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高考
李晓东
1977年,邓 小
平拨乱反正之后第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恢复全国高考。当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这条消息后,高兴得跳起来。虽然没有考取的把握,但毕竟有了参与选拔的机会,这对我这个连“红
卫 兵”都政审不合格的右派子女来说,无疑做梦娶到了媳妇.......
我是1970年中学毕业下乡插队的知青,1974年回城到商店当了买布的营业员。期间看到别人入党、参军、上大学、当工人......心中只有羡慕。因为那样的好事,八辈子也轮不到我。如今,自己也有了报考大学的资格,心理能不高兴吗!
当我满心高兴地找到单位领导,说明自己想报考大学的愿望并请求其开具报名介绍信时,立刻被浇了一盆冷水(当时的政策规定:考生必须持有单位的介绍信,以证明所在单位是否同意报考的意见)。我所在单位的领导姓张,五十岁左右,整天一付“阶级斗争的面孔”。他板着脸声色茬厉地挖苦我:“你报考大学,这是想走白专道路啊......那可不行!”我用眼神瞄到他那铁青色的满脸横肉,耳边不断回响他那无限上纲的否定语调,哪里还敢分辨。刚刚还心花怒放的高兴心情就这样被他浇了个透心凉,冷得我浑身的热血几乎都凝固了下来,再没了一点心情。一天无精打采,一夜的暂转失眠,第二天我竟自己去了商业局。既然单位领导不准我报考,我只好找管他的上级。因为我不想轻易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商业局主管政工的科长姓张,是位年近五十岁的老太太。她丈夫当年是县革命委员会主任(相当于今天的县长),女儿是重点高中“快班”的尖子生。当她听明白我想报考大学的想法后,不屑一顾地甩给我一句:“你根本考不上!别报考了!.......”说罢便丢下我,又忙着跟别人聊天去了。我紧随其后,忐忑不安地向她哀求道:“我想....考考试试.......”
“试啥?你说你考不上还试个啥?!”她一脸的鄙视。
“再说了,报名手续麻烦麻烦地......”她不耐烦地说罢,再也不理睬我。
没想到还没高考,报名这关就如此难过。我有些丧气,但更多的是不平与与愤怒!我在心里想:“革 命 青
年报考大学,是因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学文化呀,怎么说我是走白专道路呢?.......”
“怎么回事呀?!四人帮去年已经被粉碎了,当领导的怎么还是那张阶
级斗争的面孔?”
我在心里对这两位领导很有些愤愤不平,我任认为他们二位仍然是四人帮的极 左路 线的余 孽,是典型的压
制 革 命 青年报考革 命的大学!
我认为,报考大学是党给我们青年的权利,《人民日报》社论中明确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符合条件的青年报考.......”你们凭什么横档竖拦地不准许我报名呢?......
我带着一肚子不理解,拿着《人民
日报》社论,又找到了商业局长。我强压心中怒火,嘴上却毕恭毕敬地说:“xx局长,我想跟您咨询点事.......”
“说吧.......”局长是位年轻的领导干部,也是位漂亮女孩。当时也就25岁左右,高个儿,身材苗条,经常一身洗得发黄的军装,分外英姿飒爽。
她原本是我们百货公司的副经理,因为表现突出,不久前才被提拔为局长的。我特佩服她的演讲口才,她讲话不用拿稿,语言干练,办事雷厉风行.....
我问她:“作为革命青年,我响应党的号召,报考大学,是否可以?”
“当然可以,应当支持呀!”
她的一句话立刻就让我感到一股温暖........我接着问道:“可我们单位的主任,局里的政工股长不同意........”
她听懂了我的苦衷,略为沉思后安慰我:
“别着急,我帮你说.......你放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暗自高兴得又要心花怒放。
高考报名这关终于顺利的通过了,但平日的刀把却攥在商店主任的手里。
为了备考,我想复习,想看书,想听辅导.......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得上班。作为营业员,我必须每天8小时站在柜台里卖布,进行所谓的“三尺柜台内的小长征”。又因为我们商店领导思想极左,每天下班后不许回家,全体同志还要集中学习毛
主 席最高
指示,还要阅读“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为此每天下班之后,还要再折腾两个多小时。这样一来,我每天的工作时间可就不是8小时,而是10个小时了,也就是说严重影响了我的复习备考.
