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言与行

(2011-03-07 16:58:41)
标签:

龙泉寺

莆田广化寺

常州天宁寺

法音

坚持

教育

分类: 僧众弟子

【台湾法鼓山参学记四十七·师友互动】

言与行

 

  2009年11月9日黄昏,龙泉寺几位同学作每天的例行交流。

  贤佳法师:“这两天有个体会,就是对人的言和行要分开来看待。一个人可能行为不好,但是他说的话有道理,就要听取。特别是学佛的人,有很多知见嘛,而行持可能跟不上。虽然行持不怎么样,但他说的知见是对的,就应该认真听取。另外一方面,也不因为别人讲得很好,就认为他有实际的行为,就怎么样特别对待。正如儒家讲的‘不因人废言,不以言举人’。确实需要这样,才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言和行。不然很容易迷惑,起烦恼,自己障碍自己。” 


言与行

 

  贤世法师:“就我对师父的了解,师父能讲说,更注重实行。比如博客留言,我以前看它,有时候感觉很烦的。很多人留言就是自己身边的小事:今天孩子怎么了,我今天又不想吃饭啦,或者今天工作又不愉快啦,或者我工作又不想做啦,等等。重复有人问这些问题。而师父一直关照着留言,回复的工作几年没有中断。能坚持下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简单。师父并不是没见过世面。师父很感人的就是这地方,他就是很实。师父在龙泉寺随众上殿,而我有时就不行了,有时随自意乐搞得很晚,早晨就起不来。这方面确实差得远。再怎么发心,没有踏实行持,也成就不了。师父就是很实,不管多么小的事情,再简单的事情,需要做的话,他都会去做,做到后来,自然慢慢就呈现成果。即便有人批评说我们做得不太好,这问题不大,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在努力。不管自己情况多么糟,条件多么差,只要坚持实做,我觉得问题都不是很大。假如很实在地一点一点做,肯定能达到高的程度。一步步踏实做,‘实’就是很重要的。假如不实在地做,虽然学很多东西,往往也只是学些表面的技巧而已,内在还是空的。没有踏实的精神,学习、修行要有大的体悟是不可能的。学所谓的圆顿、新奇的法,还要看自己实不实、基础稳不稳。不然,再大的法也难以学到手,顶多学点技巧。不管哪个人,最后一鸣惊人的时候,最先都是坚持实做的。坚持是不容易的。我自己观察和感受:一般年轻人‘实’的精神是比较缺乏的。师父 ‘实’的功夫是很我们很需要学的。像承担来讲,不管在哪个地方,是不是实实在在把我现在该做的事情每天都做好呢?”

  贤佳法师:“师父认准了目标,做到底,没人驱动他,他自己会坚持做。师父读佛学院的时候,学僧放假了,他留在那里学习,仍然坚持上早晚殿。出来弘法的时候,弘法的事务坚持做,比如博客开办了几年,每天都要花心思。又比如《法音》杂志上发文章,从2007年开始,基本每个月都会发文章,也是很花心思的,但师父认为有必要,就坚持做下来。还比如龙泉寺的建筑,涉及多方面的影响,师父几乎每次回寺都会去工地看,指点设计和施工,也是很花心力的。师父曾经说他对应该担当的事情不会推卸,唯独只推卸过一次,就是莆田广化寺请他当方丈,他当时跑了,后来被演莲法师追回去了。后来其它大的事情没有推卸过,除非认为不合适,而且一旦承担了,就会坚持做下去,除非有什么客观因缘使得不合适再做了或者不必再做了。我知道很多事情,时机不成熟时,师父不让说,而是默默等待时机、准备条件,到肯定能做成时才说,或者做完了再说。”

 

言与行

 

 

  贤世法师:“师父为什么能让各方面很多人尊重、服气,因为他很实在。做出很实在的利人事业。而且对自我的要求很严格,忍辱负重。”

  贤佳法师:“我再补充讲一些事情。师父接任《法音》主编之前,《法音》杂志除了封面,其它都是黑白的,中间没有彩页,印刷很简单,里面的文章主要是学者写的,很少有出家法师的文章。师父接手后,将它中间加了彩页,印刷得很精美。有一次,常州天宁寺宝塔开光,当地政府参与筹办,请师父去开会讨论。师父提了一些建议,比如他们上报活动人数八千人,师父说人数这么多,一场世界佛教论坛也就一、两千人。上报预定正式参加的人数就可以,临时外围旁观的是非正式的。还比如塔的防火方面很欠缺,活动人多场杂,如果失火就不好办,师父特别提醒。他们的副市长说:‘大和尚很务实!’说些实在的事例,我们大家共同学习。”

