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红菱苏州菜市场咸水鹅芡实 |
分类: 江南美食 |
去苏州菜市场的念头闪过一次,马上打消了,时间不够。
坐游2路去山塘街,公交车用好听地吴侬软语报站,从头到脚的经脉舒服透了。
到站了,还要步行一段儿,从小桥流水的吴门巷中穿行,初极狭,才通人。复行十几分钟,豁然开朗,鸭鹅相闻,吴门人家的菜市场现在眼前,如武陵人入了桃花源。
小杂货铺中各种机制面条,来客多是称面条的。米酒酒曲挂在最明显的地方,可见吴地与米酒有多亲近了。
巷口朗润起来了,人涨起来了。这个人不知在捞什么,忙得不可开交。
是传说中的水红菱,确实漂亮,原来《红楼梦》中香菱的名字这样美,难怪夏金桂吃醋了,非要改成“秋菱”。
“初秋时采菱,实在是欢乐的劳动场景,水上绿盈盈的一片,妇女们各用小舫,或红漆的菱桶,箕坐其上,擎牵菱索,纤手乱摘,拥腰满胯,女伴相逢,歌声袅袅不绝。(王稼句《姑苏食话》)”(图为周庄实景演出采菱采芡的情景)
鸡鸭鹅鸽,各种家禽,还有鸽子,为我后来买到鸽子蛋垫定了基础,当然此鸽子蛋非彼鸽子蛋。
卖鲜鱼虾的,有种鱼看着眼熟不认识,问:这是黄腊丁?摇头。这是黄鸭叫?摇头。这是昂刺鱼?点头。这是苏州的叫法。
卖青鱼丸的
中午卖热菜冷菜的摊位
又是一家点心店
蟹壳黄,一种酥饼
鸽子蛋,三块一个,我买了几个,把牙具盒腾空了,把鸽蛋完好无损地装了回来。《红楼梦》里刘姥姥吃鸽蛋,因此很多红楼酒店都有这菜,大都用鹌鹑蛋代替。鹌鹑蛋跟鸽子蛋差距太大了。
老字号荣阳楼。中午时糕团都卖完了。只有面条了,这里的苏式面条是平民的价格,比同德兴亲民多了。
市场的一个角落,有一个妇女正在忙乎着,幸好我提前做了一些功课,猜到她在剥鸡头米。“菱芡皆水物,菱寒而芡暖者,菱花开背日,芡花开向日,故也。(李惟熙)"因为芡实性暖,可以入药,有益精气、利耳目、止烦渴、除虚热等功效。人们爱吃芡实,不但因为它具有营养滋补价值,还因为它佳妙可口,比起其他水生食物,别有一种风味。(王稼句《姑苏食话》)”
王稼句在《姑苏食话》这样写:芡实果然好吃,剥芡实却是一件苦事,因为它的壳十分坚硬,得用剪刀剪开,才能剥肉。如今集市上,每到这一季节,便有人手戴铜指甲,现剥现卖新鲜芡实。旧时江南水乡的蓬门贫女,乃至中等人家的妇女,都将"剪鸡头"作为一项副业,以贴补家用。民国时有人写了这样一首诗,说的就是"剪鸡头"的辛苦:"蓬门低檐瓮作牖,姑妇姊妹闪第就。负喧依墙剪鸡头,光滑圆润似珍珠。珠落盘中溜溜,谑嬉娇嗔笑语稠。更有白发瞽目妪,全凭摸索利剪剖。黄口小女也学剪,居然粒粒是全珠。全珠不易剪,克期交货心更忧。严寒深宵呵冻剪,灯昏手颤碎片多。岂敢谩夸十指巧,巧手难免有疏漏。十斤剪了有几文,更将碎片按成扣。苦恨年年压铁剪,玉碎珠残泪暗流。"节俭人家,还将芡壳晒干,作为冬季的燃料,放在手炉、脚炉、掇炉里可以代替炭墼。
不远处,有鲜芡实卖,连壳十几块钱一斤
卖百合的
听起来谗人的酒酿米糕刚到中午就卖完了
蜜汁藕
吴门人家
吴门人家
吴地的笋,当地叫扁尖的
苏州小巷里花布店,很耐看的那种
菜摊,过去苏州没有菜摊,只有船家一早划船经过之处,自有小篮儿将菜钱从河边人家吊下来,再将鲜蔬送上去。无论多好多便宜的菜,吴地都不多买,每天都要吃鲜菜。
吴门人家,几样精致的小食,静静地等候买家
每样都不多,干净精致,这小样,茶叶、虾干、鳝鱼。。。
咸水鹅和椒盐排条,等我折回来买时这家咸水鹅却就卖光了。
又是一家咸水鹅和草黄鸡的摊位
苏州老字号卤菜店,咸水鹅正当时,苏州饮食的时令性很强
我买了咸水鹅,上火车之前又买了一些在车上吃,毕竟不常见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