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 (1)

(2010-06-29 12:43:42)
标签:

桓仁

五女山

高勾丽山城

集安

万乐岛

桓龙湖

黄山

蕨类

恐龙

天柱山

蜀道

分类: 【天涯行者】

“辽宁第一景”——五女山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 <wbr>(1)

    初入桓仁县城的路旁竖着一个硕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这种广告牌几乎在各地都有,夸大其词的造势宣传者居多,因此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广告牌的时候,我也以同样轻视,或微微带有一些调侃的气息去看它的,但当我渐渐融入桓仁的怀抱时,尤其是在第二天登临五女山的时候,我肯定了我的那种习惯的轻视是何等的武断,如此之地,不如诗如画,还有哪个敢担此名呢?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 <wbr>(1)
(五女山山城南城墙遗址)

    五女山,我是冲着它世界文化遗产的光环来的,高勾丽山城,高勾丽的第一王城,但除了震撼古人的智慧外,更多地是那触目的秀色可餐。两千多年前的那位王子,在一次失意的宫廷争斗后败走这诗意的五女山,于是,一座高大的王城就树立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山城已经很残破了,几段沧桑的城墙,以及一批大型的建筑遗址、居民遗址和哨所遗址等,简单的几块山石记录下先人的智慧和不懈,留给后人的只是无限的遐想。居民的住宅应该是地穴式的,可能只是比新乐遗址中的地穴稍微好一点(新乐是用草做的,高勾丽山城是用石头做地基的)。大约哨所在当时的王城是最主要的建筑之一,至少应该是现在看到建筑最多、最为灵活的一种建筑。哨所遗址到处都是,在居民聚集的地点,在山崖之上,看来山城的防御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站在哨所遗址的山崖上眺望,拿一把玩具弓弩,想象自己是一位威武的兵士,山下桓龙湖水漾着阳光,万乐岛就在飘渺虚无之间,再远处是绵绵的山川和静谧的桓仁城,一个优美的反S构造出一个安逸的太极城。当然哨兵应该没有我这么舒适,他们应该是严肃的,也许都没有心情去欣赏一下周围茂盛的山林、烂漫的山花和活跃的山鸟,他们所关注的就是远方某一个点,或者就是山脚下那个蠢蠢欲动的敌方。哨所旁总是有山道的,一有消息就立刻通知王城内的王官大臣们。五女山上的一号、二号和三号建筑基址都是非常大的,有人称之为东方第一卫城。站在基址的外围,看着眼前庞大的遗址,有点不知所从。不知道这样一座建筑曾经是做什么用的,是那位王子的宫殿么?是大臣们的议政大厅么?还是某种祭祀的场所呢?或者它们是全部用青石垒成的么,那为什么又只剩下地基了呢?是谁摧毁了这样一座高大坚毅的城池?如果不是全部用青石垒成,那么它们上面又是个什么样式呢?没有去过集安(集安是高勾丽第二代王城,与五女山山城一起荣登世界文化遗产),不晓得那里的高勾丽王城有没有一些复原的建筑,至少是一些照片可参考。我想象着高勾丽的伟大,在这样一个险而绝的山顶上构筑一座城池,这需要怎么的气魄和胆识。但我又一直在疑问:这样一座处于山巅的城池,真的能起到防御的作用的。虽然它永远处于高处,有着万夫不当之勇,易守难攻。但退一步讲,从这么一座大山冲下来攻击别人是不是也相当成问题呢?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 <wbr>(1)
(坚毅的山)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 <wbr>(1)
(飞来峰,上不去)

    五女山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五女的遗迹,对于这五女的由来也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五个女子在山上屯兵,看来都是巾帼英雄花木兰之类的人物;而有的则认为是五位仙女为了救苦救难而降临本山的。山上和县城中的雕像告诉我,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五位飘逸的仙女飘离了仙界。山上有五女松、五女泉、五女庙等。仙人的浪漫总是不同寻常的,即便是仙人们作出一点出格的事情,诸如吕洞宾三戏白牡丹之类的,也照应会称为大仙为世人顶礼膜拜。也许当年的王子也是感遇了这五位仙女才决定在这里兴造一座城池的。五女山上没有那么多的怪石奇松,如果非要说有怪石的话,那么飞来峰应该算一个。很突兀的冒出那么一块石头,但也不是想天柱山、黄山奇石那样的灵巧,而是带着北方汉子的粗旷和坚韧。山上的植被特别的丰富的,据说这里是长白山的植被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很多蕨类的植物,这是恐龙时代的最茂盛最狂野的一种生物了,但不晓得什么原因,蕨类在某一天就减少了,随之恐龙也灭绝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蕨类植物(当然不排除之前看到不认识的情况,毕竟蕨类有太多的种类),那一株株青绿青绿的,特别的喜人。山石是五女山坚强的骨架,土黄色的山岩,微微透着一种红色,粗粗的,特想北方躬耕的庄稼汉的。而绿色则是五女山迷人的衣裳,是庄稼汉最宜人的新嫁娘。如果非要说五女是来自天国的仙女,那么我宁愿相信她们一定是穿着绿色的衣服降临的。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 <wbr>(1)
(这些应该就是蕨类,这种植物在五女山特别的多)

    山上没有奇石,但一线天的地貌却非常多见。双峰对垒,一径独摇,崖缝上长着一些新鲜的植被,透着头顶那一道明堂儿的天色,带着一种透视的色泽,特别的唯美。扶着两边质感的岩石,小心翼翼的往上或往下行走,还不是摆个POSE让朋友帮着拍个照片。其实何曾不心惊呢?当自己走下的时候,回首再去望来时的路,真的很诧异:我是从那里来的么?那高高的栈道,走上去感觉有点颤,当然可能是我心虚的错觉。都说蜀道难于上青天,这五女山道一点也不逊色于蜀道之难。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 <wbr>(1)
(秀色)

    有人说高勾丽山城已经太过于遥远了,是的,它已经残破了。但这些微的遗痕已经冲击了我们现代人的心灵。当我们面对这些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很渺小,甚至很笨。因为有些技术我们今天却做不到。更何况置身于这秀色山水之中呢?“松抱一线月,云绕五女城”。真是可惜了,没有看到五女山的一线月色,更没有看到云环雾绕的五女山城。因为我们是在一个炎热的偏旱的时节登临的。但一点小小的遗憾,也许正好是一个完美的句号。可以给自己很多的留恋与想象,也许在某一个梦里就会魂游五女云间了。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 <wbr>(1)
(五女山山城南门留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