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2013-05-17 10:06:27)
标签:

稻城亚丁

松赞林寺

香格里拉

纳帕海

依拉草原

《最后的香巴拉》

依拉草原

 200《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有两种景色,永远拥有着数量最多的Fans:大海、大草原!也许是因为城市的高楼耸立、道路狭窄,也许是现代人的“亚历山大”、残喘卑衍,几乎所有的人都向往大海、向往大草原。诗人海子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成为多少文艺青年的标榜,布仁巴雅尔的《天边》又何尝不是草原辽阔情怀的写照……

    但是,看大海、看草原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看到“海”和草原那就更不容易了。普天之下,难道有这样既能看到“海”的宽阔又能领略草原美景的地方?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反正我知道这样一个地方,今儿就带你去看看。


《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在香格里拉县导游网上,除了大名鼎鼎的松赞林寺、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虎跳峡、飞来寺这些经典景点外,肯定少不了一“海”一“草原”的介绍:在香格里拉县的西北有一块亚热高山沼泽和沼泽化组成的草原,名叫“依拉草原”,草原上的羊、牛、马成群;同样香格里拉县城西北有着一个高原湖泊,海拔3266米,湖泊积水面积660平方公里,当地人称之为“纳帕海”。

    然而,很多第一次来到香格里拉、特别是来到西北部的游客都会犯迷糊----紧着问导游哪个是依拉草原?什么时候带我们去看看纳帕海呀。


《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我当然是这帮迷糊的家伙其中之一:第一次见到它时,我以为它是海子,一望无际的水面映着雪山,纯净透亮;第二次见到它时,我以为它是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欢乐的藏民打马扬鞭;而在2012年秋末,一个阳光变换莫测的傍晚,当我开车环绕这个叫做“海”或者“草原”的家伙一周时,才明白我一错再错了---- 

    纳帕海与依拉草原其实是就是一个,或者说连成一体的。雨季水份比较充足,大部份草原被湖水覆盖,就成为“海”。每年秋末至次年夏秋,汇水流量变小,湖水下落,湖面缩小,遗塘星罗,水少草多,就变成了“草原”。所以,现在大家都统一称他们为纳帕伊拉景区,官方名字称为“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2004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公园名录,成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纳帕伊拉景区三面环山,石卡、叶卡、辛雅拉三大雪山俏然挺立,山峰海拔3800—4449米,南面与建塘坝相连。在夏末秋初大量积水,再加上青龙潭、纳曲河、旺曲河水的注入,形成大面积湖面,水面最大时可达上千公顷。这时候,大家更多地称之为纳帕海,汉语意为“森林背后的湖”。纳帕海还有个神奇之处:在它西北面的辛雅拉雪山山麓中有天然落水洞九处,湖水可以通过溶洞经尼西汤满河、五境吉仁河流入金沙江,这样就保证了纳帕海的水面不至于过分扩展,以至于淹没周边的农庄。


《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到冬春季节,湖面缩小,荡漾的湖水就变成大片的沼泽草甸----这时候,我们开始叫它“依拉草原”。依拉藏语意为“豹山”,因拉草原北边坐落的一座神山:“豹山”而得名。依拉神山是依拉草原的保护神,相传是很久很久以前,伊拉草原还是森林的时候,这里出现了两个凶猛的妖怪,并且经常发洪水,这边的藏民生活十分艰苦。藏传佛教第一人莲花生大士不忍心看到这里的人民受苦,就带着他的坐骑过来拯救这边的人民。莲花生大士将两只妖怪镇压在神山下面,变成了两块石头,上面布满的经文,石头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大,但经文依然清晰。

    传说,坏人是爬不上神山的,当地有个这样的传说,心底不善良的人爬神山时,眼前会出现很多路,让他们上不了山。所以大家爬神山的时候最好就看紧身边的人哪,想知道身边的人是好是坏也不妨来爬爬神山喔。


《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纳帕海依拉草原一年四季景观迥异,各有芳华。春季,由于气候湿润,牧草生长比同类地区快,每年五月,其他地方方吐嫩芽,而纳帕草原已是绿草茵茵,牛羊成片嚼草嬉戏,马儿成群奔腾长嘶。六月伊始,各种野花竞相斗艳,为满目绿色的草原凭添五彩斑斓,西面的石卡、堪巴龙.雅拉三大雪山俏然挺立,与草原相映成趣,美不胜收。雪山、森林,草原、湖泊,牛羊、村庄组成了一幅香格里拉游乐图。

