赖社会”的人士都有点儿这毛病,北京话叫“轴”,山东话叫“彪”,还是上海话最传神,叫“港督”!
要说处理起来也不难,首先是要表示充分的“不理解”!道理明摆着,在正确归因模式建立起来之前,你越表示理解她肯定越来劲呀!另外,我所说的不理解并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与之对立。因为错误的归因模式不仅是不会自行逆转的,而且还会在自我捍卫中被愈发强化。所以我们的战术是要在她有交流意愿的时候,积极主动地与之插科打诨、胡搅蛮缠。不管你是采取郭得纲的风格、秦奋的风格还是候总的风格,反正是怎么能裹乱就怎么来。在这一步的操作中,咱们说的有没有道理倒在其次,首先是要在让她哭笑不得的前提下,把她现有的那一套归因模式给糊弄到乱了套。
不破不立,她只要一乱套咱就好办了!接下来,如果你是男的就模仿易中天的范儿,如果你是女的则非于丹阿姨莫属,只要声情并茂孜孜不倦,早晚有春风化雨的一天。这里只有一个要点需要恪守,就是她的“情绪释放对象”千万别出手,不管你多爱她都不行。道理很简单,你不招她她都看你不顺眼,你还主动凑上去?只能适得其反。
【我的小说】:
三人舞(一)
三人舞(二)
三人舞(三)
梦魇(一)
梦魇(二)
梦魇(三)
交际花(一)
交际花(二)
交际花(三)
【推荐阅读】:
男人坦白:俺的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