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2012-05-05 08:22:14)
标签:

肇庆

端州

崇禧塔

阅江楼

叶挺

七星岩

骑楼

独立团

端砚

朱彝尊

康熙

旅游

分类: 【天涯行者】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骑楼街的尽头便是阅江楼了,虽然从外貌上看,它有点其貌不扬,但却是响当当的广东四大名楼之一,更因为独立团叶挺的驻足而名声大震。只是有些不巧,我们到访的时候,刚好是星期一,铁将军把门,无缘近观,只好隔门仰看一番了。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阅江楼前,便是汤汤西江水了。西江水比东江要宽阔很多,与东江上只有挖沙船也不相同,这里还有客轮穿行。其实,西江也是我这次肇庆之行的重点,因为这一带矗立着四座俊美的明代古塔,郭沫若曾将其与七星岩相提并论,言道: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文明塔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巽峰塔

    与阅江楼对应的一座宝塔,名为文明塔,因为它刚好与文庙的文明门对应,塔建在进塔岗上,进与镇粤音相似,故名“镇塘塔”,当地人说,一旦塔上空乌云翻滚,肇庆必有风雨,因此当地人又称此塔为雨云宝塔。那一天天不作美,有些阴沉,而文明塔又远在江的彼岸,拍出来依然不太真切。不过,碧水、宝塔、行船,青山隐隐,民舍林林,如此美景,怎么不让人放慢了脚步,生怕打扰了这一方安静的乐土。肇庆的这条滨江路也并没有修成什么景观大道,也许是过于热衷开发更北边的七星岩景区了吧,这一带更像是肇庆的老城区,见不到巨无霸的大高楼,也没有几栋披着明丽的外衣,经风披雨的长年累月让这一带的房子都带着一层浸水后灰色的沧桑感。滨江路上简简单单的,车辆并不多,江边设有码头,有游船正在停歇。而江对岸应该就是高要市了吧,但显然并没有跟端州区合二为一的意思,江边依然是一座一座的青螺,山头上留下了吃螃蟹的人踏出的几条曲曲弯弯的小路,那小路应该是可以通到山顶的宝塔的。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往东行没多远,第二座宝塔便出现了,它依然在西江对岸,看样子要比文明塔高峻一些,身子骨更显硬朗。这便是巽峰塔,因为它建在鸟榕岗上,故又称鸟榕塔。说也奇怪,这座塔虽年久失修,经历风吹雨打,但不生青苔,因此人们又称其为宝塔。

    岸边不少是做渔业餐饮的馆子,白天里生意并不红火,也许灯火降临以后,这里会热闹些吧。不过,行在江边,尤其是这些馆子旁边,总会有一股股的鱼腥味儿,店伙计在店前廊下聊天说话,一副很悠闲的神态。过了鱼馆不远,便看到了崇禧塔了。这座塔也是当天我们唯一一座真正走到的宝塔。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崇禧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历时四年,工程浩大,当时建塔所架的排栅竟长达四百丈。塔身呈八角形,高57.5米,不过与阅江楼一样,周一关门歇业,不接客。因此并没有登塔,这也是我们没有最终走到那座元魁塔的缘故。后来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崇禧塔的资料,知道其塔基为花岗石筑成,外观九层内分十七层,塔基上雕有托塔鬼王群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耐人观赏。内部各层均铺木板。这座塔身砖砌仿木结构,与东莞这边的金鳌洲塔、榴花塔等在塔身上的处理基本一致,内外砖面抹灰,彩色粉刷,塔檐用琉璃瓦外伸铺谏,檐角悬挂钢质风铃,清风徐来,风铎暗传。因此,崇禧塔也是肇庆四塔中最出名的一座,“古塔烟云映帆影”也是肇庆一景。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塔下似乎是一座不小的庭院,从墙头花窗看过去,有的很像祠堂厅堂,有的又好像仓房,不知是什么东东。沿着西江继续东行,便是元魁塔了。据说明代时,这附近的一位书生得中魁元,于是敕封建造了这座元魁塔。我们是沿着崇禧塔旁边的古塔路北行去车站的,结果在车站等了一个多小时,去德庆的车也没到,我们有些不耐烦了,于是便退票,买了第二天去佛山的车票,出站来找住宿的地方,费了好半天,才在二塔路上找到了一个宾馆,二塔路便是元魁塔所在的街。不过夜晚的这里黑洞洞的,没有什么灯光,我们走了一天,也身困体乏了,只是出来吃了个饭,便回去洗澡睡觉了。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古塔重修色更鲜,江干一柱独擎天。
   九层路转朱栏护,八面门开暗道连。

     图案玲珑夸功匠,烟云缥缈拟飞天。
    朝霞旭日风帆影,已历沧桑五百年。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行走端州】四塔擎天天宇稳
 相传竹筏古端州,宝塔如篙镇激流,一柱千寻迎日月,九层八面阅春秋。

后附肇庆阅江楼介绍(百度百科)