 

《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从七八月开始,降水和交汇的河流交替灌溉,使得纳帕海草原大量积水,明水面最大时可达上千公顷,将黄澄澄的草原,黛青的山崖,皑皑白雪倒映在海水里,可谓明镜秋水,千古一叹。待雨季过后,地上水位下渗后形成的天然湿地,成为云南省最大的湿地。这是2010年,站在半山坡上拍的纳帕海。


《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每年九月至次年四月来,由于有了这块湿地,来到纳帕海过冬的迁徙鸟有300多种,4000多只,其中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禽类的有40多种,包括我国特有的珍禽黑颈鹤。每到这个季节,成百上千的像黑颈鹤这样的候鸟不远千里飞临纳帕海,在此驻留,有的甚至栖居半年左右。纳帕海水草丰茂且少有人迹,气候适宜,海子里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如黄蚬、小鱼、植物根茎、水草、蝌蚪等是鸟儿的最爱,于是这里成为了这些候鸟们的理想家园。


《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而今天,金秋的十月末,纳帕海已经变成了一片高山草甸,草原一片金黄,点缀着红火的不知名的野草;远山如黛、皑皑白雪峰稀稀落落地倒影于残余的遗塘之中;滇西北透彻高远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悠然恬静;傍晚的阳光透过如絮的白云泻在这伊拉纳帕草原上,划出或明或暗的光影线条,呈现出一种梦幻的色彩。


《最后的香巴拉》48:依拉草原

 

    这个季节也是牧民放牧的黄金季节,成群的牦牛和滇种马在草甸上悠闲觅食;海子边的青稞架上晾晒着成熟的青稞,收割完田地裸露着泥土的芬芳和耕作后的满足;远处山边间或散落民居已经冒起炊烟,隐约传来母亲催促孩子回家吃饭的招唤,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美丽和谐的高原田园风光。

    忽然间,有些感动,有些不舍……

 

《最后的香巴拉》

《最后的香巴拉》01:倒叙

《最后的香巴拉》02:“错误”的旅途

《最后的香巴拉》03:神奇总在路上

《最后的香巴拉》04:大小雪山

《最后的香巴拉》05:初见神山

《最后的香巴拉》06:相见不如怀念

《最后的香巴拉》07:香格里拉镇

《最后的香巴拉》08:龙同扎灌佛缘台

《最后的香巴拉》09:贡嘎冲古寺

《最后的香巴拉》10:观音菩萨仙乃日

《最后的香巴拉》11:旅行的质量

《最后的香巴拉》12:卓玛拉措

《最后的香巴拉》13:冲古草甸

《最后的香巴拉》14:夏诺多吉

《最后的香巴拉》15亚丁村

《最后的香巴拉》16:只为与你相遇

《最后的香巴拉》17:贡嘎银河

《最后的香巴拉》18:央迈勇

《最后的香巴拉》19:孤独

《最后的香巴拉》20:洛绒牛场

《最后的香巴拉》21:念青贡嘎日松贡布雪山

《最后的香巴拉》22:雪山的正能量

《最后的香巴拉》23:曲玖札嘎舍身

《最后的香巴拉》24:俄绒措-牛奶

《最后的香巴拉》25:吃货在路上

《最后的香巴拉》26:佛是一种态度

《最后的香巴拉》27:五色海丹增措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最后的香巴拉》29:十八罗汉

《最后的香巴拉》30:旅途上的家

《最后的香巴拉》31:仁村叶尔红

《最后的香巴拉》32:雪峰刀脊

《最后的香巴拉》33:香格里拉在哪…

《最后的香巴拉》34:别离

《最后的香巴拉》35:藏式民居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最后的香巴拉》37:敬畏雪山

《最后的香巴拉》38:转山转水转佛

《最后的香巴拉》39:无名山上显神…

《最后的香巴拉》40:星光稻城

《最后的香巴拉》41:金山夏诺多吉

《最后的香巴拉》42:属都湖的梵音

《最后的香巴拉》43:风马飞扬

《最后的香巴拉》44:独克宗花间堂

《最后的香巴拉》45:致即将逝去的青春

《最后的香巴拉》46:渡

《最后的香巴拉》47:稻城亚丁旅游攻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