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完全按计划行事,这是上月立定的题目,因时间关系没有写出,现补上。
三大理由证明房价在零八年不会出现拐点。宏观背景表现在经济双防、微观背景表现在清理与去囤积行为的余地甚多、中观层面的问题则来自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合流。
第一大理由:奥运加经济双防因素。
如果仅止有奥运因素,那只能证明短期内某些城市房价可能稳定或反弹。但当奥运加上经济双防的任务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由于外汇价格稳定、外贸顺差及结构调整、控制非朝阳行业产能这些构成经济双防主要内容的具体措施,都将会产生扩大范围的内需;辅之以收入分配机制与体制的局部改革,很自然地会产生购买力,也会坚挺部分投资客的投资信心。一旦其他投资市场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他们可能杀回楼市。
第二大理由:供应不足隐藏着政府与开发商的合力继续存在并左右着各地房价。
不要忘记政府与开发商,如同老赵与小宋,谁也离不开谁,但是前提是春晚,如果没有春晚他们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目前的楼市相当于春晚,政府与开发商是一对笑星,合演着一曲向和谐进军的闹剧。
目前各地保障计划与商品化用地供应计划都在研究或出台。其间一个重要的有意思的话题,用一位博友的妙言就是“软约束”。在保障资金、保障住房总供量上的软化,而在配建贴建方面的硬化,清理土地囤积释放出的一些旧项目等,全部合流形成零八楼市的八宝粥。
即使全面调控升级,基于八宝粥的存在,各地房价一定会维持至少百分之五的稳定涨幅,请问:是防经济过热并保持一定的有效速度厉害还是让各地房价发生实质性拐点从而导致经济停滞厉害?
第三大理由:留有余地是根本原因。
房贷新政有没有余地?绝对有,通过联网来确认是否第二套房目前已出现执行不刚性的现象;闲置土地管理办法及各地的实施条例,都留有余地,即使上马也存在一年左右的建设期,一旦贴上保障住房配建的标签,周期或许更长,躲避闲置土地管理办法轻而易举;各城市的地源中,也存在政府闲置的问题,这是政府打着储备经营的旗号,实际就是进行了部分市政建设与拆迁实施,或局部收购手续办理了,整体出让尚待时日,有的甚至带着明显的用途来出让:在湖北某市出让用地条件里写着,买方必须具备某某市场经营资质,明摆着拒绝第三者于千里之外。再看看小产权房,我们驱车走走每个城市的周边,都会看到类似乡产房的存在,但土地都经过了一轮买卖,由集体而其他。
笔者重提自己的一个观点,行政降房价才是方子。否则就是嫁接式调控房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