 

 

 

 

相关链接    2009年台湾法鼓山参学记系列连载:

 

参学记一·走近法鼓:圣严法师与法鼓山——参学前行·法鼓概观

参学记二·台湾掠影:从专业人士了解台湾佛教近况——参学前行·台湾社会背景

参学记三·师友互动:到法鼓山怎么参学——参学前行·师父指点  

参学记四·台湾掠影: 风灾过后的台湾——初赴台湾见闻

参学记五·走近法鼓: 亲闻法鼓教育体系的简介——初到法鼓·与方丈和校长见面交流

参学记六·走近法鼓: 法鼓山大学院教育的理念和运作——初到法鼓·阅读《学员手册》 

参学记七·走近法鼓: 大普化和大关怀教育的理念和运作 ——初到法鼓·阅读《学员手册》 

参学记八·走近法鼓: 法鼓山信众组织体系——初到法鼓·阅读《学员手册》

参学记九·走近法鼓:世世代代为人类点亮明灯——初到法鼓·人员认识及看历史成果展

参学记十·走近法鼓:读万卷书——初到法鼓·了解法鼓山图书馆

参学记十一·走近法鼓:大宗教家的素质与培养——初到法鼓·了解法鼓山僧教育之一

参学记十二·走近法鼓:福慧双修的僧教育——初到法鼓·了解法鼓山僧教育之二 

参学记十三·走近法鼓:解行并重的僧教育——初到法鼓·了解法鼓山僧教育之三

参学记十四·走近法鼓:逐梦法鼓,研修双美——初到法鼓·了解法鼓佛教学院的教学安排

参学记十五·走近法鼓:境教合一的建筑——初到法鼓·参观法鼓山

参学记十六·走近法鼓:学习放松——初到法鼓·体验禅

参学记十七·法鼓山外:重树法幢——校外教学·参访嘉义义德寺、妙法寺

参学记十八·法鼓山外: 读书之福——校外教学·参访香光尼众佛学院 

参学记十九·法鼓山外: 印顺长老的追求——校外教学·参访福严精

参学记二十·参学心得:角色和愿心——校外教学·心得感

参学记二十一·走近法鼓:法鼓山课程之初体验

参学记二十二·走近法鼓:学风严谨、注重集体的佛教研究——留日教师的经验介 

参学记二十三·走近法鼓:融入生活、融入大众的台湾佛教——参观法鼓山德贵学苑与云来寺 

参学记二十四·走近法鼓:见识法鼓山的客堂接待系

参学记二十五·法鼓山外:一年一度的佛学论文发表盛

参学记二十六·师友互动:时刻保持好学的心

参学记二十七·师友互动:多方位学习 

参学记二十八·走近法鼓:圣严长老的悲

参学记二十九·走近法鼓:法鼓山的

参学记三十·走近法鼓:把自己的身、口、意向全世界转播——法鼓山的早斋开 

参学记三十一·参学心得:什么是无

参学记三十二·法鼓山外:苦行度众,道范利人——参访承天禅

参学记三十三·参学心得:宗派圆融

参学记三十四·走近法鼓:佛教的现代价值与应用——正念疗愈与安宁疗治

参学记三十五·走近法鼓:这个校长不一

参学记三十六·走近法鼓:法鼓山的禅法(一

参学记三十七·走近法鼓:法鼓山的禅法(二

参学记三十八·走近法鼓:禅修初体验

参学记三十九·师友互动:会心的交流 

参学记四十·走近法鼓:禅法在欧美的弘传——听果元法师介绍欧美佛教情况

参学记四十一·法鼓山外:冰清玉洁莲因寺——参访台湾莲因寺 

参学记四十二·法鼓山外:灵岩宗风传台湾 ——参访台湾灵岩山寺 

参学记四十三·参学心得:参禅与学教

参学记四十四·参学心得:学术与信仰 

参学记四十五·走近法鼓:佛法行世间 

参学记四十六·走近法鼓:深爱中国的华侨沙 

参学记四十七·师友互动:言与行

参学记四十八·参学心得:见识法鼓山修持与研究并重的汉传禅佛教——参学报告(一) 

参学记四十九·参学心得:理解人间佛教——参学报告(二)

参学记五十·参学心得:见识社会化的台湾佛教 ——参学报告(三

参学记五十一·参学心得:两岸情深,法味更浓——参学报告(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周末义工风采
后一篇:法师的身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