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法行世间

(2011-03-03 18:08:36)
标签:

东亚

法鼓山

佛教

龙泉寺

清大

佛法教育

教育

分类: 僧众弟子

台湾法鼓山参学记四十五·走近法鼓

佛法行世间

 

  2009年9月23日黄昏,龙泉寺几位同学作每天的例行交流。

  贤生法师说:“今天把法鼓山的校训的解释读了一遍,很受震撼!每天早殿后念的那个,也就是法鼓山的人应该如何行持、用心。把法鼓山人的一个标准设定出来了。出家人要声闻相、菩萨行。声闻相是要注意待人接物的威仪等等,菩萨行就是慈悲智慧等等。”

  贤益法师说:“今天我向果晖法师请教法鼓山的人间佛教是怎么做的。他说这个话题比较大,让我先自己查阅一些资料。他说法鼓山做人间佛教事业,得到社会各界认可,所以才有了法鼓佛教学院的教育证书等。希望我们大陆这边也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把佛法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说相信未来的大陆会比台湾做得更好。”

  10月31日黄昏,龙泉寺几位同学作每天的例行交流。

  贤佳法师:“今天听‘东亚静坐传统与佛教禅坐传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报告。感觉在法鼓山这边的场次比台湾清华大学那边的场次办得更隆重一些,场面上更好一些。清大办得很局促,档次不够。在法鼓山办得才真正像国际学术会议。这也显示法鼓山在建设时对这方面的设计考虑做得很好,很容易办这种会议。”

 

佛法行世间
东亚静坐传统研讨会清华场次

 

  贤世法师:“上午我也去听了研讨会。会议组织得成功,我觉得是因为有一个信仰团体来主持的,可以组织很多人力,有很多义工支持,义工们支持活动也很有经验,这一点一般世俗单位没办法比。世俗要动员行政力量,必须要支出相当多经费。有信仰的寺院、教团组织活动就有这样的好处。师父也曾经说:慈善的活动必须借助信仰的力量。有信仰的力量可以组织很多人志愿参与,不然人力的财政支出就很大。佛教团体办国际活动,组织上有优势,但可能学术水准不一定会很高,这样看主持单位的能力。如果组织得成功,但学术水平不高,那也不看好。他们这边很多方面比清大做得细致、到位,比如论文集就做得比清大的好。”

 

佛法行世间

佛教禅坐传统研讨会法鼓山场次·演讲席

 

  贤佳法师:“清大的就没有编订成册,一页一页,散发的。”

  贤世法师:“的确可以看出法鼓山这边工作效率很高。另外,看到佛教学院的学生英语水平很好,他们很多人用英语问答。我只能间隔间隔地听懂一两句。上午好几场是用英语和日语讲的,我就基本听不懂了。语言方面是我们比较欠缺的。”

 

佛法行世间佛教禅坐传统研讨会法鼓山场次·听众席

 

  10月7日黄昏,龙泉寺几位同学作每天的例行交流。

  贤生法师:“下午听了一个关于‘心理创伤与正念疗治’的讲座,挺受启发的。他们是在西方国家用数息法治疗心理疾病:精神病患者或者抑郁症等。说‘我们只卖呼吸,不卖药’。她是想用佛法的方式变通一下,称为‘正念治疗’,让人不感觉是宗教。特别教人认识心理问题只是一个想法,不必去压迫它,接受它,然后看清楚它,明白它就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就不受它影响。比如很恨某一个人或很喜爱某一个人,明白它只是一个想法,面对、接受,然后把它放下。最后有人提问:‘你整天面对这么多人的倾诉,像垃圾篓一样,你自己怎么样?’她说他们这些心理医师经常到寺院里依止法师实修的。她说:‘我面对病患越多的时候,我必须越清净。’他们这些人是有心理医师执照的,而法师不会得到执照。我在寺里认识两个心理医生,其中有一位是居士,还写过几本书,影响还挺大的。他会用佛法的道理引导病患者。他也非常注重实修。他说:‘你要帮他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你自己心理不行的时候,是解决不了的,而且很容易被病者的情绪感染。’引申到我们来说,同样的道理,我们去接引众生,你自己功夫不行,一样会被杂染的境界所影响。反过来说,法师引导这些心理医师,心理医师去引导病人,虽然是一个间接的过程,也是一个心智、心力的传递。自己要有一定的功夫,至少诵经、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拜佛、或者持戒、或者打坐、或者参禅、或者忏悔等等,是要做的。内心的修为功夫是很重要的,决定以后能接引什么样的人,能接引到什么程度。”

