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与神童
(2008-09-05 15:45:28)
标签:
最美丽的观众神童白居易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孩子人生理想奋斗励志成功理想育儿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早期教育与神童
中耀
我国古代因受早期教育而成为神童的有:孟子(思想家)、杜笃(文学家)、王充(思想家)、班固(史学家)、班昭(文学家、史学家)、黄香(文学家、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等一大批。
可是自古以来,总有一部分人认为神童是天生的,说神童“秉赋异常”“天资聪明”是一般儿童不可企及的。因此不相信神童可以培养,还有一些人对“早期教育”坚持反对态度。
那么神童究竟是否由早期教育培育而来?或者说神童是否可以培养?
家庭教育早,年少显才华
李白、杜甫、白居易唐朝三大杰出诗人,少小时都有“神童”的美名。这里只谈谈白居易。
白居易是下邽人(今陕西省渭南县),出身于书香门第。
白居易祖父白湟曾做过巩县县令,是位有学识的诗人;父亲白季庚,也是位有学识的县令、诗人,后升“别驾”(皇帝特派大使);外祖父陈润曾任鄜城县令,诗人;外祖母有文化,曾教育过白居易兄弟。白居易母亲陈氏,有文化,善琴书……
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家四兄弟接受白家、陈家两代老人的教育,所以白家兄弟都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都早慧而有才能。
后来,白父故去,家境日落。幸而白母努力教导,使四个孩子都学有所成。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虽百十其示,而指之不善。”意思是他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家里人指着“之”和“无”两个字教给他看,还不会说话的他,竟然就此记住。以后多次再问他这两个字,白居易都能准确指出来。
白居易(行二)除了从小就认识字外,五岁时已回背诵不少诗文并已会作诗。九岁时全通诗律,而且白居易读书很用功,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长茧。这样,16岁时,他已经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佳句。
白居易因诗而美名,他后来赴考,曾连中三元。二十九岁时就及第“进士”。所以他自己也高兴地题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老三白行简,是唐朝传奇小说代表作《李娃传》的作者,此外还写了《三梦记》等小说多篇;他在《全唐文》中也有作品。
老四金刚奴,少小识字,七岁时已能背诵大量诗文,八岁时会弹琴、书法……其聪明程度超过几个哥哥,可是因家境不良,有病未能及时治疗而夭折。
白居易兄弟四人少年时皆具才华。实是早期教育的结果。
白居易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神童”是早期教育浇开的一朵花
刘小斌,是江苏东海县的一个小神童。他出生后十个月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两岁半时,父亲只用三个多月,就教会他3600个常用字,做到会读、会组词造句。三岁时,父亲教他算术,只用一个月时间就学完了小学算术第一册。四岁时,他把小学课本读过三遍,此外还读了十几本童话和少儿小说。五岁多时,父亲教他学完了初中的数理功课。从六岁起开始学高中功课和英语。因为他智力超常,江苏省曾把他选为全省“十佳新闻人物”。湖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都曾对他的事迹进行报道。国外一些报刊也报道过他,他后来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他是怎样成为神童呢?
刘小斌的父亲是农村小学的校长,喜欢读书,特别是读了许多关于优生、胎教、早期教育的书,并且认真实践。他认为小斌所以说话早、智力高、学习好,是因为进行了胎教和积极进行早期教育的结果。他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平时鼓励孩子的创造性,对孩子取得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
刘小斌的父亲认为:对任何一个孩子积极进行早期教育,都可以收到良好效果。他还曾写了一篇文章谈早期教育,最使人们信服的是他举了一些身边的、用他的方法教育出的早慧儿实例:
一个叫黄杰的女孩,从两岁半开始早期教育,到七岁时学完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岁时已读了一些儿童读物;他妹妹的女孩亚琴,也采用了哥哥的早期教育方法,从三岁开始学识字。仅仅一年就认识了3000个常用字,通读了小学语文课本。四岁时开始学算术,二十天就把小学一年级算术学完。提前入了小学,第一天是一年级生,第二天就升入二年级,过些日子又跳级升入三年级……他已坚定的口吻说:“‘神童’是早期教育浇开的一朵花。”
仅从以上两个例子看,神童是由早期教育培育而来的,因此说,神童也是可以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