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鱼蟋蟀三学街渔老汉孔庙 |
分类: 生活记事 |
我的祖屋在钱局巷,因明代在此设过造钱铸币的宝泉局而得名。邻近的三学街上有三个小巷子,分别叫咸宁学、府学和长安学。在明成化年间,西安府辖的长安县和咸宁县的学府,相继迁移至文庙(孔庙)两侧,遂有一庙三学(咸宁学、府学、长安学)之称。三学街也由此得名。魁星楼就建在居中的府学里。
在府学里,住着一个叫渔老汉的老头。他以卖金鱼和鱼虫为生,每次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出售金鱼和鱼虫时,总尾随着一群看热闹的小朋友们。
谁也搞不清渔老汉有多少岁。他一年四季留着一条细细的白里发黄、棕里泛红,几乎是五颜六色的辫子。早先,渔老汉就住在古城墙下,碑林博物馆西门的一株千年老槐树的树洞里,树洞前用几块古城墙砖胡乱盘了个泥灶,熏得黑不溜秋。那株千年老槐树极其巨大,4个人都抱不过来,据说是唐王李世民亲手种下的,1000多年了,树心虽然早已朽空,树皮也千孔百疮四下露风,看上去摇摇欲坠,但每当春风吹来的时候,却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一派新绿,生机盎然。渔老汉以前就住在这个槐树洞里。被拆除后,渔老汉也就住回了位于府学里的宅子里。
渔老汉的院子里放着几个陶制的大鱼盆,口径足有一米多,饲养着各种金鱼有望天、龙睛、珍珠等;房檐下垒放着蛐蛐罐,有好长的一排,每摞足有半米高。
这些蛐蛐罐和金鱼就是我们攉取的目标。我们可以用获胜的蟋蟀来换取蛐蛐罐和金鱼。
每年秋天,我们就用“大将”、“二将”去和渔老汉斗蟋蟀。他只和我们的“大将”斗,用他的“三将”、“二将”、“大将”依次上阵。如我们输了,他就会赶我们出去;如果我们赢了,他就会想办法将我们的“大将”留下,先是用金鱼换,如不成,就会用蛐蛐罐交换。
渔老汉有一个玩蟋蟀的绝招。每年深秋,渔老汉在院子的花园里挖一条小沟,里面放上羊头骨和碎砖块,上面再用砖覆盖;农历八月十五后就将蟋蟀放入。由于放入的蟋蟀品种好和羊头里有肉和脑,第二年挖开沟就可以抓到上好的蟋蟀。渔老汉就是用这种方法保持自己的蟋蟀长盛不衰。要找到能够战胜渔老汉蟋蟀的蟋蟀,我们要跑很远的路,要去长安县那样的地方抓蟋蟀。
“过笼”是供蟋蟀交配用的导具,象“过笼”那样的东西就舍不得用自己的蟋蟀去换了。就自己动手做一个吧。找一块空心砖,锯下一块来,保留砖上的圆洞,最好有一边是弧形的,可和周边紧密接合;“过笼”的上方是一个盖子,拿下后可观察蟋蟀交配。
渔老汉逝去了,使我们玩蟋蟀的乐趣失去了不少。很快我们就告别了这个游戏。
最遗憾的就是没有把承载着童年记忆的蛐蛐罐保留下来。
阅读推荐文章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