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发展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2008-09-05 17:07:08)
标签:

最美丽的观众

独立生活能力

非智力因素

幼儿早期教育

家庭教育孩子

人生理想奋斗

育儿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孩子的发展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中耀

    让孩子上重点小学,毕业后能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后再考上一所好大学,这几乎是家长们培育子女成才的唯一出路。实际上,高速发展的未来社会,不是只需要埋头读书的人。跨世纪需要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技能,还要有开阔的眼界和适应激烈竞争的奋斗意识;要有探索创新的意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有独立的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为此,家长应首先具有现代的育儿观念和科学的育儿成才方法。恩格斯曾说:“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我国清代学者张履祥也说过:“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笔者认为:家长们更新育儿观念,当前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是意志品格,而不只是智力和知识。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爱因斯坦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美国心里学家特尔曼为了探索人们成才的奥秘,曾对1528名智力超群儿童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那些成就高的人,并非只由于他们智力高超,而主要在于他们有进取心,能勤奋刻苦,并有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也就是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所谓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因素以外的多种因素:诸如理想、意志、动机、琴曲心、兴趣、情感……这些都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密切而重要的关系。所以,望子成才的家长必须在这些方面多思考、多下功夫。务比把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品格,又富于坚强意志和强烈进取心的人。

    二、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人类异于其它动物的重要能力之一。创造力可以使人能动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幸福并造福人类。人类的发展进步就是不断创造、前进的结果。21世纪科学的迅速发展,要求人们有更高的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在于学习和培养。法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父母们,假如你希望你的孩子们最后能帮助你的话,就在儿童早期培养他们活动的本领,特别是在儿童期培养他们创造的本能。”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说清的,这里只提示几点:

   1、不要用各种陈旧规律要求孩子循规蹈矩,不能简单地把听大人话、老老实实……作为好孩子的标准。

   2、鼓励孩子多思索问题。大人也应当多向孩子提出问题,促使孩子多思考。让孩子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对于孩子的每一具有创造性的言行,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即使是幼稚的、错误的,也不要泼冷水,尤其不可斥责和打击。

   3、鼓励孩子发展求异思维。传统的教育思想是让孩子接受某一种固定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方式,课堂上多是以灌输为主。以幼儿园为例,多是保教人员安排好孩子的一切活动,给孩子固定的玩具,教他们按要求玩……而国外幼儿园则鼓励孩子自己选择游戏方式、选择玩具,允许孩子自己任意去玩……允许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相对说,按固定方式活动的孩子多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会限制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任何人最终都要自己独立生活,由于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差别很大。独立性差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安排学习和日常生活,比如某些住校的大、中学生,攒下的脏衣物要等周日带回家让家长洗涤就属此类。显然,这样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会给孩子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谓独立生活,不仅仅是独立过日常生活,它还包括一个人能否独立去处置社会对他提出的各种课题。因此,它是关系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大事。

    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宠爱、过度保护、过分顺从,一切让孩子随心所欲,不让他们感到任何不适,不让他们从事任何劳动,以为这可以让孩子集中力量学习……却不知,这只能使孩子丧失在生活劳动中学习、锻炼的机会,以致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巴尔扎克说:“苦难对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如果当父母的连起码的自理、自立也舍不得让孩子去做,怎能使孩子成才,怎能使孩子成为展翅的雄鹰?“砥砺出锋芒”,锻炼孩子,使之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才能使孩子茁壮成才。为了孩子的未来,愿父母们多一些科学与理智,少一些盲目和溺爱!

   家长们,不要忘记恩格斯的话:“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

欢迎浏览点评我的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