    阅江楼又名嵩台书院。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年代不详),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间(1431~1435年),将庵改建为嵩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减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命名阅江楼。明末清初之际,该楼一度塌毁。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阅江楼基本形成现有格局。此后曾多次修缮。民国期间,该楼屡遭日机轰炸,后楼、西楼破坏尤为严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将楼面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楼筑于高约8米的山岗上。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积248平方米。楼高两层,分南、北、东、西4座。其中北(后)楼比南(前)楼高,东、西两楼等高。4座楼通过4座耳楼衔接通连。南北两楼为歇山顶,屋脊上均饰有鳌鱼宝珠。东西两侧楼为卷篷顶。院内设水池、假山,植米兰、葵树,清幽雅静。南门前石阶下置石狮1对。北楼地下大厅原有清康熙两广总督郭世隆所建立的康熙御书碑6块,现存5块。南楼檐下,悬挂两广总督劳崇光书的“阅江楼”木匾。

    清代阅江楼是文人墨客云集吟咏之所,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陈恭尹、翁方纲等均有题咏。阅江楼还是商讨军机大事重地。南明永历帝曾亲临阅江楼检阅抗清水师。光绪年间,中法战争期间的主战派彭玉麟,曾在此指挥军事。大革命时期,当地农民自卫军总部就设在阅江楼。1925年11月21日叶挺独立团在阅江楼成立。

  1959年,阅江楼被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1962年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与肇庆市博物馆合署办公。馆藏文物数千件,其中有著名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珍品、珍稀的康熙御书、宝贵的“铁军”叶挺独立团史迹文物。陈列面积278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部分。主要有《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馆文物陈列》、《端砚春秋》陈列,国内各地的艺术珍品也经常在本馆临时展出。

 

游系列连接:

         行走端州

            肇庆印象与行程                      初见七星岩之阆风岩

            初见七星岩之千年诗廊                初见七星岩之天柱岩、蟾蜍岩  

            端州名刹——梅庵                    千年的思量——肇庆古城墙

        印象潮州

                                           开元寺——参透般若心  

            精琢华堂——已略黄公祠              斯文在兹——海阳县儒学宫    

            大宋府邸——许驸马府                暮色西湖也风流  

            千娇百媚甲第巷                      大街看亭字——牌坊街   

            拜庙登城——潮州府城墙              十八梭船锁画桥——广济桥 

            名以文传——韩文公祠                旖旎韩江道

              万代瞻依凤凰塔                         难忆凤凰时雨                  

        古韵东莞

            行走莞城老街巷                      掬月听泉——琉化寺

            可楼邀群山                         走不到的金鳌洲塔

            榴花塔                          在可园:品岭南园林之美(上)

          在可园:品岭南园林之美(中)        在可园:品岭南园林之美(下)

          金鳌洲塔                                走向共和  辛亥百年                                 塘唇古村                          寻找却金亭

          塔下石像生                          走过迎恩

           英风伟略——秋访袁崇焕故园           好一个水乡伏地——潢涌

          人文黄旗                           观音山与银屏山

           威远,威远                           穿鼻洋的辛酸

            烈火硝烟——虎门销烟池                祖德流芳——黎氏大宗祠

          石排燕岭古采石场遗                      如游画中——燕窝明清古民居

          塘尾明清古民居(上)                    塘尾明清古民居(下)

  

         回家过年

            飞来飞去                           浚县古庙会与泥咕咕“十二生肖”

            沧桑古城墙                         云溪桥与姑山遗迹

            庙貌巍峨碧霞宫                     北齐经幢与盛唐浮屠

            唐宋风骨千佛寺石窟                  德牟天地——浚县文庙

            闲话家乡浚县                       我的家乡在鹤壁

            天然太极图                         浚县古庙会小记——村子里的社火    

     珠海游记

            珠海的夜与晨                           船行澳门

             东澳岛行记

         惠州行

             坑爹的十一出行                          天下不敢小惠州:西湖美景(上)

             古城墙与文笔塔                      二江合处朱楼开:访合江楼

             天下不敢小惠州:西湖美景(下           深山隐古

             洗药仙人去不                          狮子

             罗浮奇

         鹏城之美

             鹏城之美                               情系大梅沙·景 

             情系大梅沙·俊男靓女                 情系大梅沙·钓者

            在仙湖:金风里的花                   在仙湖:绿竹青青,龙吟细细

           在仙湖:沙漠的惊艳                    白鹭飞起的地方

         广州行游记

            光孝寺                             南汉铁塔

            误打误撞:走进城隍                 博士·居士·六榕

            古祠流

          辽西之行

            朝阳北塔                              朝阳南塔

            三燕佛图                              振羽翱翔

            梦回千年                              古塔晨

            朝阳关帝庙

        桓仁行纪

            桓仁归来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1)——五女山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2)——仰望天际——望天洞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3)——一首欢乐的歌——大雅河漂流

         辽阳纪实

            辽阳琐记                          辽阳市博物馆

            东京陵                            广佑寺

            王尔烈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

            辽阳市博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