 

 

 

相关链接    2009年台湾法鼓山参学记系列连载:

 

参学记一·走近法鼓:圣严法师与法鼓山——参学前行·法鼓概观

参学记二·台湾掠影:从专业人士了解台湾佛教近况——参学前行·台湾社会背景

参学记三·师友互动:到法鼓山怎么参学——参学前行·师父指点  

参学记四·台湾掠影: 风灾过后的台湾——初赴台湾见闻

参学记五·走近法鼓: 亲闻法鼓教育体系的简介——初到法鼓·与方丈和校长见面交流

参学记六·走近法鼓: 法鼓山大学院教育的理念和运作——初到法鼓·阅读《学员手册》 

参学记七·走近法鼓: 大普化和大关怀教育的理念和运作 ——初到法鼓·阅读《学员手册》 

参学记八·走近法鼓: 法鼓山信众组织体系——初到法鼓·阅读《学员手册》

参学记九·走近法鼓:世世代代为人类点亮明灯——初到法鼓·人员认识及看历史成果展

参学记十·走近法鼓:读万卷书——初到法鼓·了解法鼓山图书馆

参学记十一·走近法鼓:大宗教家的素质与培养——初到法鼓·了解法鼓山僧教育之一

参学记十二·走近法鼓:福慧双修的僧教育——初到法鼓·了解法鼓山僧教育之二 

参学记十三·走近法鼓:解行并重的僧教育——初到法鼓·了解法鼓山僧教育之三

参学记十四·走近法鼓:逐梦法鼓,研修双美——初到法鼓·了解法鼓佛教学院的教学安排

参学记十五·走近法鼓:境教合一的建筑——初到法鼓·参观法鼓山

参学记十六·走近法鼓:学习放松——初到法鼓·体验禅

参学记十七·法鼓山外:重树法幢——校外教学·参访嘉义义德寺、妙法寺

参学记十八·法鼓山外: 读书之福——校外教学·参访香光尼众佛学院 

参学记十九·法鼓山外: 印顺长老的追求——校外教学·参访福严精

参学记二十·参学心得:角色和愿心——校外教学·心得感

参学记二十一·走近法鼓:法鼓山课程之初体验

参学记二十二·走近法鼓:学风严谨、注重集体的佛教研究——留日教师的经验介 

参学记二十三·走近法鼓:融入生活、融入大众的台湾佛教——参观法鼓山德贵学苑与云来寺 

参学记二十四·走近法鼓:见识法鼓山的客堂接待系

参学记二十五·法鼓山外:一年一度的佛学论文发表盛

参学记二十六·师友互动:时刻保持好学的心

参学记二十七·师友互动:多方位学习 

参学记二十八·走近法鼓:圣严长老的悲

参学记二十九·走近法鼓:法鼓山的

参学记三十·走近法鼓:把自己的身、口、意向全世界转播——法鼓山的早斋开 

参学记三十一·参学心得:什么是无

参学记三十二·法鼓山外:苦行度众,道范利人——参访承天禅

参学记三十三·参学心得:宗派圆融

参学记三十四·走近法鼓:佛教的现代价值与应用——正念疗愈与安宁疗治

参学记三十五·走近法鼓:这个校长不一

参学记三十六·走近法鼓:法鼓山的禅法(一

参学记三十七·走近法鼓:法鼓山的禅法(二

参学记三十八·走近法鼓:禅修初体验

参学记三十九·师友互动:会心的交流 

参学记四十·走近法鼓:禅法在欧美的弘传——听果元法师介绍欧美佛教情况

参学记四十一·法鼓山外:冰清玉洁莲因寺——参访台湾莲因寺 

参学记四十二·法鼓山外:灵岩宗风传台湾 ——参访台湾灵岩山寺 

参学记四十三·参学心得:参禅与学教

参学记四十四·参学心得:学术与信仰 

参学记四十五·走近法鼓:佛法行世间 

参学记四十六·走近法鼓:深爱中国的华侨沙 

参学记四十七·师友互动:言与行

参学记四十八·参学心得:见识法鼓山修持与研究并重的汉传禅佛教——参学报告(一) 

参学记四十九·参学心得:理解人间佛教——参学报告(二)

参学记五十·参学心得:见识社会化的台湾佛教 ——参学报告(三

参学记五十一·参学心得:两岸情深,法味更浓——参学报告(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