对我来说,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前途,时间甚至会改变我的命运.....因此,我要抓紧时间,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时间,哪怕一分一秒也舍不得放过。
我与同志达成默契,只要领导不在,我就卷曲身子藏在柜台里看书,而同志也站柜台边替我“放哨”,发现“情况”,立刻敲击柜台通知我......
临近高考前,为了有个整块时间“冲刺”,我求人在医院开了一周病假条,想在家里整天整宿地复习一周。谁知刚休了一天,第二天,对面柜台的魏姨便跑到我家告诉我:“小东啊!快上班吧,主任说要召开全店的批判大会,分析批判你........”
情况如此严重,第二天我只好上班,当晚的学习会上,那位主任再次绷起“阶级斗争的面孔”,不点名地怒斥我:
“.......咱们单位有人想走白专道路,我告诉你,别说你考不上,就是考上了,也绝不能让你去走白专道路!”
此后,我更加小心翼翼,不敢迟到早退,不敢看书复习,不敢请假.....甚至连参加高考那三天,也被扣发了工资。那种感觉就好像我在偷偷的干坏事,而且,我竟然在监督人的面前,每天都在不停的干坏事,而且会随时遭到被有关领导组织的全体职工同志的分析批判……
只有下班之后的我,才像获得自由的囚犯,扑到书里用心地研读,再不用左顾右盼的抬头观察是否有人监督我?是否会遭到那位张姓领导组织的批斗会及大家对我的分析和批判……
没有老师指导,没有同伴相商,只有自己在家一个人自学,遇到困难,自己理解、消化。我每天都学习到后半夜,一年下来,圆润的面颊瘦成两个大坑,体重硬是掉了十多斤......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而局里的那位政工科长见到我,再没有了“考不上,报名有啥用?”的腔调;有趣的是,她自以为骄傲的女儿(开原重点高中应届毕业生,而且是火箭班的尖子生),却没能考上;商店那位主任,也没能做到“考上也不放你走”!相反,因为文革期间参加批斗革命干部致死人命,他被撤职处分,离开了领导岗位。
而新任领导吴玉宝主任却把我当做青年中的先进典型,他还组织全店同志召开了一次欢送我上大学的欢送会,在会上表扬了我爱学习的精神,还号召商店里的年轻人向我学习。在欢送我上大学的会上,商店里的团组织也吸收我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并赠送我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感动的我热泪盈眶.......
今天,我回忆起这段往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那一幕幕情节和一幅幅熟悉的面孔让我体会到生活的苦辣酸甜......
我真心感谢党,感谢邓 小
平,感谢身边的每一位同志,感谢恢复高考的政策,高考使我的命运有了转折。
下面的图片为我们提供了大数据的统计的全国高考历年录取的比例,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1978年录取比例为6.6%,这是全国的平均比例,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录取比例,我估计能达到10%左右。轮到落后的开原地区,恐怕录取率连5%都达不到的。
由于统计方法的不同方式,我曾经看见过并写入到我的博客文章里面的国家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关数据是:
1978年的全国高考录取率为26:1,也就是26名考生只能被录取一人,当年的高考规定:每个考场限定30名考生,由此推论,每个考场只能考取一人。
更令我困难的是,所有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都有复习的时间,有人给辅导或者参加高考辅导班儿。而我,一天也没有请过假,更没有一天的复习时间,与之相反,我每天还要起早贪黑的加班加点上班,下班时间到了,不允许回家,还要学习《两报一刊》。即使参加高考的三天,也还要被单位扣掉工资……
单位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明确宣布我走的是资 级白专道路,别说考不上,即使考上了也不允许你去!单位领导还歇斯底里地吼叫:要为我召开专门的批判会,批斗我!
面对如此困难的窘境,当年的我只好自己在柜台底下偷偷摸摸的复习。我安排同摊的同事为我站岗放哨,让他随时关注领导查岗,及时拍柜台告诉我。可见我当年高考的艰难与曲折.......








预测孩子的发展
培育好孩子是家中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