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贾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2009-07-31 07:28:33)
标签:

贾母

红楼梦

人物形象

分析

文化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风之子闲侃红楼梦之十三

在拙文《《红楼梦》中贾母如何破金玉良缘》中,我已经说过,高鹗后四十回续本最大的败笔之一,就是把贾母写成了“金玉良缘”的支持者。而我这样说,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在宝玉和黛玉的爱情遭受“金玉良缘”危机时顶着巨大的压力,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而且还因为她是贾府“正义力量的代表”。

那么,贾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首先,贾母有大慈悲心肠。

在小说里,我们随处可见贾母对于那些小厮小丫头的疼爱。随便举个例子,清虚观打醮,一个小道士因剪烛花,在贾母等一干人进来的时候躲避不及,再加上惊慌害怕,撞在了王熙凤的身上,被王一巴掌打得满地乱滚,而众人也都叫喊着要收拾这个不懂规矩的小道士。这时,“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来。那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别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儿,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即便是对这样一个素昧平生、微不足道的小道士,贾母也如此悲悯,难怪贾府的小姐们甚至丫鬟、戏子们都会得到善待,这和贾母的慈悲心肠是大有关系的。

其次,贾母是个唯美主义者。

老太太懂美,欣赏美,也喜欢美,因此,但凡长得清秀端庄美丽的孩子,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老太太都非常喜欢。男的比如宝玉、秦钟,女的比如黛玉、宝钗、宝琴、邢岫烟等等,都因为长得美而得到老太太的宠爱。

第三,贾母懂得珍惜女孩儿。

贾母虽然生在一个男权的社会,但她并不因此发生马克思所谓的“社会的异化”,成为鄙视女性的女性,按照女权主义的观点,这是女人最大的悲哀。贾母不是这样,相反,她凭借自己尊贵的地位,尽量多的疼爱女孩子。因她“极爱孙女”,便把迎春、探春以及惜春三个孙女都要过来跟自己住,而以前元春未入宫以前也是跟贾母一块过的。还有后来因母亲亡故而被贾母接过来的黛玉,还有因父母早亡遭受叔叔婶婶折磨的史湘云,以及薛宝钗、薛宝琴、邢岫烟等等,都得到过贾母的关照和呵护。如果说贾宝玉的“女儿至上论”有渊源的话,渊源就在贾母这里。也许,宝玉的思想就是在祖母的熏陶影响以及与祖母身边的女儿的交往中形成的。

第四,贾母疾恶如仇。

贾赦看上了贾母的贴身大丫鬟鸳鸯,想尽千方百计要达到目的,被贾母知道,臭骂了一顿。她宁愿为了个丫头,也敢于得罪自己的大儿子,表现出一种正义凛然的风骨。而这其中,她最不满意的就是贾赦贪得无厌,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好色,娶了一个又一个;以及自私不孝,只想着满足自己的性欲,而根本不管母亲有无妥帖的人照顾等等。贾母对于这些恶劣品质的极度反感都被鲜明的表现了出来。与为了一点私利来劝说的鸳鸯的嫂子以及主动帮自己丈夫找小老婆的邢夫人相比,贾母的人格显得相当的高贵和刚直。

第五,贾母重感情。

他疼爱宝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宝玉很像他的爷爷,也就是贾母的丈夫。在清虚观打醮一节,张道士说宝玉象他爷爷,“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说到丈夫就满脸泪痕,说明贾母和丈夫感情很深。而她疼爱宝玉也是因为这个孙子依稀有丈夫的影子,能够使她得到安慰。还有,她之所以如此宠黛玉,也是因为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所以她要守着黛玉,就仿佛是守着她疼爱的小女儿贾敏一样。鸳鸯服侍贾母多年,日久生情,老太太就再也离不开她,甚至为此和不孝的儿子贾赦翻脸。

第六,贾母见不得恃强凌弱。

上面所说的对小道士的悲悯、拒绝贾赦纳鸳鸯为妾的要求甚至包括对女孩子的偏爱,都表现出贾母同情弱者的一面。而这种性格,集中体现为贾母挫败王夫人和薛姨妈等人的“金玉良缘”的阴谋。因为,这是一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集团在算计一个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女孩子林黛玉的阴谋,贾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即便是得罪皇妃也在所不惜,伸出温暖的羽翼,为自己苦命的外孙女提供一片安宁的天空。

这些品质,即便是一个须眉男子也未必能够同时具有。在我看来,正是因为贾母具有上述难得的品质,使她在贾府拥有极高的威望。而且,贾府之所以能够形成自宁荣二公以来皆宽柔以待下人的风气,也跟贾母大有关系。而她之所以敢于违逆皇妃贾元春,也正是因为这个孙女,“自幼亦系贾母教养”,“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贾府上下,只有老太太有这个底气敢跟作为皇妃的孙女较劲。

这样的人物,当然有足够的资格成为贾府“正义力量的代表”。

相关:

《葬花词》隐喻林黛玉之死

《红楼梦》是一部脏话连篇的名著

贾府无耻侵吞了林黛玉家巨额财产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门第大PK

《红楼梦》的谐音艺术

《红楼梦》中何谓“钗黛合一”?

揭秘《红楼梦》中贾元春之死真相

揭秘红楼梦中贾府事败被抄真相

刘心武谓秦可卿卧室陈设说明什么

《红楼梦》中秦可卿真的是公主吗

揭秘“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真相

贾母王夫人关于贾宝玉婚姻的争斗

贾母喜欢薛宝钗吗?

如何客观看待薛宝钗

贾赦贾政是否贾母亲生子?

薛宝钗到底爱不爱贾宝玉?

贾母为何力主贾宝玉林黛玉结合

薛宝钗到底有多“厚道”?

《红楼梦》中贾府的靠山是谁?

贾母为何如此疼爱林黛玉?

林黛玉果真是“小心眼儿”吗?

王夫人是如何“挤兑”林黛玉的?

王夫人果真是“菩萨心肠”?

为刘心武红学研究纠正一个错误

薛宝钗为何“落选”?

《红楼梦》中贾母如何破金玉良缘

 金玉良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余秋雨谓中国文化是小人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