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勤奋刻苦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谈勤奋刻苦、艰苦奋斗思想作风的培养
中耀
中耀
世界上从没有可以轻轻松松、毫不费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考察一下那些学习上、事业上取得较高成就的人,一定会发现他们都曾有过一段极为勤奋刻苦、艰苦奋斗的经历(甚至终生如此)。
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差;一位学者水平的高低;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之所以形成差别,差就差在是否能勤奋刻苦、艰苦奋斗上。换句话说:那些取得好成绩的人都是他们勤奋刻苦、艰苦奋斗的结果;反之,那些平平庸庸的人,失败就在于他们没有勤奋刻苦、艰苦奋斗精神,没做到应有的努力。
数学家华罗庚有首诗,深刻的阐明了这个道理:
发白才知智变呆,
埋头苦干是第一,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世界上的一切成果都是由付出而获得的回报,务必要懂得这个道理并切切实实的去做。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了解下面三个故事:
历史上最勤奋刻苦的人当属战国时期的苏秦,他因为学习很长一段时期后,以为自己已经学得不错了,就外出谋职。可因其水平一般没人用他,只好懊丧的归来。回乡以后,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从此他发愤读书。为了防止疲倦时伏在案上打瞌睡,他用绳子把头发拴在房梁上,实在困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腿,使自己振奋起来(所谓“头悬梁锥刺股”)。经过这样刻苦学习,他的学识大大提高,后来竟挂了六国的相印。
我们今天,当然不必再学他“头悬梁、锥刺骨”的做法,但是他的这种刻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范仲淹,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两岁丧父,后随母到朱家。朱家经济条件较好,他和朱家的两个兄弟一起学习。那两个人不愿学习,范仲淹劝说他们学习但没用,反而遭到讽刺。后来他就到一个庙上学习。他学习十分勤奋刻苦,每天只煮一次粥,分两次吃。每天起早贪黑的学习,三年后他又到河南“南都学舍”刻苦学习了五年,终于成为一个学识丰富的人(如果不勤奋刻苦,他只能成为一个贫困的农民)。
他当官后,十分关心群众疾苦,深受群众的爱戴。他在任上,曾多次打败入侵者,敌人十分惧怕他,人们说他“胸中有数万甲兵”。他一生勤奋读书,著述很多,成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当代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生于江苏无锡,他祖父、父亲和叔父都是私塾老师。七岁时他随父亲入塾学习。后来父亲被聘为中学教师,他也随父亲到无锡中学学习。在苏州教书的叔叔来信说苏州中学在招高中学生,他虽然学历、学识都不够,但决心去试考,他起早贪黑学习,最后总算倒第一的考上了。
临上学时父亲告诉他:“古往今来苏州、无锡出了不少文人名士,没有一个人不是苦功苦读的结果,这次去一定要下工夫好好学习,千万不要再考倒第一”
钱伟长在学校里自然是勤奋学习,可惜不久,父亲就病故了。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三个妹妹,生活很艰难,他是在叔叔帮助下才读完高中的。
高中毕业后,祖母、母亲都流着泪劝他找工作,此时他听说贫苦出身的化学家吴蕴初愿意资助12名优秀的贫困生读大学。于是他放弃找工作下决心考大学,这期间他自然又是勤奋刻苦的备考。
他终于认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理工学院。他原以文史见长,理化和英语底子都比较差,可是他努力学习,后来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并获得“高梦旦奖学金”。
1940年,他和22名同样学业优秀并有深厚造诣的学生去加拿大留学,他拜师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力学专家辛教授为导师;1942年又去美国,拜师在数学、力学、航天学方面著名的冯·卡门教授门下学习。
在所有的学习阶段,他都表现得十分刻苦,在国外做研究工作时更是废寝忘食的读书,他和导师合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重视。
一次,他应邀给国内大学生讲有关学习问题时说:“世界上没有天才,人的所有才能都是后天获得的,学习就要勤奋刻苦”;他诚恳地告诉同学:“大学毕业后,我也没停止过学习……我现在每天学习时间还比你们多,我每天晚上八点开始,这是我的学习时间,不到凌晨两点我是不停止学习的……”
请看他们的学习是何等勤奋刻苦?如果没有勤奋刻苦自然也就没有他们的成功,勤奋刻苦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有的人一听到勤奋刻苦、艰苦奋斗就心里打怵,甚至害怕:“多么苦的事!实在受不了!”其实,一则是“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上甜”另一方面,只要能学进去,干起来,你很可能会从苦中感到乐。居里夫人为了获得镭,在没有实验室、没有助手的困难面前,她与丈夫两人在一个破仓库里,用一口大锅熬沥青,用一把铁锹昼夜不停地搅动……没有好的饮食、没有足够的休息,经过艰苦奋斗她们终于成功获取了镭。对于这段艰苦生活,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有一种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找到了快乐”。
诺贝尔奖获得者扬振宁说:“什么叫苦?自己不愿做又因为外界压力非做不可才叫苦。我热爱物理,做物理研究没有苦、而是乐。”
过去有两句话:“书山有径勤为路、学海无涯苦作舟。”后来有的人根据自己和一些人的体验将其改为“乐作舟”岂不是改得很有道理。
也有人认为:现在生活好了,用不着艰苦奋斗了。这也是一种误解,再想想我们前面说的话:没有艰苦奋斗,绝不会取得好成绩!我们乍看一些人似乎没有艰苦奋斗,其实这种看法是表面的,是不深入的,事实是现在很多人仍在奋斗着,只是你没能深入的了解而已(我坦直的告诉您:我已是83岁的老年人,身体又多病, 仍在笔耕不辍,现在己是深夜2:00时)。
有的人也许说:现在提倡“减负”,你却强调勤奋刻苦,岂不是背道而驰吗?应当说减负和勤奋刻苦是两码事。过度的、超负荷的负担当然应当减去,但勤奋刻苦的思想作风却应当保持和发扬。前面我们已经充分说明了,那些在学习上丶事业上取得突出成绩的人,都是因勤奋刻苦和艰苦奋斗取得的,那么,我们想要取得好成绩,将做如何选择呢?
当然,我这里强调的勤奋刻苦、艰苦奋斗,不是蛮干、不是不讲求卫生、不爱护身体,而是更科学的劳逸结合、适当的进行体育运动,以求身心健康、以充沛的精力去更好的学习工作,去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已经充分明白了勤奋刻苦、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那么,请各位家长下功夫培养孩子勤奋刻苦、艰苦奋斗的良好思想作风吧!
前一篇:一封陈旧但仍可一看的信
后一篇:成才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